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4429篇
  免费   321782篇
  国内免费   229601篇
电工技术   370652篇
技术理论   227篇
综合类   347240篇
化学工业   535890篇
金属工艺   241614篇
机械仪表   363754篇
建筑科学   463268篇
矿业工程   225738篇
能源动力   103094篇
轻工业   460504篇
水利工程   206146篇
石油天然气   213735篇
武器工业   56449篇
无线电   4506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9032篇
冶金工业   171906篇
原子能技术   50391篇
自动化技术   585561篇
  2024年   38330篇
  2023年   131915篇
  2022年   118193篇
  2021年   120504篇
  2020年   137125篇
  2019年   183133篇
  2018年   180523篇
  2017年   85873篇
  2016年   107912篇
  2015年   142139篇
  2014年   270675篇
  2013年   235446篇
  2012年   297460篇
  2011年   317348篇
  2010年   283423篇
  2009年   281446篇
  2008年   285604篇
  2007年   266689篇
  2006年   246949篇
  2005年   220660篇
  2004年   199913篇
  2003年   175414篇
  2002年   152673篇
  2001年   137737篇
  2000年   102492篇
  1999年   61673篇
  1998年   38565篇
  1997年   32174篇
  1996年   31708篇
  1995年   29938篇
  1994年   28055篇
  1993年   19311篇
  1992年   20628篇
  1991年   19484篇
  1990年   18863篇
  1989年   29260篇
  1988年   25653篇
  1987年   23692篇
  1986年   20827篇
  1985年   20450篇
  1984年   18436篇
  1983年   16154篇
  1982年   14566篇
  1981年   12380篇
  1980年   9240篇
  1979年   5752篇
  1978年   2918篇
  1977年   1216篇
  1965年   1495篇
  1964年   13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51.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观察,分别研究人工时效、蠕变时效以及预拉伸蠕变时效热处理工艺对X2A66铝锂合金薄板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人工时效相比,蠕变时效过程改变了合金时效析出行为并恶化合金力学性能;但蠕变时效前进行预拉伸处理,能够在稍微降低伸长率的情况下显著提升合金屈服和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952.
为了研究基于近红外纳秒脉冲激光的高反射率金属薄膜的加工可行性以及加工效果, 采用纳秒脉冲激光对高反射率铝膜进行激光加工, 分别测量了在不同激光光斑尺寸和不同激光能量的条件下, 铝膜表面所发生的烧蚀形态变化。结果表明, 即使铝膜表面反射率高达96%, 依然能对铝膜进行激光加工; 使用较高功率激光对铝膜表面进行离焦加工(能量密度约小于1000J/mm2)的烧蚀图样比使用较低功率激光对铝膜表面进行对焦加工(能量密度约大于2000J/mm2)的烧蚀图样更加规则。相关实验结果对激光加工高反射率材料时激光参量的选择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53.
954.
955.
956.
957.
958.
959.
960.
针对不间断中小功率电源的需求,设计了两路输出分别是4.2V和12V的不间断直流电源,主要由多路输出正-反激变换器、Buck充电电路、单环稳压控制电路及锂电池放电切换电路组成。具体实现方法是,市电正常供电时,通过UC3845芯片控制正-反激变换器实现三路电压输出,其中两路分别是4.2V 和12V的稳压输出,另一路输出由ARM控制给锂电池分 阶段充电,在市电断电时,通过ARM智能控制继电器使锂电池切换到放电状态,利用同一个变压器再次通过反激变换器方式实现两路稳压输出,并且由ARM控制器采用 PID算法实现主路输出的稳定,完成相应的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了电路设计和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实现了不间断双路输出直流电源各项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