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6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低温医学的一些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作者负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临床医学中若干热物理问题的研究".本文报告了此时项目对低温生物医学一些新问题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低温冷冻外科手术治疗的过程控制;溶液冻结过程的显微图象;血管低温断裂及其防止;脂质体药物质的低温冷冻干燥;用于免疫隔离移植的胰岛微胶囊化.  相似文献   
32.
焦岩  张岩  李保国  华泽钊 《低温与特气》2001,19(6):18-21,30
果蔬的长期保鲜贮藏是食品保藏领域中的难题,分别选取叶菜、块根和浆果不同品种的果蔬,通过感官分析、失重率的测定以及维生素C的损失分析,研究了果蔬在不同温、湿度的贮藏条件下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贮藏可大大延长果蔬的贮藏时间及贮藏质量;而有些对于温度变化不甚敏感的果蔬,则应以控制湿度变化为主,本研究为果蔬贮藏和冰箱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3.
液氮在低温生物医学和食品冷冻冷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低温生物医学和食品冷冻冷藏的基本原理及液氮在低温生物医学和食品玻璃化保存中的作用,主要为低温对生物细胞和组织的作用、食品材料的冻藏及玻璃化保存、低温生物医学中实现低温的手段、液氮在低温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前景。图3参11。  相似文献   
34.
提高鸡肝酯酶稳定性的保护剂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确定了麦芽糊精、蔗糖、甘油、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单独作用对鸡肝酯酶稳定性有提高的前提下,利用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复合保护剂。结果发现,在含有6%麦芽糊精、25%甘油、15mmol/L氯化钾的复合保护剂作用下,经30℃保温2h后,酯酶的酶活保留率为91.3%,比对照组高出25.4%。  相似文献   
35.
36.
冻结食品的玻璃化保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冻结食品的玻璃化保存是近十几年在国外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本文对其理论基础及研究方面作了简要介绍,并着重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7.
食品真空冻干节能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国外有关食品冻干节能技术研究的状况,其中较详细地归纳与分析了降温冻结过程对节能的影响,并指出冻干与其它干燥技术组合作业是当今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38.
Na2SO4.10H2O溶液的特性及其在蓄冷空调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优态盐蓄冷系统具有冰蓄冷和水蓄冷系统的优点,极易与常规空调系统冷水机组连接,是一个非常有应用前途的蓄冷系统。本文讨论了空调蓄冷对相变材料的要求,分析了Na2SO4·10H2O的水溶液特性,以及通过添加NaCl、NH4Cl改变其转熔温度,以满足空调的需要;讨论了此类相变材料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39.
高精度仪表实用IEEE-488接口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单实用的IEEE-488接口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硬件主要采用一块最常用的8255芯片,而软件通过VB调用动态链接库(d11),从而对硬件端口进行操作。利用这种接口,我们把一台高精度数字万用表和PC机联系起来,在我们的半导体制冷恒温实验台上实现了长时间的,稳定的工作。这种接口设计适鸽 地各种具有IEEE-488接口的仪表。  相似文献   
40.
采用碳二亚胺(EDC)法进行酶标甲胺磷的制备研究。考察甲胺磷和丁二酸酐比例、反应时间对甲胺磷衍生物合成的影响,最终确定二者的最适物质的量比为1:1.5,最适反应时间为15h;甲胺磷衍生物与葡萄糖氧化酶比例对酶标甲胺磷偶联率及酶活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甲胺磷衍生物与葡萄糖氧化酶二者比例的增加,酶标农药的偶联率增加,但同时也造成了酶活的降低。考虑到酶标农药还应具备足够的酯酶抑制活性,甲胺磷衍生物与葡萄糖氧化酶二者物质的量比为10:1时制得的酶标农药为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