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5篇
化学工业   7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流体物性对壳侧不互溶双组分两相流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空气-水和空气-柴油2种不互溶双组分两相混合物物系,实验研究了液相物性对管壳式换热器壳侧两相流流型及其转变和两相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液相物性对间歇流向环状流的转变有显著影响,对于向泡状流转变的影响则不如在管内流动明显.研究还表明,液相物性特别是粘度和表面张力对截面含气率和两相摩擦压降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流体物性对壳侧不互溶双组分两相流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小琼  王启杰 《化工学报》1994,45(3):313-320
选用空气-水和空气-柴油2种不互溶双组分两相混合物物系,实验研究了液相物性对管壳式换热器壳侧两相流流型及其转变和两相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液相物性对间歇流向环状流的转变有显著影响,对于向泡状流转变的影响则不如在管内流动明显.研究还表明,液相物性特别是粘度和表面张力对截面含气率和两相摩擦压降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杨小琼  王启杰 《化工学报》1996,47(4):427-43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预测接触热阻的理论模型,直接从翅片效率的定义出发,用计算机迭代求解,使计算更简捷,预测准确度也有所提高.为了检验预测模型,对缠绕翅片管和整体轧制双金属翅片管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预测值和试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TEMA-F型换热器壳侧油-气混合物两相流流动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小琼  王启杰 《化工学报》1994,45(6):743-747
<正>1 弓I言 近年来国内外对管壳式壳侧两相流动的研究正在逐步开展’‘-‘’,但现有的研究均以具有单程壳体的TEMA-E型换热器为对象,尚末对石油化工中使用的TEMA-F型换热器(具有1个纵向折流板,把壳体分为2个壳室)进行研究.本文在较宽广的实验参数范围内,对空气-柴油两相混合物在TEMA-F型理想换热器模型中的流动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2 实验装置、测试系统及实验方法 在空气-油两相流动特性试验台上进行实验,实验系统见图1.试验用理想换热器模型示于图2,模型中换热管与横向折流板、横向折流板与壳体之间无间隙,为防止边壁的旁通泄漏,还安装了非整圆假管.当纵向折流板垂直放置时,换热器左右对称,故图2中试验元件只给出整个换热器的一半(见图中实线部分),试验元件用有机玻璃制造.在前、后端面上观察流型.平均截面含气率用快速关闭阀门法测量. “PAsTg 123 4 图1 实验系统 图2 换热器模型立体图 Fig.IExperlmental flow loop Fig.2 Heatexchanger model 1一空气压缩机;2一空气稳压器;3一空气冷却器;l一壳;2一纵向折流板;3一横向折流板;4一换热管 4一油箱;5一气液分离器;6一油流量计;7一试验 段;8一空气流量计;9一油稳压计J一油泵3 实验结果及讨论3.l 两相流型及其转变3.1.1 流型划分 在本文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