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27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水平微圆管内R22和R410a凝结换热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410a是被广泛看好的一种R22替代物,研究R410a的凝结换热特性对于开发适用此类制冷工质的凝结换热设备具有重要意义.搭建了微细尺度凝结换热试验台,测量了饱和温度为40 ℃、质量流速为200~1 000 kg/ (m2·s)、干度为0.2~0.8条件下R22和R410a在内径为0.941 mm不锈钢圆管内的凝结换热系数,分析了质量流速和干度对凝结换热的影响,并把试验数据与被广泛应用于传统大管道的SHAH(1979)和AKERS(1959)关联式进行了对比.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凝结换热系数随着质量流速和干度的增大而增大,在高干度区更加明显,表明在高干度区切应力的作用增强;两个关联式均不能准确预测试验数据,最大偏差超过60%;与R22相比,R410a的凝结换热系数在较低质量流速时低于R22,在中高质量流速时与R22相当.  相似文献   
102.
R32在水平微细圆管内凝结换热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纳  李俊明 《化工学报》2014,65(11):4246-4253
采用VOF模型对R32在内径为1 mm水平圆管内的凝结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圆管进口饱和蒸气和壁面温度分别为40℃和30℃.假设气相为湍流、液相为层流,考虑重力和表面张力的影响,模拟分析了干度、液膜厚度和轴向速度沿管长的变化.结果表明,沿管轴向顶部液膜先增厚后基本保持不变,管底部液膜持续增厚.表明当量直径在1 mm时重力作用仍不可忽略.传热系数的模拟值随干度的增大而增大;与实验结果相比,模拟值小于实验值,但二者差别在实验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3.
微小矩形通道内气体层流换热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贴壁层概念和已经求得的贴壁层内气体热导率变化规律的基础上 ,数值求解了微小矩形通道内气体层流已充分发展时 ,在壁面等热流边界条件下的温度分布和换热 ,得到了矩形微通道在不同截面长宽比 ζ和不同Knudsen数下的量纲一的温度分布和 Nu 值 ,并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4.
综述了近年来这种空调系统在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系统各主要部件(压缩机、换热器和节流机构)的发展状况及研究的发展趋向。已有的研究表明,系统的COP存在最大值,而且与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几乎呈正比关系;气体冷却器的出口温度和压缩机的效率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安装内部换热器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尤其是在高压侧压力不高时;当高压侧压力较高时,与气体冷却器和压缩机相比,吸气换热器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05.
液压系统自适应模糊控制的学习机制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液压传动工程自适应模糊控制系统控制规则的自学习校正机制及试验室条件下用PC— 586微机与仿真开发器及试验加载设备仿真 ,优化 ,开发控制规则 ,制作控制查询表的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6.
基于VOF模型,模拟了R32在水力直径为50μm的方形微通道内流动凝结时的气液两相流型演进过程,模拟涉及的流型包括环状流、喷射流、泡状流和收缩泡状流。模拟结果显示,由于沿通道周向气液界面存在曲率差异,凝结液内部存在表面张力导致的横向压力梯度,驱使凝结液流向通道壁面拐角处,减薄通道壁面中部液膜厚度。基于势能最小原理,解释了表面张力与界面黏性力主导的喷射流形成机理。小质量流率时,喷射流诱发环状流上游气液界面波动,界面波动在界面黏性力的作用下逐渐生长。这与大质量流率时,流向下游并逐渐生长的界面波动导致流型转换的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107.
液压抽油机传动系统采用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可使整机性能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其关键部件是电磁式比例方向流量阀和压力控制二边伺服阀。在阐述了系统关键部件工作原理与性能的基础上,对系统的比例方向和流量控制、功率匹配及机电一体化的方式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系统组成原理与控制方法,指出了液压系统的各项参数对抽油机性能的影响及合理选择抽油机液压系统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8.
介绍该所采煤机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和三个阶段研制开发的各系列品种的性能特点,及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9.
李俊明 《石油机械》1998,26(4):5-7,10
针对油田在试验室对井下封隔器胶筒进行耐压试验时,采用人工手动调压不安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超高压压力控制及开关液压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工作原理,并对其超高压压力控制方法、液控高压截止开关回路及液压系统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用这种超高压压力控制及开关液压系统,可实现80MPa以下高压小流量试压系统的电液比例控制及高压截止阀门开关的远距离液压操作。这种液压系统设计的实现,为保证高压试验过程的安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0.
本文提出了计算非共沸混合工质水平管内在环状流和波状分层流型下凝结换热系数的折算方法。推导出了折算因子的准则式,对影响非共沸工质凝结换热的主要因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