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43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低温保护剂溶液固化性质的DSC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乙二醇、丙三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和2,3丁二醇水溶液的水合性质、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反玻璃化转变温度,得出了这些性质与溶液浓度的关系.研究发现未冻水含量在低浓度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而在中高浓度则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对于玻璃化转变,中低浓度区溶液形成的是部分晶体的玻璃态,紧接着在高浓度区溶液形成完全的玻璃态.部分玻璃化的温度不随浓度变化,而玻璃化的温度随浓度增大而升高.形成反玻璃化的浓度范围比较小,反玻璃化的温度随浓度增大而升高.保护剂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反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明显差异,则反映它们在玻璃化能力方面的强与弱.  相似文献   
22.
水分含量对草莓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冻干和低温保存中,玻璃化转变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本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量得到不同湿基水分含量的草莓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实验发现水分含量较高时(>50%),草莓发生的是部分玻璃化转变,不同湿基水份含量草莓汁的Tg’基本相同,水分对其的影响较小。而水分含量较低时(<45%),草莓降温时往往出现完全玻璃化转变,不同湿基水分含量草莓的Tg有很大不同,完全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水分含量的减少而升高,拟合得到Tg随水分变化的公式。  相似文献   
23.
在对关节软骨进行低温保存时,由于冰晶的生长而造成的热膨胀效应是其低温断裂的主要原因。本论文采用非等温热分析仪和修正的Avrami动力学方程,考察了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四种醇类低温保护剂时,猪关节软骨低温保存过程中热力学及结晶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研究表明,软骨结晶峰随降温速率的增大而变宽,从而导致结晶越不完善;在-60~0℃温度范围,只有添加4.5 mol/L 1,2-丙二醇时,其Avrami指数为4.156,冰晶以均相三维球晶方式生长。且与其他保护剂相比,1,2-丙二醇保护效果最好。同时降温速率对结晶及热膨胀不同的影响结果也说明,低温损伤并不完全是由冰晶生长所决定,还与其胞外基质的缓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4.
为探究单一和复合抑菌剂对源自轻腌大黄鱼的特定腐败菌(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夫尼菌)的抗菌能力,本文检测壳聚糖对特定腐败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壳聚糖的亚抑菌浓度及其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乳酸链球菌素复合处理鱼汁,并分别接种两菌至鱼汁中5 ℃恒温贮藏,以胞外产物和腐败指标表征不同处理组对两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对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夫尼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均为125 μg/mL;当鱼汁中壳聚糖质量浓度为亚抑菌质量浓度(62.5 μg/mL)时,复合乳酸链球菌素质量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根据菌落总数判定对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夫尼菌作用最佳的协同组合是壳聚糖62.5 μg/mL+乳酸链球菌素1 000 μg/mL。复合抑菌剂相对单一壳聚糖效果显著(P<0.05),壳聚糖和乳酸链球菌素复合发生协同抑菌效果。研究结果为轻腌大黄鱼靶向抑菌和延长货架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生食水产品中主要致病菌的半定量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国沿海省市三类生食水产品(生食鱼片、生食贝类、生食虾类)中四种主要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风险。按照微生物风险评估程序,应用半定量风险评估软件"Risk Ranger",结合文献资料等的收集与分析进行半定量风险评估。本次评估的几种生食水产品/致病菌组合中,生食鱼片/副溶血弧菌(风险评分49)属于高度风险;生食鱼片/单增李斯特菌(47)、生食鱼片/沙门菌(45)、生食贝类/副溶血弧菌(42)、生食虾类/副溶血弧菌(42)、生食贝类/单增李斯特菌(41)、生食虾类/单增李斯特菌(41)、生食贝类/沙门菌(39)和生食虾类/沙门菌(39)均属于中度风险;生食鱼片/金黄色葡萄球菌(31)、生食贝类/金黄色葡萄球菌(26)和生食虾类/金黄色葡萄球菌(26)均属于低风险。我国沿海省市生食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存在一定风险,且有必要尽快开展生食鱼片中副溶血弧菌的定量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26.
在板式翅片散热器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不同数量和半径的半圆柱肋片,构造了6种不同结构的半圆柱板翅片散热器(HPPFHS),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这两种散热器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入口风速的增加,两种散热器的热阻减小的同时压降随之增大,但其热阻减小的趋势变小。入口风速相同时,相比板式翅片散热器,流经半圆柱板翅片散热器的空气受到半圆柱肋片的影响产生涡流,因而减少了热阻,同时增加了压降,但其综合性能远好于板式翅片散热器。  相似文献   
27.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Pyris-Diamond DSC),研究了乙二醇、丙三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和2,3丁二醇水溶液的过冷行为、水合性质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得出了这些性质与溶液浓度的关系.过冷度和未冻水含量在低浓度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而在中高浓度则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各低温保护剂在水合性质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性,体现了保护剂的官能团(羟基、甲基)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保护剂在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明显差异,则反映它们在玻璃化能力方面的强与弱.  相似文献   
28.
天然保鲜剂对马陆葡萄的贮藏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壳聚糖、海藻酸钠、乳酸链球菌素和溶菌酶4种天然保鲜剂对马陆葡萄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分析比较各种天然保鲜剂处理对马陆葡萄的感官品质、质量损失率、硬度、呼吸强度、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SOD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处理的葡萄,感官效果最好,在4℃±1℃条件下贮藏25d后,果实的质量损失率仅为9.34%,VC含量为2.3mg/1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1%,硬度为1027.59kg/cm2,SOD酶比活力为87.3U/g,呼吸强度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9.
不同干燥方法对三七内部结构和复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研究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和热风干燥对三七内部结构和复水品质的影响。采用微CT技术对干燥样品进行扫描和图像重构,计算干燥样品的孔隙率和复水比,对3种干燥方法所得样品的复水品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干燥方法对孔隙率和复水比都有极显著影响(P<0.01)。从内部结构的保持和复水品质角度来看,真空冷冻干燥优于其他两种干燥方法,较适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30.
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热循环中,退火温度的选取至关重要,该因素的稍微变化对PCR扩增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整个PCR的热现象变化.通过差示扫描量技术(DSC)研究HBV在不同退火温度时焓值随循环数的变化.结果表明:PCR扩增在变性阶段吸热,在退火和延伸阶段放热,每一个PCR循环呈现放热效应,同时退火温度高导致平台期的前移和焓值的降低,53℃退火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