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4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34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非确定性过程,引入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理论,视岩土变形体为一个随机动态系统,将位移观测值作为系统的输出,用集合卡尔曼滤波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状态;进一步耦合数值分析方法实现岩土力学参数的随机动态估计,在有效地获得待估参数的同时还给出估计值的不确定性。通过数值算例表明,集合卡尔曼滤波可以有效地对含噪声的量测数据进行处理,能够跟踪岩土力学行为的动态变化。对比于常用最优化算法,集合卡尔曼滤波同时给出反演结果和先验知识的后验分布,显示出更好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sol-gel工艺制备了Pt/SrBi2Ta2O9/Bi4Ti3O12/p-Si异质结. 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异质结微观结构与生长行为、漏电流密度和C-V特性等的影响. 研究表明: 成膜温度较低时,SrBi2Ta2O9、Bi4Ti3O12均为多晶薄膜, 但随退火温度升高, Bi4Ti3O12薄膜沿c轴择优生长的趋势增强; 经不同退火温度处理的Pt/SrBi2Ta2O9/Bi4Ti3O12/p-Si异质结的C-V曲线均呈现顺时针非对称回滞特性, 且回滞窗口随退火温度升高而增大, 经700℃退火处理后异质结的最大回滞窗口达0.78V; 在550~700℃范围内, Pt/SrBi2Ta2O9/Bi4Ti3O12/\\p-Si异质结的漏电流密度先是随退火温度升高缓慢下降, 当退火温度超过650℃后漏电流密度明显增大, 经650℃退火处理的异质结的漏电流密度可达2.54×10-7A/cm2的最低值.  相似文献   
13.
沉淀剂对共沉淀法制备Lu2O3发光粉体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共沉淀法制备Eu3 掺杂氧化镥(Lu2O3)发光粉体过程中三种不同的沉淀剂(氨水、碳酸氢铵以及NH3·H2O NH4HCO3两者的混合溶液)对所得粉体形貌的影响.通过差热热重质谱联用(DTA-TG-MS)和红外光谱研究了不同沉淀剂所得沉淀前驱体的热分解行为,结合显微结构观察、粒度分布和比表而积测试,对i种沉淀剂影响Lu2O3晶粒尺寸和团聚状态的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采用NH3·H2O NH4HCO3混合沉淀剂得到的Lu2O3粉体具有最佳的显微结构和粒径分布状态,沉淀前驱体经1000°C煅烧2h,粉体的平均晶粒尺寸为35nm,中位粒径(D50)为0.48μm.  相似文献   
14.
介孔氧化硅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介孔氧化硅材料自1992年首次会成以来,已经成为众多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介孔氧化硅的合成及分类、合成机理、影响孔径尺寸的因素及研究应用进展状况.介孔氧化硅材料可能在催化及纳米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合成条件对介孔氧化硅材料孔径尺寸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分别在室温酸性、室温碱性、水热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介孔氧化硅材料MCM-41,通过XRD,HRTEM,氮气吸附等手段对介孔氧化硅材料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3种条件下材料介孔尺寸的变化。结果表明:室温酸性条件下合成的MCM-41材料具有最小的介孔尺寸,碱性条件则有利于合成较大孔径的样品。另外还发现无机盐离子的添加、反应温度的变化及煅烧过程均可以影响介孔尺寸,并提出了无机盐离子通过影响表面活性剂胶团的荷电性质和尺寸而改变材料孔径尺寸的模型。  相似文献   
16.
Mn掺杂的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在室温碱性条件下合成了Mn掺杂的介孔氧化硅MCM-41材料,并利用XRD,FTIR,N2吸会,HREM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随着Mn掺杂量的增加,XRD图谱中材料的特征衍射峰(100)强度逐渐减弱,比表面SBET值随之减小,表明Mn掺杂可以使介孔结构稳定性下降;红外光谱中968cm^-1附近吸收峰的出现,表明Mn离子已进入Si-O骨架并引起Si-O-Mn键的振动;HREM的结果证实了介孔结构的存在,Mn的掺杂可造成有序介孔结构发生扭曲并趋向混乱。  相似文献   
17.
采用离心法将介孔生物活性玻璃(MBG)和磷酸钙骨水泥(CPC)高效复合制备出介孔/大孔多级孔复合支架材料, 评价了其对抗癌药物阿霉素的装载及释放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离心法能在大孔支架CPC内有效负载大量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 使其比表面积高达100.1 m2/g, 负载量达47.2%, 而采用传统浸渍法则不能将MBG粉体材料负载于CPC支架上。载药实验发现离心法制备的介孔/大孔复合支架对阿霉素的装载量达到了46 mg/g, 是普通大孔CPC支架的11.5倍, 且在体外具有药物缓释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The essential oils from Saussurea tridactyla were extracted by steam distillation.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essential oils were analyzed by GC/MS, and 23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which account for 90% of the total essential oils.  相似文献   
19.
稀土离子掺杂氧化镥透明陶瓷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Eu3 为代表的稀土离子掺杂氧化镥(Lu2O3)发光粉体的湿化学制备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相应的Lu2O3基透明陶瓷材料.以氨水加碳酸氢铵溶液用作复合沉淀剂成功地制备出低团聚、颗粒类乎球形的高烧结活性Lu2O3基纳米发光粉体.采用Fourier红外光谱、差热-热重-质谱联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粉体制备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在煅烧后获得Lu2O3粉体的晶粒尺寸为30~40nm,比表面积可达18m2/g.该粉体在无需黏结剂或烧结助剂的条件下,经干压等静压成型后于流动H2气氛下经1850℃,6h常压烧结后,可获得具有良好光学透明性的Eu3 掺杂Lu2O3基(Eu:Lu2O3)陶瓷材料,样品的体积密度达理论密度的99.8%,晶粒尺寸为50~60μm.双面抛光1mm厚的Eu3 :Lu2O3陶瓷样品在可见光波段的直线光学透过率可达80%以上,该样品在紫外激发条件下在610nm波长处产生很强的特征发射谱线,是一类有望在射线探测和X光数字成像领域得到应用的高性能探测材料.  相似文献   
20.
利用弱碱溶液刻蚀的方法制备出一种具有空心结构的ZSM-5沸石微球,并采用SEM、TEM、XRD和N2吸附-脱附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该空心沸石微球对染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空心沸石微球具有均一的外径,其壳层为晶化的沸石,并且介孔孔道贯穿其中.此外,空心结构使沸石的吸附性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