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前国际海事组织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正在制定中,纯稳性丧失被列入五种稳性失效模式之一,随浪中复原力变化是纯稳性丧失薄弱性衡准和稳性直接评估的关键因素。该文以C11集装箱船为对象,对随浪不同波浪条件下的横摇复原力进行了试验测量,得到了不同横摇角度时的复原力变化,分析了不同波浪条件下复原力的变化规律;并开发波浪中复原力计算方法和程序,对随浪中船舶横摇复原力进行了计算分析,最后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有效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纯稳性丧失直接评估方法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为船舶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我厂粗苯生产采用管式炉过热蒸汽法,富油被加热至180℃左右,去脱苯塔脱除粗苯后循环使用,在循环热油中(管式炉后)取占循环油量1-1.5%的洗油送入再生器,在此用过热直接蒸汽再生,生成含苯洗油蒸汽送脱苯塔底部,残留在再生器底部的热残渣油排入残渣油槽,定期加热后送入焦油贮槽(粗苯排渣系统工艺流程如图-1)。  相似文献   
13.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是一种适用、经济、新型的结构加固法。该法与传统的结构加固技术相比,以其轻质高强、耐腐蚀性和耐久性强、施工便捷、对结构影响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结构加固改造工程中。  相似文献   
14.
鲁江  柏玉松 《中国煤炭》2005,31(1):33-34
认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能发挥员工能动性,提高其潜力,进而有利于企业发展。提出了职业生涯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5.
皖北前岭煤矿地质构造及其对煤层破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皖北前岭煤矿煤层构造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为:小型断裂构造均为正断层;层滑构造主要分布在井田内次一级褶曲构造的两翼;层滑构造是赞成煤厚变化的主要地质因素;煤层薄化带主要分布在赵瓦房等次一级向斜构造的两翼,并呈北东至南西方展布。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际海事组织(IMO)分委会正在制定包括过度加速度在内的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该文主要研究了IMO船舶设计与建造委员会(SDC)第2次会议及会后中国和德国联合提出的过度加速度薄弱性衡准提案,文中首先分析了该衡准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然后以国际标模C11集装箱为例给出了计算过程,最后进行了样船计算,验证了该衡准方案的可行性。该研究为过度加速度衡准方案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我国煤炭行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是人类基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而探索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一个煤炭能源消耗大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在阐述低碳经济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低碳经济对我们煤炭行业产生的影响,探讨了我国煤炭行业低碳经济的几种发展模式,并对这些模式做了简要评述,以期对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低碳化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鲁江 《电子世界》2014,(15):162
随着网络的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信息管理也成为了民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主要是网络信息及其服务。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汇总各国对于网络内容的管理政策,并参照国际的网络组织的看法,为我国是否应对网络内容立法管理提供意见。  相似文献   
19.
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对酸醚比、链转移剂用量、丙烯酸底料与A料比例及滴加时间四个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极差分析表明对于聚羧酸减水剂初始分散性能影响丙烯酸底料与A料比例>链转移剂用量>酸醚比>滴加时间;对于1h流动性保持能力影响酸醚比>滴加时间>丙烯酸底料与A料比例>链转移剂用量。最优配比为酸醚比3.4,链转移剂用量0.72%,丙烯酸底料与A料比例为1∶2,滴加时间为A料120 min,B料150 min,水泥净浆流动度及混凝土对比测试表明该配比对水泥及混凝土有较好的分散及流动性保持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