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16篇
水利工程   6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针对金属废料 X 射线透射图像中废料之间距离较近时图像可能相互粘连,导致不能有效提取单个物料轮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阈值分割和形态学相结合的金属废料 X 射线图像轮廓提取方法。首先分析图像噪声信息分布,利用约束灰度值范围的 Otsu 阈值分割算法获得全局最优阈值对图像进行滤波;然后采用动态阈值分割方法得到二值化图像,在此基础上采取一种改进的形态学处理策略实现对各单物料区域的连通区标记;最后对各连通区进行轮廓提取以获得单个物料区域的轮廓。经实验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在物料粘结情况下图像轮廓提取的准确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62.
先后在高10m,提升管截面分别为边长0.27m方形和内径0.187m圆形的冷态循环流化床实验台上开展针对B类石英砂颗粒的实验,研究提升管结构及操作条件对床内流动特性的影响,并分析实现高密度循环流动的条件。圆床中固体循环流量G超过300kg/(m^2s),实现了高密度循环;方床中由于装置结构因素,影响了G的提高。与A类颗粒不同,对于实验采用的B类颗粒,固体循环流率超过饱和循环流率时,轴向固体颗粒浓度依然呈现指数型分布,未出现S型分布。实验操作条件下,圆床和方床中提升管总压降均与固气比成线性关系,但线性斜率差别明显。通过无量纲提升管高径比关联固气比和提升管总压降,正确反映了提升管结构对流动的影响,通过实验值的比较,采用高径比关联后,固气比与不同结构下提升管总压降的线性关系较一致。  相似文献   
63.
在提升管高17 m,内径0.102 m的密相输运床冷态实验装置中,采用B类石英砂颗粒,针对径向颗粒体积分数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径向颗粒体积分数分布不均匀:提升管中心至近壁面附近(r/R=0—0.7),颗粒体积分数较低且基本一致;近壁面处(r/R=0.7—0.9)颗粒体积分数显著升高;壁面附近(r/R=0.9—0.97)达到最大。增加固体循环流率或降低提升管气量,各径向位置颗粒体积分数都增加。其中壁面附近最为明显,提升管中心至近壁面附近变化较小。文中建立了径向颗粒体积分数分布描述关系式,对于A类颗粒和B类颗粒实验结果都能较好地预测。  相似文献   
64.
采用“臭氧-微量粉末活性炭-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考察了苏南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深度处理的运行效果及作为回用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投加的臭氧和粉末活性炭质量浓度分别为25mg/L和20mg/L,曝气生物滤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h,气水比为3∶1时,组合工艺出水的ρ(COD)和ρ(NH3-N)平均值分别为49mg/L和0.28mg/L,出水平均色度为7,平均脱色率达90%,满足回用水水质要求。检测发现,臭氧氧化和粉末活性炭吸附对可溶性微生物产物有较高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65.
徐祥 《中国科技博览》2012,(12):224-224
针对生产中螺杆泵井无法进行工况分析的现状,本文通过建立螺杆泵井工况宏观控制图,实现了对草31断块螺杆泵井的工况分析。现场应用表明,所建螺杆泵井工况宏观控制图科学可靠.解决了此类油井一直缺乏工况分析依据的难题。据此进行了相应油井治理及措施优化,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6.
关于双向输入夹持式铺网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祥 《产业用纺织品》2005,23(10):20-21
结合传统铺网机的应用,探讨双向输入夹持式铺网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67.
通过单轴拉伸试验、对称应变循环疲劳试验和非对称应力循环疲劳试验,研究了热处理U71Mn钢轨钢的循环特征和棘轮行为;基于试验结果,对Abdel-Karim-Ohno循环塑性本构模型进行修正,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试验钢表现出初始循环软化特性;在非对称应力循环载荷下,试验钢产生了明显的棘轮行为,棘轮应变随应力幅、平均应力和峰值应力的增加而增加,棘轮应变率随峰值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当峰值应力不超过950MPa时,棘轮应变率随循环周次的增加快速减小至稳定值,当峰值应力超过950MPa时,棘轮应变率先减小后增大;大多数工况下采用所建立的修正Abdel-Karim-Ohno循环塑性本构模型得到的棘轮应变与试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约为9.8%,说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热处理U71Mn钢轨钢在应力循环工况下的棘轮行为。  相似文献   
68.
第一性原理计算(DFT)在生物、化工、冶金、材料设计等多个学科与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在研究铜合金中合金相的稳定性、力学性质以及电子结构等方面的应用,并对第一性原理计算在铜合金中研究应用的现状与目前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在今后铜合金研究中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69.
211Z.X耐热高强韧铝合金热变形行为及加工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祥  杨明  梁益龙  张世伟  龚乾江 《材料导报》2016,30(18):143-148, 154
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211Z.X耐热高强韧铝合金进行了等温热压缩实验,实验的应变温度为350~500℃、应变速率为0.01~10s~(-1)。研究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流变特征,并分析该合金高温变形时流变应力的规律,构建了材料流变应力本构模型;同时基于动态材料模型建立了加工图,确立了该合金在实验条件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功率耗散图与失稳图随应变量的增加而变化,功率耗散峰区由3个逐渐减为1个,失稳区域随应变而移动并逐渐增大;在加工图中,随着应变的增大,安全加工区域逐渐减小。综合加工图与微观组织的分析结果,211Z.X铝合金最佳的加工工艺区间为:变形温度485~500℃、应变速率0.03~10s~(-1)。  相似文献   
70.
流化床锅炉虚拟表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VC++ 6.0为平台,结合Intra3D技术,研究流化床锅炉的可视化虚拟表示。在流化床锅炉数值仿真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图形学的理论和方法,利用数字仿真的大量数据,借助于粒子运动系统的表示方法,虚拟地表示出流化床的颗粒和气泡的运动,并实现动态显示和基本的人机交互。该技术的研究,可拓展热力系统性能研究的思路,弥补试验或中试研究投资大周期长的不足,开拓出新型的热力系统的虚拟再现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