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6篇
武器工业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针对自主研发的油气弹簧在跑车试验时节流阀片受冲击失效的现象,运用水击理论对其成因展开分析研究,建立阻尼阀物理模型,给出线性关闭状态下阀门开度随时间变化的方程,通过解偏微分方程的特征线法,创建阻尼阀非瞬时启闭水击数学模型;编程分析节流阀片处常通孔结构参数对阻尼阀所受瞬态冲击的影响规律,得出增大常通孔面积可减小阀门所受冲击的结论,同时开展阻力特性试验。得出的结论可以作为阻尼阀的设计参考,避免阀片断裂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32.
为了给ISD(Inerter Spring Damper)悬架结构综合提供理论计算模型,根据机械阻抗的定义和机电相似理论,建立了传统被动悬架二自由度机械网络,类比滤波电路的计算方法,对该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悬架性能指标频率响应的机械阻抗表达式,用MATLAB数值计算证明机械阻抗模型是正确的,计算效率是高的,便于求解特定频率范围的频率响应曲线,更适合ISD悬架的网络综合和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33.
徐龙  毛明  陈轶杰  杜甫  代健健 《兵工学报》2020,41(4):822-832
高机动履带车辆中悬挂系统起着承载、缓冲和减振的作用,是实现车辆越野机动性能的核心。惯容器自出现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被动隔振网络中,并且表现出了优良的隔振性能。针对悬挂构型设计,根据近些年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系统介绍并总结了惯容器-弹簧-阻尼器(ISD)新型悬挂的构型及其设计方法;从悬挂设计的基本方法入手,系统分析了悬挂设计分析法和综合法的优劣;论述了机电相似理论的发展和ISD悬挂构型设计技术的进展。提出了ISD车辆悬挂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ISD悬挂的工程化和集成化、基于多个惯容器的ISD悬挂系统构型设计和整车悬挂系统的优化匹配。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渐变节流液压缓冲器工作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其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基于流体力学以及运动学建立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进行求解,得到了缓冲特性曲线;为达到更加理想的缓冲效果,利用遗传算法对缓冲器进行优化,以阻尼孔的半径与长度以及针形节流杆的最小半径作为优化变量,将理想缓冲效率与实际缓冲效率的差值设为目标函数。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缓冲器缓冲效率增加,最大缓冲力降低。  相似文献   
35.
为寻找结构简单、性能优越的悬架结构(Inerter-Spring-Damper,ISD),对储能元件、支撑元件及耗能元件按不同位置构建21种工程上可行的拓扑结构,建立通用动力学模型。以簧上质量加速度及轮胎动载为目标进行优化,获得每种结构的元件参数。与传统悬架对比发现有12种新型结构性能优于传统悬架。对典型结构分析表明,动力学建模与参数优化方法在ISD悬架设计中具有一般性、通用性。  相似文献   
36.
以油气弹簧的刚度特性为参考,借鉴离散化的思想并结合螺旋弹簧的理论知识,建立变参数螺旋弹簧压缩过程的数学模型.结合实际车辆装配尺寸,通过编制Matlab程序对变参数螺旋弹簧的参数进行解析计算.并将变参数螺旋弹簧刚度曲线与油气弹簧的刚度特性曲线相比较,结果表明变参数螺旋弹簧的刚度特性可以接近油气弹簧的刚度特性.  相似文献   
37.
阻尼可调油气弹簧特性分析与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自主研发阻尼可调油气弹簧的结构形式,分析了叠加节流阀片的挠曲变形量,给出系统流量分配的等效关系.提出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不同电流强度下控制阀的流最系数,并与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结合建立了阻尼可调油气弹簧的数学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电流强度下总输出力随位移的变化关系,通过与试验数据相比较,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国内首次实现了不同路况下阻尼可调油气悬挂的实地跑车试验,所得数据为新产品研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8.
针对油气弹簧阻尼阀对油液节流使系统温度不断升高的特点,提出了研究减振装置温升的重要性.结合实物建立了单气室油气弹簧的物理模型.分析了油气弹簧的生热机理以及热量传递的方式,推导了适合缸体各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表达式和热传导方程,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创建了油气弹簧不同节流方式下的热力学数学模型.研究了在不同激励频率作用下,小孔节流和缝隙节流时油液温度的变化趋势,提出了温度平衡点的概念,得出的结论可以作为油气弹簧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