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87篇
建筑科学   6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环氧菜籽油的合成及其在PVC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环氧菜籽油的性质及其在聚氯乙烯中的应用。以活性炭固载磷钨酸为催化剂,采用无溶剂一步法环氧化工艺制得环氧菜籽油,此方法催化剂用量小且可回收,产品环氧值达4.8%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环氧菜籽油起始分解温度高达310℃以上,使得PVC的热稳定时间由85 min提高到150 min。PVC的力学性能提高很多,撕裂强度提高达50%以上。环氧菜籽油的作用效果与环氧大豆油相当甚至更好些,可作为聚氯乙烯优良的增塑剂兼稳定剂。  相似文献   
52.
应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不同比例的酚醛型环氧树脂/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体系固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通过Kissinger法、Ozawa法和Crane法求得了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当环氧树脂与氰酸酯的摩尔比为2∶1时,由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得到的表观活化能在体系中最小,分别为49.05 kJ/mol和54.86 kJ/mol,Crane方程求得的表观反应级数为1~2。  相似文献   
53.
综述了聚氯乙烯环保型增塑剂的研究及应用状况,介绍了目前研究较多、应用广泛而且价格较低廉的环氧植物油、柠檬酸三丁酯和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对比传统催化剂,阐述了其合成方法的进展,突出了新型高效催化剂的应用.指出环保型增塑剂是聚氯乙烯增塑剂的发展方向,符合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4.
制备支化多酚羟基氢化丁腈橡胶(PHHNBR)/氟橡胶(FKM)反应型并用胶,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HHNBR具有支化多酚羟基结构,PHHNBR/FKM反应型并用胶可以实现自身的硫化;FKM与PHHNBR相容性良好,并用胶的拉伸强度明显高于FKM硫化胶,撕裂强度相当,玻璃化温度明显降低,耐低温性能改善。  相似文献   
55.
镧配合物对天然橡胶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方法将自制的镧配合物与天然橡胶混合,测试胶料的硫化特性和硫化胶的物理性能,研究硫化胶的耐热氧老化性能。结果表明,镧配合物的加入有助于改善天然橡胶的硫化特性,硫化胶的物理性能有明显提高,硫化胶具有较好的耐热氧老化性能,镧配合物的防老化效果优于工业常用防老剂4010NA。  相似文献   
56.
采用环氧化天然橡胶(ENR)作为界面改性剂,研究其用量对天然橡胶(NR)/炭黑复合材料加工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ENR可以改善NR/炭黑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改善炭黑粒子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提高结合胶质量分数,同时改善硫化胶的动态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耐老化性能。当改性剂ENR用量为3~4.5份时,NR/炭黑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橡胶加工分析和动态力学分析结果表明,ENR能够显著提高NR/炭黑复合材料的抗湿滑性能,但滚动阻力略有增大。  相似文献   
57.
天然橡胶机械混炼插层有机蒙脱土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机械混炼法制备了天然橡胶(NR)-有机蒙脱土(HM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NR分子链插层HMT片层的层间距和形态。对NR-HMT纳米复合材料混炼和硫化过程中的胶料进行了XRD测试,研究了NR对HMT的插层过程。实验结果表明,NR能插入到HMT的层间,得到NR-HMT纳米复合材料,HMT的层间距从2.54nm增大到4.55nm以上,HMT填充量越小,层间距越大。NR分子链在混炼、焦烧、硫化过程中都能对HMT进行插层;部分HMT的层间距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不断增大;部分HMT的层间距在混炼时减小到1.43nm,而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又增大。  相似文献   
58.
Study on the curing properties of SBR/La-GDTC/SiO_2 composit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lanthanum glutamic dithiocarbamate(La-GDTC) was synthesized. The vulcanization kinetic and crosslinking structure of styrene butadiene rubber (SBR)/La-GDTC/silica(SiO2) composites were studied via vulcanization kinetic simulation,swelling equilibrium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Simulated curing parameters showed that the curing rate k2 of the SBR/La-GDTC/SiO2 composi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BR/La-GDTC composite. Also,swelling equilibrium test turned out that crosslinking density of SBR/LaGDTC/SiO2 composite evolved to higher level,compared to that of the SBR/La-GDTC composite. Ammonia modified swelling equilibrium interpreted both lanthanum ions and carboxyl groups could react with silanol groups of silica particles. Finally,vulcanization activation energies of SBR/La-GDTC/SiO2 composite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SBR/La-GDTC composite,without respect to different approaches of the DSC measurement or Oscillated Disc Rheometer test. Al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nthanum ions of La-GDTC could act as the metal ion catalyzer of sulfur vulcanization during the crosslinking process,which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unoccupied orbital of lanthanum ions. Therefore,a La-GDTC bridged structure between SBR and silica particles for the SBR/La-GDTC/SiO2 composite was suggest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59.
将自制的维生素C镧配合物(VCLa)作为新型防老剂用于天然橡胶(NR)中,考察VCLa对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CLa对NR具有一定的硫化促进作用,显著缩短胶料的t90,略微提高硫化胶拉伸性能;VCLa对NR具有优良的防护作用,其防臭氧老化效果显著优于常用防老剂4010NA,RD和MB,防热氧老化效果与防老剂4010NA和RD相当,优于防老剂MB,防紫外光老化效果接近于防老剂4010NA和RD,但优于防老剂MB;VCLa减缓NR应力老化,提高硫化胶的耐磨性和耐屈挠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60.
利用甘油、甲酰胺和乙二醇对淀粉/蔗渣进行增塑改性,通过挤出注塑制备出了聚乳酸(PLA)/淀粉/蔗渣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研究了增塑改性剂种类和含量对复合材料加工性能、流变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吸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的3种增塑剂对淀粉/蔗渣均有明显的增塑作用,且甲酰胺的增塑效果最好;当PLA、淀粉和蔗渣质量比为6:2:2时,增塑制得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均在35 MPa以上;复合材料在4天后的吸水率均大于10%,其中由甲酰胺增塑复合材料的吸水率高达25%;增大增塑剂含量,有助于改善复合材料加工性能,但会增大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和降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