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46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7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4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在30 L聚合装置上,成功制备了一系列用聚乙二醇(PEG)和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磺酸钠(SIPE)改性的共聚酯切片(MECDP)。核磁氢谱(1H-NMR)的测试结果表明:聚合物大分子链中的精对苯二甲酸(PTA)与SIPE单元的摩尔比以及PTA与PEG单元的质量比,与其相应的投料比基本一致;共聚酯的分子链化学结构与设想的分子链化学结构大致吻合。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试验结果表明:玻璃化转变温度(T)g、冷结晶温度(Tc)c和熔点(Tm)均随着PEG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色度(b值)变化的测试结果表明:PEG的质量分数越高,干燥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其b值会变得越大。  相似文献   
102.
层状LiMnO2正极材料的理论容量几乎为尖晶石型锰酸锂(LiMn2O4)的2倍,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作者较详细的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水热法制备层状LiMnO2正极材料的研究工作,评述了由不同锰源制备层状LiMnO2正极材料所存在的优缺点,对今后水热法制备层状LiMnO2正极材料的研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3.
就新型假捻变形纱针织物的光泽、基本力学性能、悬垂性和热湿舒适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通过与棉织物进行对比分析,对新型假捻变形纱织物的仿棉效果作出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假捻变形纱织物与棉织物相比,正反射光强和漫反射光强较大,对比光泽度较大,具有较高的光泽度值;从基本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上看,新型假捻变形纱织物的弯曲刚度、弯曲滞后量、剪切刚度、剪切滞后量、压缩比功小于棉织物,而其压缩功回复率大于棉织物,说明新型假捻变形纱织物的柔软性、成形性和弹性回复能力较棉织物好,但蓬松性不及棉织物;新型假捻变形纱织物的保暖性和透湿性能低于棉织物,透气导湿性能好于棉织物,两种织物的接触冷暖感相近.  相似文献   
104.
为改善黄麻/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性能,实现活性染料低盐低碱染色,对黄麻/棉混纺织物阳离子改性进行研究,并探讨阳离子改性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获得了最佳改性工艺:Glytac质量浓度为40g/L,氢氧化钠质量浓度为8g/L,JFC质量浓度为2g/L,温度为60℃,时间为45 min,浴比为1:20.研究结果表明:黄麻...  相似文献   
105.
对常见的纺织品光学性能的一些表征指标,包括白度、可见光波段平均透射率、明度、透明度及不透明度等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在表征纺织品视觉遮蔽性上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织物为浅色或白色时,其视觉遮蔽性可采用白度表征;当织物纤维种类相同时,则可以采用明度;550nm波长处透射率以及可见光波段平均透射率与不透明度相关性都较好,在没有相关标准的前提下,均可以用来表征各类织物的视觉遮蔽性。  相似文献   
106.
网格圈集聚纺纱系统三维流场表征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建立流体动力学模型,利用标准κ-ε湍流模型及并行计算技术对网格圈集聚纺纱系统集聚区流场进行了模拟与表征,分析集聚区域内气流的流动状况,解析吸气斜槽入口曲面上气流的静压分布及速度分布规律,并讨论速度分布对须条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网格圈集聚纺纱系统是利用负压效应来产生集聚气流;斜槽入口曲面上的负压使网格圈向异形管内凹;X、Y、Z轴向的速度分量对须条的作用效果各不相同;集聚区产生附加捻度的区域主要靠近吸气斜槽的S1端。  相似文献   
107.
 研究4种不同酪蛋白投料比的接枝改性丙烯腈纤维,从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形态结构以及基本力学性能、摩擦性能、吸湿性能、染色性能等方面进行比较,探讨不同投料比的酪蛋白对改性丙烯腈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酪蛋白改性丙烯腈纤维属于三元混合纤维,包括接枝上丙烯腈的酪蛋白,丙烯腈均聚物以及未反应的游离酪蛋白;随着酪蛋白含量的增加,纤维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吸湿、染色性能均有显著提高,但是过高含量的酪蛋白使得纤维的成型性能下降,纤维品质降低。同时对酪蛋白改性丙烯腈纤维的可加工性及开发利用提出了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8.
 采用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找出S向喷嘴气压、对冲喷嘴气压、Z向喷嘴气压中影响平行股线毛羽纠缠包缠效果的重要因素和一般因素,判断各个喷嘴气压对纱线质量是否存在显著性影响,从而找出最优气压组合,使所纺制的平行股线质量最佳。结果表明:对冲喷嘴气压是影响毛羽纠缠包缠效果的重要因素,它对纱线质量存在极显著的影响;S向喷嘴气压和Z向喷嘴气压是影响纱线质量的一般因素,对纱线质量影响不显著。且当S向喷嘴气压为0.1MPa、对冲喷嘴气压为0.2MPa、Z向喷嘴气压为0.1MPa时,所纺制的平行股线毛羽指数最小,即单纱间毛羽纠缠包缠的最好,单纱位置固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9.
通过氨基酸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SEM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牛蛋白复合纤维的组成及聚集态与形态结构。结果表明:牛奶蛋白复合纤维有17种氨基酸,占其总质量的24.87%;红外光谱显示其是由酪素与丙烯腈同组成的;横截面呈不规则状,纵向有沟槽和孔洞,其X衍射谱图类似聚丙腈纤维。  相似文献   
110.
采用生物法对竹原纤维进行精细化处理,探讨了纤维素酶处理工艺对竹原纤维线密度和残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素酶浓度、处理时间和温度的增加,竹原纤维线密度逐渐减小后趋于平缓,残胶率均呈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浓度1.5%,温度55℃,时间180 min,处理后竹原纤维线密度为6.58 tex,比处理前降低了35.5%;残胶率为18.43%,比处理前降低了15.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