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9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7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59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四川盆地资阳须五段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储层非均质性强,改造体积不高、压裂适应性较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加砂规模较小(20~60 m3),施工压力较高(50~82 MPa),压裂后产量不理想。基于裂缝扩展模型进行地质工程一体化分段分簇实现高密度完井,以大排量造缝携砂理念优化支撑剂铺置,配套双重暂堵转向工艺实现多簇裂缝的均匀扩展,提高裂缝对砂体的控制程度。结果表明,11.8条/100 m高密度布缝能有效提高储层平面动用程度,以2.73 m3/m高强度粒径组合铺置能构建高导流人工裂缝,运用“缝口+缝内”双重暂堵转向工艺可有效提高分簇有效性。该工艺现场应用后加砂规模提高到2 000~3 000 m3,综合砂液比提高到17.6%,横向覆盖率提高至91%,已实施井体积改造测试产量为邻井常规压裂的6~10倍,DF501HF井计算无阻流量46.5×104 m3/d, EUR 0.78×108 m3,增产效果明显,为深层须家河组气藏开发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202.
加密井压裂井间干扰实例分析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场沙溪庙组气藏是西南油气田的主力气藏之一,目前已步入中后期产量递减阶段,随着开发调整的进行,部分压裂井出现井间干扰、压后效果不佳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加密井压裂施工参数优化技术,对目标缝长、加砂规模、前置液比、平均砂比以及排量等进行优化,以保障加密井的压裂效果.提出的优化技术在CX606等7口井中应用成功,施工成...  相似文献   
203.
LD气田属于典型的低渗致密气藏,储层非均性强、含气丰度低、展布规模小,稳产难度大。分析了LD气田压裂改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压裂改造关键技术,并分析了应用效果,这些技术包括不动管柱多层压裂技术、水力喷射压裂技术、低伤害压裂技术。这些技术提高了LD气田低效气井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04.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a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me aimming at maximizing system throughput for devide-to-device(D2D) communications underlying cellular network. Firstly, user closeness is defined and calculated through social information including friendship, interest similarity and communication strength to represent the willingness of user to share the spectrum resource with others. Then a social-aware resource allocation problem is formulated to maximize the system throughput while guaranteeing the quality of service(QoS) requirements of both the admissible D2D pairs and then the power of both CUs and D2D pairs is efficiently allocated. Finally CUs and D2D pairs are matched to reuse the spectrum resource in consideration of both user closeness and physical conditions. Simulation results cert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which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system throughpu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205.
邱玲 《湖北电力》1999,23(4):27-29,33
论述了在汽轮机安全监视(TSI)差胀测量中,常规的安装调整方法无法克服涡流传感器测量系统实际位移--电压特性与理想位移--电压特性之间存在的较大误差,导致监视系统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提出了建立在测量基础上的调整方法,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6.
四川盆地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是增储上产和规模化开发的重要对象。为了解决砂体展布非连续、河道宽度窄、平面和纵向非均质性强等问题导致的传统压裂改造模式效果不理想的难题,基于对四川盆地西部地区(以下简称川西地区)致密砂岩气藏地质工程特征的剖析,从渗流力学理论出发,充分借鉴川西地区致密砂岩气前期多轮储层改造的经验以及非常规油气体积压裂技术,提出了致密气“多尺度高密度”的压裂技术理念,阐明了其理念内涵、关键技术与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渗流特征决定了增加裂缝密度和改造体积是实现致密气储量高效动用的必然选择;(2)“多尺度高密度”压裂强调高密度布缝合理性以及多尺度裂缝流动能力匹配性,目标是通过压裂在致密储层内构建有效支撑和长效流动的多级裂缝体;(3)采用“广、密、撑、稳、精”五位一体改造技术措施,提高单井产量和EUR;(4)在ZJ气田侏罗系沙溪庙组、三叠系须家河组致密储层开展了“多尺度高密度”压裂系统性工程实践,单井平均测试产气量达到15.6×104m3/d,较之前增产1.96倍,有力支撑了ZJ气田千亿立方米储量大气田的建设。结论认为,“多尺度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