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7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采用NaOH处理过的棉花秸秆去除废水中的Pb2+和Cu2+,探究不同因素对Pb2+、Cu2+的吸附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吸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Pb2+最佳吸附条件为:投加量为33.33 g/L,振荡时间为110 min,吸附温度为25℃,溶液初始浓度为15 mg/L,pH值为5.0,去除率达92%;对Cu2+的最佳吸附条件为:投加量26.67 g/L,振荡时间为110 min,吸附温度为55℃,溶液初始浓度为15 mg/L,pH值为5.0,去除率达90.4%。  相似文献   
102.
一台用于观测对流层和平流层风场的车载瑞利测风激光雷达于安徽合肥建成,该雷达使用双边缘技术,设计探测高度10~40 km,距离分辨率分别为100 m(20 km高度以下)和500 m(20 km高度以上)。在2011年夏季该雷达于新疆乌鲁木齐地区(42.1N,87.1E)进行了风场观测实验并成功观测到了平流层准零风层大气结构,给出了几组夜间典型的风场数据,根据观测结果得出:准零风层底部高度稳定在17~18 km高度而不随时间变化,而准零风层厚度则随时间有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北京时间凌晨0点~3点期间达到最大值。在观测中出现的准零风层厚度最大值超过15 km,最小值则仅有约2~3 km。分析认为:准零风层厚度的变化与夜间平流层接收到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变化有关,同一时刻不同纬度上的平流层接收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变化程度不同,导致平流层温度梯度继而大气环流的速度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准零风层厚度变化。  相似文献   
103.
传说.早期人类的语言本是相通的.曾想齐心协力建造一座通天之塔。上帝知道后,非常的不安,于是变乱了人类的语言.由于人类无法沟通、交流.这一通天塔的计划因此破产,这座未竟之塔就有了“巴别塔”的称谓。  相似文献   
104.
入射到标准具上的光斑强度分布影响标准具透过率曲线的形状,进而影响风速反演.将激光入射进积分球后在腔壁上发生漫反射,出射激光光斑变均匀,从而使标准具的透过率曲线更准确.同时出射激光脉冲的宽度在时域上变宽,提高了探测的信噪比,扫描得到的标准具的透过率曲线也更稳定.同样的道理,锁定通道的锁定过程也由于这两点改变而更精确.积分球的这两点特性用于355 nm瑞利测风激光雷达系统中将大大提高探测的稳定性和信噪比.将激光通过积分球后扫描透过率曲线,在风速大小为100 m/s的范围内计算得到的风速误差最大值为0.061 m/s,平均值为0.054 m/s.  相似文献   
105.
理论分析表明,双边缘瑞利测风激光雷达技术中,信号通道分光精度影响风速测量精度。因此,在风速误差计算上,需考虑分光比误差,且尽量选择分光稳定性好的仪器。在激光雷达中,常常利用光纤分束器与分束片进行分光。分束片的分光受大气退偏振效应影响,分光不稳定;而光纤分束器分光比需测量,存在测量误差。分析可得,在纯分子散射环境下,由于退偏振效应引起分光片的相对变化为0.07%~0.63%;实验测得多模光纤分束器分光比均值为1.018,标准偏差为0.4%,分析比较后选用分光稳定较好的光纤分束器。最后,进行了瑞利多普勒激光雷达与探空气球的联合测风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两者风场分布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06.
本文解析了康明斯CM2150发动机的J1939电控系统数据,详细分析了其中要控制和监测的数据,并参照发动机数据对J1939中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解释。  相似文献   
107.
高压电机通常采用成型绕组,线圈制造常采用弓型换位绕制方法。介绍了弓形换位线圈(编花线圈)与N形换位线圈的特点,以及弓形换位线圈制造过程中易发生的滚包、机械损伤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使之能满足定子线圈及定子绕组各项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08.
热电厂发电机T2铜导电螺钉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引起发电机运行故障。文中结合设备运行工况,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及能谱微区成分分析、性能测试等技术手段对失效件进行全面分析与表征,依据标准对导电螺钉质量做出判定,并结合导电螺钉的生产加工工艺及使用环境,找到引发导电螺钉断裂失效的根本原因,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导致螺钉发生断裂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晶粒粗大,强度低于标准要求,从而在长期服役过程中,产生蠕变沿晶断裂,最后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9.
自振空化射流是在射流过程中利用喷嘴内部结构的振荡特性产生空泡,在射出喷嘴后空泡发 生溃灭来增大射流冲击作用的现象。由于自振空化射流效果与喷嘴结构有密切关系,因此近年来关于 喷嘴结构的优化研究广受关注。鉴于 Helmholtz 喷嘴在增强射流冲击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该文针对 不同结构参数的 Helmholtz 喷嘴的内外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重点分析了出口直径、出口长度、共振 腔空化长度、共振腔空化直径等关键结构参数及射流靶距对空化水射流效果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可 为空化射流船舶清洗技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0.
张飞飞 《中州煤炭》2023,(10):167-171
利用槽波频散特性反演矿区煤系地质构造是一项重要工作,但是槽波传播过程中,地质情况变化复杂,单频或窄带滤波难以兼顾槽波群速度的变化和不同接收点的槽波能量,研究矿区煤系地质构造勘查中的槽波和CT成像联合探测技术。分析了槽波雷达探测技术以及对地质勘查的作用,槽波雷达探测技术凭借波阻抗界面采集煤矿周围的地质相关数据,再实施频散分析以及重构CT成像处理。整合全部勘查数据,分析处理后的资料,实现矿区煤系地质构造勘查。采用SCT槽波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将槽波地震联合探测方法引入矿区某矿1223工作面,综合利用透射槽波与反射CT图像重构成果精细解释2条断层在工作面内的展布位置及影响范围,经回采验证,2条断层的解释位置准确,应用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