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1 毫秒
31.
朱伟  蔡晓兰  王子阳  许忠文  冯敏 《材料导报》2016,30(Z1):478-482, 498
综述了当前B4C增强Al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比不同制备工艺所得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硬度、耐磨性能和延伸率等力学性能,总结了粉末冶金法、高能球磨法、无压渗透法、搅拌铸造法以及其他制备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此外还介绍了B4C的强化机制;并对B4C增强Al基复合材料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2.
在执行视频行人重识别任务时,传统基于局部的方法主要集中于具有特定预定义语义的区域学习局部特征表示,在复杂场景下的学习效率和鲁棒性较差。通过结合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关注区域的视频行人重识别方法。将跨帧聚合的关注区域特征与全局特征进行融合得到视频级特征表示,利用快慢网络中的两个路径分别提取全局特征和关注区域特征。在快路径中,利用多重空间关注模型提取关注区域特征,利用时间聚合模型聚合所有采样帧相同部位的关注区域特征。在慢路径中,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全局特征。在此基础上,使用亲和度矩阵和定位参数融合关注区域特征和全局特征。以平均欧氏距离评估融合损失,并将三重损失函数用于端到端网络训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PRID 2011数据集上Rank-1准确率达到93.4%,在MARS数据集上mAP达到79.5%,识别性能优于SeeForst、ASTPN、RQEN等方法,并且对光照、行人姿态变化和遮挡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3.
为探究不同正极材料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特性,针对不同荷电状态(SOC)下相同容量的不同正极材料大容量52 Ah磷酸铁锂电池(LFP)和53 Ah三元锂离子电池(NCM)的热失控进行实验,通过热失控行为、热失控特征参数等参数对比二者的宏观行为与特征。实验结果表明:NCM热失控比LFP更剧烈;SOC越大,NCM与LFP更易发生热失控且热失控更剧烈,NCM热失控对SOC的变化更敏感。  相似文献   
34.
硫化锌矿采用加压浸出技术处理后,得到的浸出渣经浮选和热过滤能获得纯度较高的硫磺,但硫的回收率低,且其中有价金属不易综合利用。利用硫化铵从热过滤渣中进一步回收硫,并对提取硫磺过程中汞、银、锌的浸出行为进行研究,分析了(NH4)2S浓度、液固比和浸出时间对浸出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常温,(NH4)2S浓度为1.0 mol/L,液固比为6:1,浸出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元素硫浸出率为95.36%,Hg、Ag、Zn的浸出率分别为4.71%、33.73%、0.32%。采用蒸馏热分解多硫化铵浸出母液,元素硫回收率为95%,获得的元素硫纯度达到99.5%以上。  相似文献   
35.
以某款52 Ah储能用方形磷酸铁锂电池单体为对象,采用400 W的外部热源、20.8~166.4 W(1~8 h)的恒功率放电以匹配电池工作状态下的热滥用条件,测量电池热失控过程中的表面温度和电压,记录热失控实验现象和关键时间点,对比研究不同放电功率对热滥用诱发热失控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电操作会加速热失控的进程,且放电功率越大,热失控越早发生,从不放电到166.4 W恒功率放电,安全阀打开时间缩短了23.4%,热失控触发时间缩短了5.6%;与此同时,四组放电工况由于放出部分能量,最终热失控的严重程度有所降低,放电工况下的热失控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升速率比不放电工况最高分别下降了9.0%和53.3%;另外,放电操作会造成热失控过程中电压更大的波动,后续电压下降的时间窗口前移至开阀时间附近,这将更有利于利用电压变化对热失控进行预警。总体而言,放电操作在加速热失控进程的同时,降低了热失控最终的严重程度。本工作可对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日常安全运营和电池管理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本工作搭建了锂电池燃烧-抑制实验平台,以额定容量为150 A·h的三元铝壳动力锂离子电池单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加热方法诱导其发生热失控,研究全氟己酮及细水雾灭火装置对热失控锂离子电池的灭火降温效果,测试了不同工况下的灭火时间、最高温度、质量损失、灭火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标准设计下的全氟己酮灭火装置能够快速灭火,最大降温...  相似文献   
37.
采用磁化还原法回收砷铁渣中的砷和铁,优化实验条件为:焙烧温度650℃、碳加入量25%、焙烧时间180 min、氩气保护,此条件下砷挥发率达97.25%,焙烧渣中砷含量降至0.61%;砷以As2O3形式回收,纯度为99.13%;砷铁渣中铁被磁化,可采用磁选法以Fe3O4形式回收。该工艺实现了砷铁渣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38.
锂离子电池作为目前电动汽车的主要能源电池,其在外界滥用条件下的热失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研究不同滥用下尤其是多种滥用共同作用下的电池热失控特性可有效提高电池使用安全性。本工作以车用50 Ah方型动力三元锂离子电池单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功率充放电循环仪和电加热装置,进行了1 C倍率过充、150 W局部过热及其共同作用下的电池热失控实验。对不同工况下热失控实验现象、质量损失、温度变化、升温速率变化、升温部位和电压变化等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过充过热共同作用下电池热失控具有更大危险性,电池热失控时间比单一滥用减少约35%,热失控时电池SOC比过充减小约35%,电池电压会出现“持续上升—突降至零”现象。本研究可为车用三元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遥感图像场景在监测环境、勘探地球资源及预测自然灾害等方面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大量的数据需求推动了遥感图像场景分类的快速发展。尽管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已经在场景分类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性能,但如何对背景复杂、尺度变化剧烈的遥感场景进行有效识别仍然是分类任务中的一个巨大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细粒度方法来检测显著区域,并使用全局分支和局部分支将整体和局部联合起来,分别从整幅图像和关键区域提取全局特征和局部关键信息。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基于ResNet18模型在三个公共遥感图像场景分类数据集上对不同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准确率优于大多数先进方法。  相似文献   
40.
对比分析了浮选法、热过滤法和硫化铵法回收锌加压酸浸渣中硫磺的优缺点。考察了硫化铵溶液浸出浮选硫精矿、硫化物滤饼和多硫化铵母液热分解过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液固比和硫化铵浓度对硫磺浸出效果影响较为明显,在最佳试验条件下硫化物滤饼中硫的浸出率约为95%,浮选硫精矿中硫的浸出率和回收率均达到98%,多硫化铵母液热分解后获得的硫磺产品纯度高达99.57%。硫化铵浸出渣中有价金属富集倍数较高,有利于锌加压酸浸渣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