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28篇
综合类   45篇
化学工业   75篇
金属工艺   31篇
机械仪表   33篇
建筑科学   25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14篇
轻工业   55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32篇
无线电   4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冶金工业   25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7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清洁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被视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键。电催化分解水过程中的析氧反应(OER)在太阳能和风能等间歇式能源存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环境友好的中性环境下的OER受到了很大的关注,然而其电解水析氧效率远低于在碱性或酸性条件下电解水析氧效率。基于此,首先概括了目前研究者对中性环境下OER机理的认识;介绍了几种重要的原位跟踪OER电催化过程的表征技术,并概述了包括Co基、Ni基和Mn基等中性环境下的OER催化材料;最后,对促进中性环境下电催化分解水OER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22.
为研究小米不同热处理对小米醋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采用电子鼻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小米醋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电子鼻对整体挥发性成分区分效果明显,以传感器W1W和W5S为主要区分指标。通过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确定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CAR/PDMS(85μm)萃取头、样品量8 mL、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35 min条件下小米醋挥发性成分萃取效果最佳。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小米醋挥发性成分,发现普通小米醋酚类物质含量较高,炒制小米醋醛类物质含量较高,膨化小米醋酯类和醇类物质含量明显提高。酯类、醛类和醇类是小米醋的重要香气物质。小米不同热处理对小米醋挥发性成分有积极作用,可为小米醋挥发性成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23.
以三氟氯乙烯(CTFE)、醋酸乙烯酯(VAc)、乙二醇单烯丙基醚(EGMAE)和十一烯酸(UA)为单体,二甲苯和醋酸丁酯作为混合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自由基共聚法制备氟碳树脂。通过调节第三单体EGMAE和第四单体UA的用量,合成一系列四元氟碳树脂(PFEVE)。利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表征四元氟碳树脂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采用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研究四元氟碳树脂的化学结构;通过热重分析仪(TG)、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树脂的热学性能;并分析四元氟碳树脂的固含量、氟含量、溶解性。结果表明:EGMAE用量为7.25 g,UA用量为1.38 g时,PFEVE具有更优良的性能,PFEVE固含量达到62.43%,氟含量达到24.97%,酸值为6.47 mg KOH/g,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40℃,PFEVE可溶解于甲醇、二甲基亚砜(DMSO)、氯仿等溶剂,合成的树脂有望应用在防腐蚀、疏水自清洁涂层领域。  相似文献   
524.
为研究人工造雪的雪晶生长规律,利用激光粒度仪测量模拟环境室内人造雪的雪晶粒径,分析了雪晶粒径随落雪高度的变化情况以及气水压力比和环境温度对雪晶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雪晶粒径随落雪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增大趋势逐渐变缓;在落雪高度为80 cm处,晶核生长至成熟雪晶状态,索特平均直径为57~73μm;此高度时雪晶粒径接近正态分布,气水压力比和环境温度对其影响较大:气水压力比为0.5 MPa∶0.4 MPa时,成雪效果好,雪晶粒径较大且分布更均匀;低温环境也能加快雪晶生长,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小粒径占比减少,大粒径占比增多。  相似文献   
525.
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配电网并导致电网弱化的新背景下,无功补偿电容的非基波成分易诱发并网系统谐振,制约了新能源集群接入容量的提高。文中通过分析源网两端阻抗1~1 000 Hz频段Bode图,揭示了无功补偿电容的非基波成分会使网侧阻抗特性由感性向容性发生本质转变。在常规感性弱网设计的逆变器侧固定阻抗下,网侧阻抗的本质变化会导致源网阻抗失配,诱发并网系统谐振,制约新能源集群接入容量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容性特征抵消的主动适配控制方案,在抵消无功补偿电容影响的同时,进一步改善逆变器运行能力,并基于并网系统Nyquist曲线与逆变器单机最小闭环幅频特性峰值双重约束,给出了方案工程化参数整定原则。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上述研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26.
最小偏差椭圆插补方法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建立最小偏差椭圆插补算法的偏差公式的数学模型人手,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了采用该方法得到的偏差不大于1/2个脉冲当量,并用实例加以验证。本文的证明为最小偏差椭圆插补算法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再次说明了最小偏差算法具有较高的插补精度。  相似文献   
527.
在查阅历史文献、建筑测绘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比较分析浙江省岩下村在 16 世纪初到 20 世纪中叶之间建造的五幢民居。认为不同时代建造者迥异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以及来自香客不断变化的需求推动了岩下民居的发展变化,并使其逐步具有新功能、新空间及新思想。  相似文献   
528.
为探究Mg含量对Al-Zn-Mg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及冷轧后的时效处理对加工硬化效果的影响,通过直读光谱、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及拉伸试验机等对不同变形+热处理工艺下的Al-6.0Zn-xMg(x=2、3和4)合金铸态及轧制态组织及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g含量对铸态合金组织形貌、晶粒大小及第二相类型影响不大,非平衡共晶T-AlZnMg相占比随Mg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Mg含量为4%时,共晶相占比减小主要与晶界附近MgZn2弥散相数量增多有关。均质化后经热轧+固溶+冷轧变形热处理后,高熔点Al3Fe相破碎并沿轧制方向分布,显微组织演变过程为,铸态组织→纤维组织→完全再结晶→纤维组织。随着Mg含量的增加,Al-6.0Zn-xMg合金轧板强度逐渐增加,但增幅逐渐减小。冷轧后的时效处理使加工硬化效果降低80~100 MPa,而伸长率提高6%~8%。3种合金中,Al-6.0Zn-4Mg合金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