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7篇
电工技术   64篇
综合类   60篇
化学工业   85篇
金属工艺   60篇
机械仪表   27篇
建筑科学   36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78篇
水利工程   16篇
石油天然气   24篇
武器工业   9篇
无线电   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82篇
冶金工业   5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6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1.
董鹏 《中国酒》2023,(4):55-57
<正>茶酒相结合,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茶和酒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茶酒相结合的模式,既是一种新兴的产业,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样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712.
全文综述了低温等离子技术的发展背景、基本原理以及其在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及应用领域中的主要研究进展,并着重阐述了等离子体技术在锂离子动力电池中各部分的材料设计和改性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现存的技术问题及所遇到的挑战做出了总结,同时也对未来应用方向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713.
本文以铜浆料用ZnO-B2O3-SiO2-BaO玻璃为对象,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Raman)、核磁共振铝谱(27Al NMR)、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方法,研究了ZnO含量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ZnO含量的增加,玻璃试样中BO/NBO(摩尔比)、玻璃试样的平均桥氧数和[ZnO4]/[ZnO6]摩尔比均先增大后减小,[BO4]/[BO3]摩尔比增大,[AlO6]和[AlO5]摩尔占比增大,[AlO4]摩尔占比降低。玻璃试样网络结构连接度整体先致密后疏松,且当ZnO的质量分数为36%时玻璃试样网络结构最为致密。当ZnO质量分数从32%增加到42%时,玻璃试样的DSC曲线中玻璃化转变温度Tg、起始烧结温度T  相似文献   
714.
高镍系三元正极材料(Ni≥60%)因高能量密度、低毒性、低污染性和低廉的价格成为当前锂离子电池体系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电池材料之一。目前,商用的高镍系三元正极材料多为团聚型的多晶材料,团聚型的多晶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体积膨胀会出现微裂纹,导致电极材料与电解液反应加剧,进而引起结构坍塌,研究表明,微裂纹的产生是高镍三元正极材料(Ni≥60%)在使用过程中容量衰退的主要原因。而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由于无内部晶界可彻底解决微裂纹产生的问题,备受国内外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此外,其较高的压实密度、良好的热稳定性、长循环寿命也让其具有进一步替代多晶材料的潜力。本文结合单晶高镍正极材料行业现状,对其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进行归纳,为企业的前沿布局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15.
复杂废旧混合正极材料存在浸出率较低、成本较高、酸浸液金属分离流程较长等问题。采用硫酸为酸浸剂、H_2O_2为还原剂对废旧混合正极材料进行浸出,采用碳酸盐共沉淀法合成三元NCM622,对其进行结构和形貌分析,以及电化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浸出最优条件为:硫酸浓度2.5mol/L、H_2O_2添加量0.6mol/L、搅拌速率400r/min、时间30min、温度80℃,此条件下,Li、Ni、Co、Mn的浸出率分别为98.79%、97.05%、96.45%和96.31%。XRD测试表明,再生NCM622无杂峰,且呈典型的α-NaFeO_2层状结构,SEM显示NMC622颗粒大小均匀、少团聚现象。电化学测试表明,1C倍率下首圈放电比容量为152.87mAh/g,循环1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91.35%。  相似文献   
716.
一维纳米结构材料主要以硅纳米线以及硅纳米管为主,而硅纳米线作为一维硅纳米材料的典型代表,不仅具有半导体所有特殊性质,还展现出不同于普通硅材料的场发射、热导率及可见光致发光等物理性质,在众多热门方面如纳米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尤其是新能源领域-作为锂离子电池(LIBs)的负极材料目前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其一维几何形状适应了循环过程中硅的大体积变化,并能在所有操作阶段易于电子传递,因此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成为当今世界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然而纳米线的大规模可控制备依然是个难题。本文介绍了一维硅纳米线结构的制备、合成方法以及作为硅负极电化学性能的研究进展,并对储锂性能提升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17.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经过不同条件热暴露实验后的Ni-20Mo-10Cr(at.%)模型合金进行研究,分析析出TCP相的物相类型及元素分布,从而找到TCP相的析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经过900℃/3 h热暴露实验后析出μ相,EDS结果表明合金中产生Mo元素的富集,Cr元素并不富集。样品经过800℃/20 h+900℃/3 h热暴露实验后析出δ相,EDS结果表明合金中产生Mo元素和Cr元素的富集。  相似文献   
718.
环氧基复合泡沫(SF)具有轻质高绝缘的特点,电气和理化性能优异,作为芯体绝缘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使用聚醚胺作为SF材料树脂基体的固化剂,研究不同分子量的聚醚胺共混对SF材料固化反应机理、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及电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高分子量的聚醚胺(D-2000)添加量的逐渐增加,固化时的内部温度出现明显下降,固化反应的放热量逐渐减少。但是当D-2000添加量在30%~40%时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材料的电气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的聚醚胺共混的SF体系可明显减轻热集中带来的烧芯现象,其中D-2000含量为20%时的SF材料综合性能优异,这为解决SF材料工艺生产问题和应用领域的扩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19.
氮化钛(TiN)因其具有资源丰富、无毒、低成本和高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可作为一种新型、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而其较差的离子和电子传导率无法满足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因此,本论文通过设计制备出氮掺杂碳材料负载钴(5%)掺杂TiN纳米颗粒(Ti0.95Co0.05N/NC),通过调节二聚氰胺(DCDA)加入量调控碳材料的石墨化程度,优化孔结构及其电导率。其中Ti0.95Co0.05N/NC-1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在100 mA·g-1电流密度下循环120圈后,比容量仍然高于530 mAh·g-1。  相似文献   
720.
以异丙醇铝与磷酸为原料,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Bmim]Br)与二正丙胺为共模板剂合成了Al PO4,进而采用水热法将V2O5负载于Al PO4载体制备了VOx/Al PO4催化剂。采用XRD、SEM、TEM、Mapping、FTIR、N2吸附-脱附、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在苯羟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钒氧化物负载量为16%(以V2O5和Al PO4的总质量为基准,下同)的催化剂具有最多且分布均匀的V4+活性中心、契合反应的酸性微环境,在催化剂用量为0.2 g,苯用量4 mL,质量分数30%的H2O2用量12.5 mL,乙腈用量15 mL,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7 h的条件下,苯转化率为53.4%,苯酚选择性为98.4%。基于催化剂表征分析及性能评估,推测催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