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3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4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碟形弹簧非线性特性分析有限元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碟形弹簧是圆锥形的薄壳结构这一特点,利用一维旋转锥壳单元将碟形弹簧离散化,采用增量加载有限元法对碟形弹簧非线性位移和应力特性进行计算,降低了计算维数,减少了计算自由度,减少了计算工作量,结果与精确解相吻合,可为工程中碟形弹簧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
波纹管力学性能研究水平述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评述了波纹管的静力和动力特性以及储油罐连接波纹管的抗震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将波纹管力学性能研究方法归纳为工程计算法、解析法和数值法,并围绕这3类方法,对波纹管在工程设计和理论研究中的一些主要成果作了较详细的回顾和总结,对各类方法的优劣性和适用范围也作了讨论。最后介绍了近年来在石油工业中广泛使用的储油罐抗震用金属波纹管的研究现状,概述了该项研究的基本理论、约束条件和流-固耦合等问题的处理方法,并指出需进一步解决的某些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23.
提出了用有限元计算在弹性地基上无连接储罐底板上浮位移和应力的方法,并编制了计算程序,可供储罐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24.
地基下沉作用下储罐与管道连接波纹管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进国  吕英民 《工程力学》1998,(A03):476-480
本文根据储罐与管道连接的实际情况,提出地基下沉作用下储罐与管道连接波纹管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波纹管属旋转壳体的特点,将波纹管离散为锥壳单元,单元之间以结点圆相连结,载荷和位移沿环向展开成傅立叶级数,将与波纹管相连接的管道离散为梁单元,根据波纹管与管道,波纹管与储罐接合面的位移关系,给出波纹管与管道,波纹管与储罐接合面位移约束方程,并用罚函数法进行处理,既利用了锥壳单元降低计算维数的特点,减少了计  相似文献   
25.
张进国  刁新华 《工程力学》1999,3(A03):843-847
本文针对油罐与管道连接波纹管系统进行研究,考虑了油罐与地基的相互弹性作用,管道与地基的相互弹性作用及流固耦合作用,使计算模比较符合正式工程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6.
在定向井钻进中,实际井眼轨迹是一条光滑连续的空间曲线。通常每钻进30m~50m就要测量一次新井底的井斜角、方位角,校校到达目标点的差距。那末可否减少测量次数,增加测点距离,用计算值代替测量值,以降低钻井成本,提高钻井速度呢。为此,本文提出用局部数据的三次曲线拟合法模拟定向井井眼轨迹。由于该方法放弃了样条函数中二阶导数连续的要求,致使模拟的定向井轨迹不会出现不应有的拐点,优于通常计算相邻两测点的近似计算法,如正切法、平均角法、曲率半径法及三次样条插值法等。该法使井眼轨迹计算具有更高的精度。使用本文方法可以较准确地计算定向井井眼轨迹上任意点的井斜角、方位角、井眼曲率及其在空间中的位置。从而为适当增大测点间距,确定套管扶正器安放位置及解决井眼防碰问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7.
本文提出一种连续梁求解新方法——等效刚度转角叠加法,该法物理意义清楚,与工程中常用的力法、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相比较,不需求解方程组,计算工作量小,机算、手算均较方便.  相似文献   
28.
某型号飞机伺服作动器中O形圈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某飞机作动器橡胶O形圈的二维轴对称模型,借助于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油压、内径拉伸率、压缩率和O形圈两侧油压差对O形圈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形圈最大接触应力随着内径拉伸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压缩率的增大而增大;最大Von Mises应力大小是由油压差决定的,最大接触应力是由O形圈的内侧应力决定的。  相似文献   
29.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滚动轴承接触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到了轴承滚动体的径向位移、滚动体与内外圈的接触应力云图,并将接触应力结果与Hertz理论计算的结果对比,计算两者的接近度,进而说明该法分析的可行性,也为轴承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0.
为解决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会因地震动记录选择上的差异产生较大变异性问题,采用非概率凸集模型来考虑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以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作为抗震性能指标,通过能力谱方法对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非概率性抗震性能评估,与基于概率随机模型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非概率凸集模型进行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在减少变异性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