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60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临涣矿区井壁破坏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明中 《建井技术》1999,20(1):20-23
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论述了临涣矿区井壁破坏机理。该矿区的井壁破坏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构造应力和负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2.
快速掘进配套临时支护液压支架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煤矿综掘巷道临时支护存在的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性能差、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巷道掘进的配套临时支护液压支架,可以实现巷道安全高效的掘进。  相似文献   
23.
喷锚注支护技术对软岩巷道作用的数值模拟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软岩巷道的变形特点,在分析锚喷支护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喷层,锚杆支护和滞后注浆加固联合支护技术,并且利用FLAC3.30程序对两种支护形式的巷道围岩应力场和位移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在上述基础上,指导了淮北芦岭煤矿在松散破碎围岩条件下采用喷锚注巷道支护技术,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25.
相似材料模型试验是岩石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当人们对一些工程引起的围岩破坏过程还未有清楚的认识时,模型实验方法就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本文针对模型实验中应力测试的一些基本问题,分析了随深度变化模型中各种应力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探讨了微型应力传感器与模型介质的耦合问题及测试相对误差;通过试验研究了标定容器的尺寸和标定介质对微型应力传感器标定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模型试验的设计与数据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
针对淮南某矿急倾斜煤层开采复杂的采矿地质条件,运用概率积分法对优化后的开采方案所引起 的地表沉陷进行研究,总结出急倾斜煤层开采重复采动所引起的厚冲积层地表沉陷的相关参数。所得结果 对现场开采及地表沉陷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于同类地质和开采条件的矿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7.
急倾斜煤层开采对地表沉陷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高明中  余忠林 《煤炭学报》2003,28(6):578-582
针对急倾斜煤层开采复杂的采矿地质条件,运用求解非线性大变形问题有限差分法(FLAC),对不同开采方案所引起的岩体移动和地表沉陷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岩体移动的基本特征和地表沉陷的相关参数.结果表明:煤层开采对地表沉陷的影响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在开采影响剧烈区内应该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加固与维护;综合比较4个开采方案,煤层区段间正台阶顺序开采较为有利,地表构筑物受采动损害小,区段间相互影响小,有利于巷道布置。  相似文献   
28.
文章的目的在于揭示深水平近距离巷道之间各自集中应力的相互叠加(耦合)所引发的变形效应。依据岩石的流变理论、松动圈理论等相关的弹塑性力学理论,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安徽淮南朱集矿一深水平巷道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数值分析,研究了深井高地应力下巷道掘进次生应力在相邻巷道群的显现效应的情况,揭示了相邻巷道间应力叠加所引发的剧烈变形,为深井高地应力巷道次生应力在相邻巷道群的显现效应分析提供依据,对建立相关力学理论模型和定量分析计算邻近既有巷道围岩稳定性、合理设计地下巷道群的相互位置和有效控制超深井巷道的变形都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9.
30.
以袁庄煤矿Ⅳ4111工作面偏薄中厚煤层的采煤工艺改革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工作面实施综采工艺的"三机"配套技术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综采面"三机"配套的最优方案,实现了采煤工作面高产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