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篇
无线电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分析科技创新能力对大学生就业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强调理工科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的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经验.从基地建设、教师指导、经费支持、政策支持、结合教学、建立良好传承模式等几个方面论述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结合经验,介绍了在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MIS)网络建设应该注意和考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推进红外上转换材料的远距离应用,以镱铒共掺硫氧化钇为例,研究红外上转换材料标靶的远距离探测与识别。采用改进的硫熔法合成制备在1.5 m波长附近有较强吸收、在980 nm附近有较强辐射的镱铒共掺硫氧化钇材料,并将该材料涂覆在铝板表面制作900 mm900 mm的标靶。考虑材料具有转换效率较低,激发荧光寿命长,从而对入射光脉冲具有毫秒级的显著展宽等特点,采用脉宽8 ns、单脉冲能量5 mJ 、波长为1 550 nm的激光脉冲激发,并采用BASLER相机(acA1300-60 gmNIR,截止波长1 000 nm)获取标靶图像进行探测,采用中心波长为980 nm的带通滤光片滤除环境光干扰,从而提高辨识度。通过帧差法等图像处理过程在所采集的标靶图像中提取激发光斑。分别在50 m、55 m、60 m、65 m、70 m和76 m距离上进行重复探测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识别率可达98.3%。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讲述了光机电一体化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做法,光机电一体化是一门新课程,涉及知识和技术较多、较新,在确立了课程建设思想,目标和标准的基础上,重点对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进行了介绍.该课程的建设适应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适应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培养创新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突出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钒(M/R相)作为一种典型的热致相变材料,在诸多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仅在68℃左右便可发生高温金属相-低温半导体相的完全可逆相变,且相变前后材料的光学、电学等特性均会发生明显变化。基于该特性,二氧化钒可应用于设计各种近红外和中红外调制器件,如“智能窗”、光学器件、军事防护器件等,并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二氧化钒热致变色性能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薄膜的合成方法和制备过程中的参数调控,首先总结了关于二氧化钒相变机理的探索研究,其次重点概述了近几年二氧化钒薄膜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磁控溅射法、脉冲激光沉积法、溶胶-凝胶法、分子束外延法和溶剂热/水热法等,并讨论了各种制备技术的优缺点。另外,在改善薄膜的热致变色性能方面,总结概述了掺杂和复合工艺对薄膜性能的影响。最后,对二氧化钒薄膜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的研究及应用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胡玮娜  吕勇  耿蕊  李宇海  牛春晖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6):20210629-1-20210629-9
针对在外场实现探测器损伤状态实时探测的需求,研发了光电探测器表面损伤状态偏振成像式探测系统。理论推导了“猫眼”目标回波偏振特性参数DP和回波偏振度DOP的表达式,利用MATLAB软件仿真绘制了表面粗糙度、回波偏振度以及偏振特性的关系曲线;设计了一套同时偏振成像光学系统,开展了671 nm连续激光对电荷耦合器件(CCD)表面损伤状态的实时探测外场实验,编制了基于MATLAB GUI的回波图像可视化实时采集系统,得到了回波图像强度、偏振特性以及光斑尺寸等信息;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白光干涉仪对探测器表面损伤处和未损伤处形貌图像分析,发现探测器损伤表面可见硅基底且粗糙度参数Sq值较大;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光电探测器被损伤后,其表面粗糙度增大,回波偏振特性参数DP减小,退偏特性明显,偏振度DOP减小。偏振成像技术可有效对光电探测器表面损伤状态进行实时探测,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外场条件下实时探测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非接触测温系统中常见的成本高昂、系统复杂、实用性差、响应速度慢等问题, 采用多光谱测温和快速响应光电探测技术, 设计了一套低成本高速多光谱辐射测温系统。利用高速微弱光信号采集模块、高速模数转换芯片、高性能可编程门阵列和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内存保证了微弱光信号的高速转换、同步采集、大容量缓存, 具备纳秒级变化温度场的测量能力。结果表明, 测温误差小于±1%, 时间分辨率可达到50ns。这一结果对于快速变化温度场的测量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8.
单脉冲激光辐照CCD探测器热效应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实际情况下激光辐照CCD热效应情况,首先介绍了CCD探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分析了脉冲激光对CCD探测器的热损伤过程。然后利用有限元方法在三维空间上分别对三种波长的脉冲激光(532nm、808nm、1064nm)辐照CCD进行了固体传热仿真,通过仿真得到了在三种不同波长下CCD探测器的损伤能量密度阈值。接下来通过比较损伤能量密度阈值发现当波长为532nm时,CCD探测器的损伤能量密度阈值最小。最后对比已发表的实验结果找到了比较统一的损伤规律。  相似文献   
19.
微弱信号检测的核心问题是对噪声的处理,为了探测深埋于噪声中的微弱激光回波信号,设计并搭建了一套锁定放大信号检测系统。PIN光电二极管探测到的微弱激光回波信号由前置放大电路和二级放大电路转换为电压信号并放大,再经带通滤波器滤除带外噪声,最后通过相敏检波电路,转换为与回波光强成正比的直流电压信号输出。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以有效抑制噪声,被测信号的信噪比改善超过10.6dB。  相似文献   
20.
牛春晖  李晓英  吕勇 《中国电力教育》2013,(25):103-104,106
"激光原理及应用"是光学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点多,理论性强而且物理概念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采用MATLAB仿真软件来辅助"激光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分别根据MATLAB的符号计算、作图、图像用户界面等几种功能,以举例的形式介绍了MATLAB仿真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经过教学实践,验证了该方法有利于提高"激光原理及应用"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