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62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81.
基于适时背压的压缩式垃圾车电液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压缩式垃圾车的性能要求,进行了垃圾车的装载和排出工作过程设计,提出了基于适时背压的垃圾压缩策略,研究了压缩式垃圾车的控制工作流程,采用嵌入式PLC控制器,进行了电液控制系统设计,实现了基于适时背压垃圾压缩,形成手动及自动的双重控制,提高了垃圾车装运效率。  相似文献   
82.
当今企业竞争的焦点在于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和产品的创新设计。本文在分析产品开发过程和方法的基础上,对知识驱动下的产品设计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并给出基于知识的产品设计模型,最后阐述其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产品仿真建模与分析的方法。对于复杂产品系统的仿真,可采用系统分解的方法进行,也可将实验结果作为系统模型的组成部分。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对断路器机构系统进行动态仿真建模与分析,获得其分闸过程的动态特性。分析了断路器主要结构参数对其运动特性的影响。通过实验方法验证仿真模型及仿真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仿真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仿真方法为断路器产品提供了可视化开发环境,是产品创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4.
根据船舶行业在生产建造上的变化和发展方向,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Web,采用Tribon软件技术研究面向船舶制造的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介绍了相应PDM系统的研究方法,指出PDM中各个主要的模块的功能原理和特点,在造船行业中利用PDM系统可以方便地对各类信息统一管理,以便实现协同工作的目标.  相似文献   
85.
产品装配序列生成、DFA分析和装配仿真集成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层次等级关联关系产品装配模型和新的DFA分析方法,它通过计算装配效率和零件功能难度比来评价产品装配性能,从产品并行设计要求,产品装配序列生成、DFA分析和装配仿真集成是开发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装配工艺系统(CAAPP)的关键。这里叙述了集成系统设计方法及已研制的适合减速器产品的系统功能、工作过程和示例。  相似文献   
86.
以鹅蛋壳为生物原型,开展了多蛋交接耐压壳仿生设计及性能研究工作。首先,通过蛋壳生物学试验,建立了蛋形函数;其次,对深海多蛋交接耐压壳进行设计,建立了蛋壳个数分别为2、3、4、5、6的数值模型,研究其临界屈曲载荷、极限强度载荷和储备浮力特性;最后,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多蛋交接耐压壳主要几何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Kitching蛋形函数与鹅蛋经线的吻合程度最高,其长轴与偏心距之比取45,蛋形系数取0.69;深海多蛋交接耐压壳的临界屈曲载荷远大于极限强度载荷,即极限强度载荷为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蛋形壳个数对极限强度载荷和浮力系数影响很小;蛋形壳厚度对极限强度载荷和浮力系数影响较大;加强肋对浮力系数影响较小,而对极限强度载荷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7.
针对水下机器人作业时浮力及姿态变化,研制一种双向体积可变式浮力调节装置,以达到装置体积小且容积比大的要求。设计一种实验装置,验证该浮力调节装置的浮力及力矩变化符合预期目标。采用STM32ZET6单片机作为嵌入式控制系统主控制器,利用Visual Studio编写水面控制系统交互界面;以不同形式、不同频率的周期信号作为期望轨迹测试浮力调节装置跟踪性能,通过水池实验验证PID控制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浮力调节装置跟踪截止频率为1/30 Hz。  相似文献   
88.
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是乙二醇再生与回收系统中的核心设备,针对再沸器气化率低、管程出口管线因气化流型发生振动等问题,采用软件Aspen EDR对管程出口管内径分别为200 mm和300 mm进行了设计对比,通过在换热管内插入扭带对再沸器进行了强化传热。研究了管程出口管内径大小、扭带扭率及扭带厚度变化对气化率和气化流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出口管径下,管内气化流型转换趋势基本一致;再沸器管程出口管内径为200 mm时,其总体运行效率更高;通过插入扭带,提高了再沸器的总传热系数和气化率,优化了管内的气化流型,提高了再沸器的换热性能;扭带扭率越低,再沸器的传热效率越优;当扭带扭率为4.76、扭带厚度为1 mm时,再沸器的综合强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