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4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76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城市景观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探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景观生态问题进行了概括 ,并基于近年来景观生态学及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进展 ,结合目前在城市发展过程模拟中应广泛的CA模型 ,提出了城市景观优化配置的生态约束 ,为城市景观的生态调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22.
论悬移质浓度垂线分布的两种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悬移质泥沙垂线浓度分布描述为从水面到河底呈“上小下大”型,但是从大量的水槽、管道乃至天然河流中的实测浓度分布资料来看,相当多情况下,浓度从水面到河底的垂线分布是先由小变化到某位置时达最大值,尔后又向小变化,过去,往往把这种分布说成是反常现象,并排除于资料分析之外,以往的悬沙垂线分布理论反映的几乎都是“上小下大”型分布,而不能反映前述另一种分布,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在研究悬沙分布时,往往通过普朗特(Prantdl)假设把使泥沙悬浮的主要因素——垂向脉动流速|V′|转化成了流速分布,这种转化本身存在问题,且会  相似文献   
23.
风沙流中沙粒粒度的垂直和水平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现有对风沙流中沙粒粒度分布特征的研究很少,本文通过风洞实验,在粗沙和细沙两种床面上、五种风速条件下,采集中垂线垂向集沙及其后水平方向集沙的沙样,并对沙样进行沙粒粒度分析实验。实验结果发现,沙粒粒度频率曲线形态为单峰偏态分布,并与其对应的床面沙粒组成有关。沙粒粒度的平均粒径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均呈指数递减;气流风速越大,平均粒径越大;当风速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气流对沙粒平均粒径变化的影响逐渐减小;沙粒在垂直方向上的平均粒径,均大于其对应的床面沙粒平均粒径。沙粒粒度的标准偏差,随着平均粒径的增大而增加。沙粒粒度的偏度系数和平均粒径的相关关系,与其对应的床面沙粒组成有关。由实验结果讨论得出,在非均匀风沙流的沙粒起动中,细颗粒沙粒的平均起跳速度大于粗沙粒,而粗颗粒泥沙的起跳率大于细沙粒。  相似文献   
24.
杨金水  黄建新  倪晋仁 《化工进展》2005,24(9):1033-1036
选育能高产聚羟基烷酸的优良菌株,采用最佳的发酵条件是实现细菌发酵法生产可降解塑料工业化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分离自活性污泥中的菌株Zoogloeasp.GY3进行了3L发酵罐的发酵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罐的通气量、转速是影响最终发酵结果的主要因素,其最佳条件为在装液量为1800mL的条件下,通气量为1L/(L.min),20h之前的最佳搅拌速度为350r/min,20h之后的最佳搅拌速度为500r/min。流加控制发酵液糖浓度维持在2.5%,发酵结束后细胞生物量高达53.74g/L,PHAs质量浓度为45.9g/L,PHAs含量提高到85.4%。  相似文献   
25.
古河型演化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的沉积体系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从古代河流沉积体系中识别出了河型随时间演化的 6种模式 :辫状体系→曲流体系 ,曲流体系→辫状体系 ,辫状体系→网状体系 ,网状体系→辫状体系 ,网状体系→曲流体系 ,曲流体系→网状体系。依据具体实例讨论了 3类河型的 6种转化模式的特点及其成因 ,分析了对应于各演化模式的古河型可能的空间分布特征。系统总结了古代冲积河型演化的一些主要影响因素 :①河道比降 ;②河岸及河漫滩物质组成 ;③植被覆盖度 ;④流域来沙量大小及来沙组成 ;⑤流量变率 ;⑥气候因素 ;⑦构造因素 ;⑧海平面变化。认为这些因素对河型的控制往往彼此相关 ,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其影响作用的相对大小有所不同。与现代冲积河型空间转化的影响因素相比 ,地质构造作用和古气候变化是古代河型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26.
利用图像分析方法对微滤膜和超滤膜的电镜照片进行了分析,定量确定了膜孔相关的形态结构参数,并将膜孔参数与膜通量相关联.结果表明,由于微滤膜的交错立体分层结构,使得膜通量在过滤过程中随膜层厚度急剧下降.截留分子量相同或相近的超滤膜,膜孔形态参数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27.
超临界CO_2萃取烟草中茄尼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歆  倪晋仁  黄文 《精细化工》2006,23(5):480-482,501
研究了萃取时间、解析温度、萃取压力等因素对超临界CO2萃取烟草中茄尼醇萃取率的影响。结合皂化等预处理措施,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提取茄尼醇的最佳工艺条件,即以体积分数90%的乙醇为夹带剂,在萃取压力为35 MPa、萃取温度为50℃、解析温度为40℃时,萃取3 h后,产品茄尼醇质量分数为40.14%,萃取率达到98.53%。  相似文献   
28.
固液两相流流速分布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光谦  倪晋仁 《水利学报》1992,17(11):43-49
  相似文献   
29.
关于悬移质输沙率计算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30.
高浓度固液两相流的运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倪晋仁  黄湘江 《水利学报》2002,33(7):0008-0015
利用固体颗粒运动的动理论,通过改变颗粒浓度可以考察非粘性颗粒在水流中运动的典型微观和宏观运动特性。本文分别对微观的颗粒速度分布函数变化和由此衍生的诸如颗粒平均速度、颗粒脉动速度和单位体积颗粒数垂线分布等宏观变量的变化进了系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动理论能够比传统理论获得理详细的微观和宏观信息,也更适合研究高浓度固液两相流运动特性,颗粒运动微观和宏观特性在颗粒浓度超过一定阈值后会发生本质的变化,但临界颗粒浓度值(阈值)在不同的计算和实验条件下会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