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机械仪表   6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7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了对抗电视成像制导武器,采取用可调强光照射目标的方式对CCD 摄像系统的成像过程实施干扰。首先在介绍CCD 摄像系统获取图像流程的基础上理论计算了输出图像灰度值与光照条件、摄像机参数之间的关系;然后,讨论了不同光强比和照射面积比等光照条件对CCD 摄像机增益控制的影响,得到了增益随光照条件变化的调节曲线;最后开展了全局光照和局部光照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以及按一定出光时序控制光照条件对成像质量影响的实验,并利用结构相似度(SSIM)对干扰图像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可调强光能够对CCD 成像过程造成很大干扰,使获取的图像质量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2.
毫米波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学科,毫米波雷达导引头技术日趋成熟。本文针对毫米波多普勒雷达导引头的性能和特点研究其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光电伪装在现代高技术战争面临的形势。讨论了现代光电伪装的主要技术原理与方法以及它们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提高夜视融合目标可探测性的颜色对比度增强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人眼视觉系统特性,分析了场景理解和目标探测对彩色融合的要求,并据此提出了一种通过颜色对比度增强来提高目标可探测性的夜视融合方法.该方法使热目标呈红色,冷目标呈蓝绿色;根据红外图像特征,引入了一种和红外图像各像素亮度与图像平均亮度的偏离相关的颜色对比度增强因子,利用该因子可增强目标与背景的颜色对比度,弥补颜色传递彩色融合方法在颜色对比度上的不足,能有效提高目标可探测性.实验表明该方法既能突出红外目标,又能保持丰富的背景细节,在增强场景理解的同时提高了目标可探测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毫米波技术的发展,毫米波频率的雷达也得到了更深的研究和发展。评述了毫米波雷达的优缺点,以及它的应用,同时详细阐述了军用毫米波雷达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唐聪  殷松峰  凌永顺  王一程  杨星  徐凯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45(1):104003-0104003(6)
通过人工红外照射改变目标与背景的红外辐射特性能够对相关跟踪形成有效干扰,其中,红外照射的位置对干扰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为提升红外照射干扰相关跟踪的效率,文中建立了红外照射仿真搜索相关跟踪干扰点模型,对干扰相关跟踪的有效照射位置进行快速搜索。首先,运用TracePro光线追迹软件建立了真实实验条件下的红外照射系统模型,并利用高斯模型对照射光斑的照度分布进行了拟合。然后,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采用二维扫描的方式进行真实照射干扰和仿真照射干扰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仿真照射与真实照射的干扰结果一致性达到了98%,且仿真照射找出了真实照射条件下干扰相关跟踪的全部干扰点,从而很好地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红外成像跟踪算法性能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吕相银  黄超超  凌永顺 《红外技术》2004,26(4):11-15,19
介绍了各种红外成像跟踪算法,并对它们的性能和应用作了分析,对将来的红外成像跟踪算法的发展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毫米波对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毫米波导引头具有导引精度高、抗干扰力强、多普勒分辨率高、等离子体穿透能力强等特点。针对其特点和性能着重分析了毫米波箔条与箔片、毫米波角反射器、毫米波吸收层、毫米波烟幕等10种无源对抗措施,以此对毫米波导引头实施有效的干扰。毫米波工作波段已从8mm向3mm扩展,毫米波导引头是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潮流,迫使人们不得不开拓新的思路,寻求新的干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宽高比对矩形尾喷管羽流温度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矩形尾喷管的宽高比对其羽流温度场的影响,建立了矩形尾喷管的物理数学模型,并基于N-S方程和RNG湍流模型,采用Fluent-CFD软件对宽高比分别为1,2,4和8的四种矩形尾喷管三维外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矩形尾喷管羽流横截面等温线的特点和宽高比对羽流高温核心区长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宽高比越大,羽流与周围冷空气的摩擦与掺混越强,热量扩散越快,高温核心区越短.因此,在降低高温羽流红外辐射上,大宽高比矩形喷管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飞行器尾焰红外辐射及其被动测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旨在研究利用飞行器的尾焰辐射对飞行器进行被动测距。导弹和飞机发动机的排气系统是飞机在3~5 m波段的主要红外辐射源。建模计算了矩形喷管尾焰红外辐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不管观察方向如何,尾焰红外辐射强度色比是相同的。当辐射强度色比在大气中传输时,因为吸收和散射而被衰减,不同波长上红外辐射衰减幅度不同,辐射强度色比随着传输距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色比包含了目标的距离信息。推导了目标尾焰色比与尾焰温度、辐射传输距离、大气消光系数之间的关系。计算了尾焰色比与尾焰温度的关系,推导出了红外三色比距离方程组,选取4.5、4.6、4.7 m三个波长对三色被动测距进行了研究。利用测距方程组画出了测距图。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对尾焰进行三色测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