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27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提出了采用液压加载技术进行牵引试验的方法,从技术可行性,优越性及结构组成诸方面进行了论述。新方法具有低速稳定性好,加载转矩大的特点,使加载液压系统与电子测量、调节和计算机技术达到较好的结合,是牵引试验的一种机电一体化新技术。  相似文献   
92.
川东北地区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基岩孔隙度和渗透率都普遍较低,储层具有埋藏深、温度高、产层厚、纵向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含酸性流体等复杂工程地质特征,气井实施压裂酸化作业必须解决高温深井所用酸液的缓速、缓蚀、降阻、降滤失、助排、粘温性、高温下的可靠转向性以及防二次沉淀等难题。酸液体系和酸化工艺需能提高酸液的有效作用距离,降低地层伤害,实现有效改造。在川东北地区采用解堵酸化、深度酸压工艺和混气酸压工艺可有效解除污染,延长酸压后有效酸蚀缝长,增强酸蚀裂缝导流能力。  相似文献   
93.
吴春旭  李俊明 《化工学报》2018,69(7):2851-2859
基于VOF模型,模拟了R32在水力直径为50 μm的方形微通道内流动凝结时的气液两相流型演进过程,模拟涉及的流型包括环状流、喷射流、泡状流和收缩泡状流。模拟结果显示,由于沿通道周向气液界面存在曲率差异,凝结液内部存在表面张力导致的横向压力梯度,驱使凝结液流向通道壁面拐角处,减薄通道壁面中部液膜厚度。基于势能最小原理,解释了表面张力与界面黏性力主导的喷射流形成机理。小质量流率时,喷射流诱发环状流上游气液界面波动,界面波动在界面黏性力的作用下逐渐生长。这与大质量流率时,流向下游并逐渐生长的界面波动导致流型转换的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94.
介绍了整流装置的两种供电方式即电源进线加进线电抗器方式和整流变压器方式,并探讨了这两种供电方式的区别。介绍了1450 mm六辊可逆冷轧机组的传动特点和整流变压器的选用,并给出了整流变压器及进线电抗器的重要参数电压、容量、短路阻抗及电感量等的计算和选用方法。  相似文献   
95.
96.
依据连续流动方程和动量方程,应用相似变换方法对玉米深床干燥过程的流场进行了分析研究;应用试验测试的数据,进行了流场速度分布与流场局部表面摩阻系数的关系计算;在流场分析的基础上,应用能量方程进行了根据速度分布式求算干燥过程温度梯度的探讨,得到了流场与玉米干燥过程传热速率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97.
王连生  李俊明 《通讯世界》2016,(15):166-167
当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更是日新月异,电力系统作为国家发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电网的智能化也在逐步的发展.智能技术在电网上的应用,让电力系统有了更好的发展,并且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安全性、实用性、高效性、稳定性.本文主要针对电力系统自动中智能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并且给出自身意见,让电力系统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8.
实行政务公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阳光政府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系统转变工作方式、增强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厅始终把政务公开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坚持在构建平台、强化机制、突出重点上下功夫,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我们的做法汇报如下:一、在构建三个平台上下功夫,为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提供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9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加热冷却设备呈现出向微型化方向发展的态势.微加工工艺的发展给微通道内换热的研究提供了可能.基于对我国家用空调器产品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执行新能效标准后空调换热器采用新型强化传热技术的潜在需求.制冷剂在微细管内凝结和沸腾传热已有研究成果显示,家用空调器采用微细尺度强化传热技术,可以使换热器趋于紧凑、高效,从而使空调器满足新能效标准的要求.主要讨论蒸发器空气侧表面物件对冷凝液的影响,从而得到不同物性下的对流换热系数,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0.
CO2捕集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该文实验研究了298、348K的单组分CO2和298、313K的CO2/H2O双组分气体,在活性炭、活性氧化铝、3A、13X中的等温吸附和动态吸附特性。基于Langmuir、LRC、Toth、DA、Freundlich吸附模型,对单组分CO2吸附预测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CO2/H2O吸附过程进气水蒸气含量、流量、温度对4种吸附剂的穿透曲线和吸附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组分CO2吸附量:13X>活性炭>活性氧化铝>3A,CO2/H2O穿透时间随流量增大和温度升高而缩短;沸石类穿透时间随水蒸气含量增多而缩短,其他吸附剂表现相反;水蒸气含量增加会抑制CO2吸附;3A具有较好的CO2/H2O吸附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