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5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72篇
电工技术   175篇
综合类   118篇
化学工业   445篇
金属工艺   121篇
机械仪表   73篇
建筑科学   166篇
矿业工程   48篇
能源动力   53篇
轻工业   129篇
水利工程   129篇
石油天然气   97篇
武器工业   15篇
无线电   2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8篇
冶金工业   46篇
原子能技术   47篇
自动化技术   2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 上海化工装备研究所研制的WB-1、WB-2型高分子合金修补剂3月2日在沪通过化工局鉴定。WB-1型修补剂主要用于机械零部件磨损后的修复,如轴、轴套、阀门等,用于泵壳、叶轮气蚀后的修补以及气缸、铸铁件、油罐裂缝的填补。WB-2修补剂主要用于设备管道腐蚀后的  相似文献   
32.
引言自从确认氯乙烯单体(VCM)是致癌物质以来,许多国家都相继制订出VCM残留量卫生标准,如聚氯乙烯(PVC)树脂中,残留VCM一般小于10ppm,PVC塑料制品,食品包装材料,允许残留VCM为1ppm。而用一般工艺条件生产的PVC树脂,成品中VCM残留量高达几百ppm,  相似文献   
33.
用熔剂法制备了(Nb_y.Ti_(1-y))C_r单晶体,用Debye照相法及四圆衍射仪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Nb_yTi ̄(1-y)C_x中存在类似于作化学计量化合物TiC_x及NbC_x的有序一无序转变现象,转变温度随其化学成份改变在1175~1280K范围内变化。高温型(Nb_yTi ̄(1-y))C_x的晶体结构属NaCl型结构,碳空位呈随机分布;低温型(Nb_yTi ̄(1-y))C_x的晶体中碳空位呈短程有序分布,可用V_6C_5晶体结构模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34.
矿渣掺量对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等温吸附法测定了混凝土在系列氯化钠(NaCl)溶液中的平衡氯离子(Cl-)浓度,计算了矿渣混凝土对Cl-的总结合能力、物理结合能力和化学结合能力,研究了矿渣掺量对混凝土Cl-结合能力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在固定水胶比和胶凝材料用量的情况下,随矿渣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对Cl-的总结合能力和化学结合能力的变化趋势是先升后降;混凝土对Cl-的物理结合能力的影响不大.混凝土具有最大Cl-结合能力时的矿渣掺量(质量分数)为40%.  相似文献   
35.
Oleic acid (OA)-modified CaCO3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using surface modification method. Infrared spectroscopy (IR)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 of the modified CaCO3 nanoparticles, an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OA attached to the surface of CaCO3 nanoparticles with the ionic bond. Effect of OA concentration on the dispersion stability of CaCO3 in heptane was also studied, and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modified CaCO3 nanoparticles dispersed in heptane more stably than unmodified ones. The optimal proportion of OA to CaCO3 was established. The effect of modified CaCO3 nanoparticles on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polypropylene (PP)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DSC. It was found that CaCO3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crystal-lization degree and crystallization rate of PP, and the addition of modified CaCO3 nanoparticles can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β-crystal PP. Effect of the modified CaCO3 content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P/CaCO3 nanocompo-sites was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dified CaCO3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P. In comparison with PP, the impact strength of PP/CaCO3 nanocomposites increased by about 65% and the flexural strength increased by about 20%.  相似文献   
36.
本文在前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测定氯乙烯(VC)与纤维素醚类分散剂水溶液的界面张力,研究温度、分散剂浓度以及纤维素醚的分子量和取代基团对界面张力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其对聚氯乙烯(PVC)颗粒质量的影响及合理选用分散剂提供参考。并以三氯乙烯(TCE)代替VC作模试,发现真实值与模拟值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7.
硬质PVC挤出发泡材料的塑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aake转矩流变仪测定了挤出发泡PVC混合料的恒温、升温熔融塑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PVC树脂聚合度增加,塑化时间和加工转矩增加;随着ACR加工助剂用量和分子质量的增加,塑化时间缩短,转矩增加;ACR抗冲改性剂具有类似ACR加工助剂的塑化改良行为;添加填充剂碳酸钙促进PVC熔融塑化;ADC发泡剂可延缓PVC混合料的塑化速率、提高熔体粘度,添加发泡剂NaHCO3将大大延缓混合料的塑化速率。  相似文献   
38.
用聚丙二醇(PPG400,PPG1000)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反应制备了聚氨酯(PU)预聚体,然后通过与环氧树脂(EP)的加成反应和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将聚氨酯引入环氧固化物网络,并研究了两种聚醚型聚氨酯对环氧树脂的改性效果。结果发现,聚氨酯的引入不但起到了增韧的作用,而且使体系的强度有了很大的提高。随聚氨酯用量增大,PU/EP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过多的聚氨酯用量导致其不能接人环氧固化物网络;分子链较短的PPG400型聚氨酯的改性效果优于PPG1000,PU与EP的质量之比的最佳值为15%~20%;1,4-丁二醇/三羟甲基丙烷的引入能够使体系中聚氨酯分子链增长并交联成网状,但并不能进一步提高PU/EP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相似文献   
39.
对以正丁烷(But)为反应介质的新型氯乙烯(VC)非均相聚合动力学和成粒机理进行了研究,根据VC-But二元体系气液平衡方程,由聚合过程气相压力或组成变化计算VC聚合转化率,VC非均相聚合的诱导期不明显,自动加速现象一般发生在聚合前、中期,后期聚合速率较小,新型VC非均相聚合PVC树脂的体粒径与悬浮PVC树脂相当,数均粒径较小,PVC颗粒由基本不熔结的初级粒子组成,颗粒内部初级粒子分布密度大,粒径大,孔隙率高;而在颗粒表层初级粒子分布密度高,粒径小,孔隙率低;树脂的增塑剂吸收率远大于悬浮PVC树脂,根据PVC树脂的颗粒特性和PVC与VC/But混合液的溶解度参数差异,推断聚合成粒机理为:PVC分子链在很低转化率时就从聚合介质中沉析出来并聚集形成微区,初级粒子和颗粒;后期成粒过程包括颗粒内部初级粒子的增长和向表层的离心聚集,颗粒对新形成的大分子链及其初级聚集体的捕捉等。  相似文献   
40.
以冷模方法对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氯乙烯悬浮聚合LF30-Ⅱ型30m ̄3,70m ̄3及130m ̄3聚合釜搅拌工程进行了研究。剖析了搅拌桨叶、挡板的设置;并对这几种聚合釜的搅拌功率准数、搅拌功率消耗、循环特性和湍流强度等特性进行了具体的比较。其结果为氯乙烯悬浮聚合釜的搅拌设计与工业釜的改造提供了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