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297篇
  免费   22358篇
  国内免费   15357篇
电工技术   18268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9779篇
化学工业   24253篇
金属工艺   12852篇
机械仪表   13212篇
建筑科学   15547篇
矿业工程   6999篇
能源动力   5095篇
轻工业   20409篇
水利工程   6609篇
石油天然气   6071篇
武器工业   2706篇
无线电   2068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816篇
冶金工业   7155篇
原子能技术   3248篇
自动化技术   29305篇
  2024年   863篇
  2023年   3132篇
  2022年   7209篇
  2021年   9380篇
  2020年   6817篇
  2019年   4999篇
  2018年   5314篇
  2017年   5979篇
  2016年   5205篇
  2015年   8398篇
  2014年   10753篇
  2013年   12627篇
  2012年   15822篇
  2011年   16617篇
  2010年   15709篇
  2009年   15278篇
  2008年   15338篇
  2007年   15149篇
  2006年   13099篇
  2005年   10642篇
  2004年   7789篇
  2003年   5122篇
  2002年   4727篇
  2001年   4295篇
  2000年   3492篇
  1999年   1617篇
  1998年   651篇
  1997年   532篇
  1996年   466篇
  1995年   374篇
  1994年   280篇
  1993年   263篇
  1992年   207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97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48篇
  1979年   41篇
  1977年   2篇
  1959年   31篇
  1958年   2篇
  1951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为研究皱纹纸对环氧树脂固化特性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环氧树脂与环氧浸渍纸体系的固化过程.利用Flynn-Wall-Ozawa(FWO)法和Malek法计算得到了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参数.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与环氧浸渍纸体系的固化反应均符合自催化动力学模型.皱纹纸内部的羟基对环氧树脂的固化有促进作用,致使固化反应活化能降低,但皱纹纸的束缚作用导致频率因子和反应级数降低,使得环氧浸渍纸的固化速率低于环氧树脂的固化速率.相同温度下,环氧浸渍纸固化需要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992.
本文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脂环族聚酰亚胺(Al-PIs)的研究进展,着重从历史演变的角度介绍了典型单体和聚合物的合成,讨论了脂环族聚酰亚胺在透明柔性显示、气体分离膜、光敏材料和液晶取向膜的应用,并对脂环族聚酰亚胺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中添加3种相同浓度不同类型的有机紫外线吸收剂,并对PET薄膜试样紫外老化前后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紫外线吸收剂对PET薄膜紫外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T薄膜的紫外老化性能与紫外线吸收剂结构有关,相对于三嗪类和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氧氮杂萘酮类结构紫外线吸收剂由于具有超共轭结构,表现出紫外吸收波长红移、更宽的紫外吸收范围和更强的紫外吸收强度;随着紫外线辐照能量增加,3种耐紫外透明薄膜试样的力学性能和光泽度均逐渐下降,黄色指数逐渐上升,当紫外辐照能量高于120 kWh/m2时,3种耐紫外透明薄膜试样老化前后的性能差距逐渐明显,其中含氧氮杂萘酮类超共轭结构紫外线吸收剂的薄膜试样在紫外老化前后性能差异最小,耐老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94.
在电应力长期作用下,XLPE电缆易发生绝缘老化.为研究XLPE电缆的电老化特性,对10 kV XLPE电缆进行加速电老化实验,并对老化前后样本进行理化性能及介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电老化后XLPE结晶度明显降低,熔融峰特征温度出现小幅下降;XLPE亚甲基含量有所上升,材料内部出现碳碳双键;PDC测试结果表明,电老化后样品极化电流和去极化电流均有所上升,XLPE电导率和低频介质损耗明显增加.由此可知,高能电子撞击使XLPE分子链发生化学键断裂,从而造成小分子链数量增多以及结晶区破坏,进而导致材料的理化性能和介电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995.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钛酸钡/聚偏氟乙烯(BT/PVDF)复合材料,研究了BT粒度分布及含量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电气强度、储能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粒径BT,双粒径BT共同填充的协同作用使复合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综合性能,且协同作用在两种粒径的BT等质量比时表现最为显著.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增大,热稳定性提升,介质损耗因数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当BT质量分数为60%,两种粒径BT的质量比为5:5时,复合材料在100 Hz的介电常数达到46.5,是纯PVDF的5倍;其储能密度与极化强度分别为0.18 J/cm3和0.0119 C/m2,相比纯PVDF分别提高了176%和310%.热失重5%的分解温度达到478.4℃,分别比S-BT和L-BT单独填充的PVDF基复合材料提高了1.3℃和30.3℃.  相似文献   
996.
朱墨的时序检测在文件检测和司法公正领域中是较为常见的问题.由于判定结果的准确性无法准确衡量,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快速识别朱墨时序的方法.基于不同时序的朱墨样本在朱墨重叠处图像色素点的区别,用卷积神经网络做有监督训练分类,最终达到识别图像朱墨顺序的 目的.在理想的实验条件下,同一支笔的预测准确率能达到93%以上,泛化能力高达86%.在加入高斯噪声后,同一支笔的预测准确率仍能达到82%以上,泛化能力达到80%,大幅度提高了朱墨时序图像识别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7.
在凝聚态核科学低能核反应的研究领域中,通常使用等温量热法来计算系统中产生的过热功率.由于反应室结构以及在标定实验和触发实验中使用的气体的导热系数的不同,反应室内会产生不同的温度梯度和温度分布.另外,气体压力的变化也会改变反应室内热传递方式,进而进一步影响反应室内的温度梯度和温度分布,这些原因导致利用等温量热法计算的过热功率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这类误差在很多的过热测量中被误认为是系统产生的过热功率.  相似文献   
998.
若处于量热计中的反应室所产生的热量未能被完全测量,则会在用氮气作为标定气体,测量氢(氘)气与材料之间的反应热时,就会因标定和触发实验中所使用气体的导热系数的差异,测量到错误的过剩热功率.随着输入功率的增加,这种"过热"功率也会随之增大.通过使用稳定的热流式(塞贝克)量热计来讨论这种测量误差,并提出了减少误差的方法.同时对Rossi专利内容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999.
ZnO稀磁半导体是目前最有希望集成到传统半导体中的一种新型材料,具有室温铁磁性能的ZnO稀磁半导体不仅可以大幅减小电子元器件的体积、提高集成密度,而且在传输效率上也有非常大的提升。目前,具有室温铁磁性能的ZnO稀磁半导体的制备方法可重复性差,且其磁性来源尚无统一理论解释。为了梳理不同实验方法制备出的ZnO稀磁半导体磁性能及其来源,本文对近10年来纯ZnO和Mn、Co单元素掺杂ZnO以及Mn、Co双元素共掺杂ZnO的制备方法、磁性能及磁性来源研究进行了综述,并认为:在制备过程中掺杂过渡金属离子对提升ZnO稀磁半导体室温铁磁性能有明显效果;在较低含量的Mn、Co掺杂ZnO体系中,可实现较稳定的室温铁磁性;要更好地理解磁性来源,必须从原子尺度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00.
文章基于质量功能展开法(QFD)和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TRIZ),结合用户工艺需求、性能需求与技术特性之间的依赖与反馈,提出一套针对工程装置的创新设计流程。基于该流程,在工程条件约束下,将加工工艺与性能需求转换为技术需求,并对技术需求重要度进行量化,实现初步设计;然后采用TRIZ方法解决负相关矩阵的矛盾冲突,进而得到最终的设计装置。采用该流程,对微射流冷却装置进行设计,其结果表明,该装置满足工程要求又符合工艺、性能需求,从而验证了该创新设计流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