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26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1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新型涂层Parylene薄膜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arylene薄膜是电子产品包封和器件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生物传感器上具有很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还是投入应用的防护材料中最优秀的涂层材料之一.简要介绍了Parylene薄膜的优异性能,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表面化学隋性、粘接性能差,表面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指出表面改性是改善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综述了国内外对Parylene薄膜表面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并讨论了各改性方法的局限.  相似文献   
92.
通过溶液乳化法制备了溴化丁基胶乳,使用激光粒度仪测试了不同工艺阶段胶乳的平均粒径,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固含量约为50%的离心浓缩胶乳的平均粒径为0.645μm.并进一步研究了乳化剂用量和橡胶溶液浓度对胶乳产率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溴化丁基胶乳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3.
高分子材料在氚工艺和氚防护中有重要应用.介绍了氚的危害和防氚渗透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情况,阐述了氚环境下高分子材料的选择、应用和测试.最后对高分子防氚渗透材料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癫痫小鼠海马CA1区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电生理变化及使用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干预治疗后的变化。方法: 将FVB-Tg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左乙拉西坦干预组。左乙拉西坦采用灌胃给药。在造模成功后直接断头取脑,制作脑片,在人工脑脊液中孵育后,利用膜片钳技术,进行全细胞记录。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动作电位的绝对不应期延长(P<0.05),电位能障(Vts-Vr)值上升(P<0.05),动作电位间距延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左乙拉西坦干预组动作电位的绝对不应期缩短(P<0.01),电位能障(Vts-Vr)值下降(P<0.01),动作电位间距缩短(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乙拉西坦组干预后癫痫小鼠海马CA1区GABA能神经元内在特性和编码能力增强,GABA能神经元功能增加可能在癫痫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淀粉进行氧化改性,研究了氧化淀粉对以聚乙烯醇为基体的去污膜相关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氧化淀粉在1733cm-1处有羧基吸收峰产生,10%氧化淀粉制备的去污液稳定时间可达到1673h,去污膜拉伸强度为29.32MPa,断裂伸长率为238%,在400~800nm波长范围内透光率可达到85%以上,对不同材质样片的平均去污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96.
本文通过自制改性剂对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表面进行改性,两片改性膜采用单搭接方式用普通氟碳树脂粘接。通过剪切强度测试和水接触角测量研究了不同改性剂浓度的改性效果,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改性前后薄膜的表面形态,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分析了改性前后薄膜中各基团的变化、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反应前后薄膜的物相变化并通过其物相分析功能确定反应的产物。结果表明:自制改性剂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在室温条件下当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与改性剂接触时快速发生反应,反应的最终结果是改性剂中亲核试剂破坏苯环上的C-Cl键,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中苯环上的Cl原子与改性试剂中的钠离子形成的氯化钠附着在膜的表面;改性剂浓度为1.5mol/L时处理效果最好,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表面与去离子水的接触角从未改性时的96.49度降到67.5度,改性后的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表面能由14.335mJ/m2提高到34.798mJ/m2;剪切强度值由改性前的150.4KPa提高到212.8KPa。  相似文献   
97.
涤纶织物表面化学镀Ni-Co-Fe-P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镀技术在涤纶织物表面涂覆一层Ni-Co-Fe-P四元合金,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方法对镀层的形貌、组分及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镀层表面较平整光滑,厚度均匀;镀层中铁钴含量约24%,但铁的含量明显较钴高,属非正常沉积,磷含量仅3.2%,属低磷镀层;对镀层进行不同温度热处理会有Ni2P、FeNi3等新相生成,且温度越高生成的新相越多;镀层有一定的导电能力,且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加其导电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8.
采用3,9二氯-2,4,8,10四氧杂-3,9-二磷杂螺环[5,5]3,9二氧十一烷 (SPDPC)与己二胺,在氮气保护下采用熔融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膨胀型阻燃剂螺环磷酸酯己二胺共聚物(SPHD),通过测试特性黏度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65 ℃,n(SPDPC)/n(己二胺)=1/1.1,反应时间约4 h,产率达84 %;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共聚物SPHD进行了结构表征,证实了目标产物的成功制备;热重分析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通过与聚磷酸铵(APP)复配,应用于低密度聚乙烯(PE-LD)中,初步测试了其阻燃性能,当SPHD含量为15 %时,复合材料的氧指数值为27.2 %,UL94达到V-0级。  相似文献   
99.
核应急中放射性气溶胶的除控是重要问题,捕获固定是研究气溶胶固定剂对气溶胶净化效果的参量。本文以聚丙烯酰胺为基材,以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为接枝单体,通过化学接枝获得PAM-g-PAA、PAM-gPHEA以及PAM-g-PAA/PHEA三种接枝产物,通过产物红外光谱分析,证实接枝产物并计算了接枝率;通过样品冷冻干燥及成膜的扫描电镜图(SEM)对比并讨论了不同产物的微观结构;通过表面张力、固定沉降实验(PAM、PAM-g-PAA、PAM-g-PHEA、PAM-g-PAA/PHEA水溶液)对碲(模拟钋)气溶胶的捕获沉降固定效果,并讨论了气溶胶固定机理。结果表明:接枝产物相较于基材PAM表面张力有明显降低;其中单接枝HEA改性聚丙烯酰胺的气溶胶固定剂PAM-g-PHEA更能有效捕获固定碲气溶胶颗粒,其固定沉降效率达94.34%,为雾化固定法净化钋放射性气溶胶提供一种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0.
采用硬脂酸为相变材料,聚氨酯丙烯酸酯作为柔性基体,通过紫外光固化法快速制备了一种柔性、形状稳定的新型相变复合材料。通过SEM、FT-IR、DSC、万能试验机和渗漏实验对相变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硬脂酸的质量分数为50%时,相变温度为63.4℃,相变焓为100.99 J/g;其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抗拉伸强度为2.13 MPa,断裂伸长率可达1 541.2%;相变复合材料在渗漏实验中没有明显的液体泄露,质量损失很小,定形效果和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