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8篇
轻工业   8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竹纤维真空绝热板芯材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漂白竹浆为原料,探讨了打浆度对竹纤维真空绝热板芯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期获得隔热性能较好的竹纤维真空绝热板。结果表明,在打浆度为14.9°SR条件下,竹纤维真空绝热板芯材的平均孔径为21.7μm,孔隙率为75.7%,密度为0.287 g/cm~3;由其制备出的竹纤维真空绝热板导热系数为12.6 m W/(m·K),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气度测定仪分析表明,随着打浆度的增加,竹纤维真空绝热板芯材纤维表面分丝帚化严重,结构致密,透气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42.
采用微波辐射处理溶解浆,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凝胶渗透色谱仪(GPC)、纤维质量分析仪(FQA)、BET氮吸附法等对处理后的溶解浆进行性能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处理能够改善溶解浆纤维的微观结构和形态,增大纤维的比表面积、孔洞直径以及保水值,降低纤维素分子质量;经500 W、5 min的微波辐射处理,溶解浆的反应性能提高至原来的1.4倍(从53%提高到75%),特性黏度从930 mL/g降至860 mL/g。  相似文献   
43.
采用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为溶剂溶解竹纤维素,通过浸没沉淀(Loeb-Sourirajan,L-S)相转化法制备再生纤维素膜,探究不同含水量再生纤维素膜的结构特点及分离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含水量的减少,再生纤维素膜内部的指状孔收缩,平均孔径减小,膜结构趋于均匀致密,从而提高再生纤维素膜的透光率、力学性能和对牛血清蛋白的截留性能;含水量为50%时,再生纤维素膜的透光率为92.8%,拉伸强度为1.46 MPa,膜通量为19.4 L/(m^2·h),对牛血清蛋白的截留率为96.2%。  相似文献   
44.
对木质生物质进行预处理可破坏其致密结构、提高纤维素对酶的可及性,但预处理后残余木质素对纤维素酶产生严重的无效吸附,而探究木质素和纤维素酶间相互作用机制对于减少此种无效吸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着重概述了木质素和纤维素酶间的静电、疏水、氢键和阳离子-π作用,分析这些相互作用对预处理后固体基质进行酶水解反应的影响。基于两者间相互作用机制,进一步介绍表面活性剂、金属离子和非催化蛋白等木质素屏蔽剂降低木质素不利影响、提高预处理固体基质酶水解效率的研究进展。然而,木质素和纤维素酶间阴离子-π、π-π堆积和p-π共轭效应等非共价作用体系仍需进一步探索。总体而言,系统解析木质素与纤维素酶间的作用机制可为开发新型木质素屏蔽剂、改造酶分子结构及提高预处理效率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促进木质纤维素燃料化学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5.
绿竹不同部位竹材的物理化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绿竹梢部、中部、根部及各部位竹材(竹青、竹肉、竹黄、竹节)的差异性,采用纤维测量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发射光谱仪、X射线衍射(XRD)仪及扫描电镜(SEM)等对绿竹不同部位的竹材进行了纤维形态及化学成分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绿竹不同部位竹材均由纤维素、木质素及半纤维素组成;绿竹根部竹肉的纤维素含量最高,梢部竹黄的纤维素含量最低;同一部位竹材中,竹肉的纤维素含量最高,而竹黄的纤维素含量最低;竹青、竹黄、竹节的木质素、半纤维素、灰分、抽出物、金属离子等非纤维素成分的总量高于竹肉的;竹肉、竹节的纤维素结晶度均高于竹青、竹黄的;竹青、竹黄、竹节的表面结构致密,表面密度大于竹肉的。与竹青、竹黄、竹节相比,竹肉在作为溶解浆原料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绿竹各部位竹材的差异性对溶解浆化学成分的均一性及反应性能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概述了制浆造纸过程中溶解物质与胶体物质(DCS)的生物控制研究现状及进展,重点论述了真菌和不同生物酶在控制DCS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DCS生物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7.
本研究以我国南方优势非木材生物质——竹子为原材料,研究了预水解条件对得率、碳水化合物与木质素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水解液比、温度与时间为影响化学组分移除率的主控因素,且相同液比下化学组分移除率与水解液UV-Vis特征吸收值之间呈现出良好的依赖关系。因此,可利用紫外可见特征光谱特征吸收值建立独立于预水解温度与时间的在线检测模型,该模型对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移除率与预水解得率均表现出优秀的预测精确度,适合通过对竹材预水解阶段的准确控制实现对竹溶解浆品质的调控。  相似文献   
48.
聚丙烯酰胺复合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的黏性水凝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将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TONC)加入丙烯酰胺(AM)单体中,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具有高强胶黏性能的聚丙烯酰胺(TONC/PAM)复合水凝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了TONC/PAM复合水凝胶的结构,探讨了TONC/PAM复合水凝胶的形貌、流变和溶胀行为,研究了不同TONC含量的TONC/PAM复合水凝胶对不同基材的拉伸剪切强度。结果表明,随着TONC含量增加,复合水凝胶孔径和溶胀率逐渐变大。当TONC含量为0.4%时,复合水凝胶孔径为(600±50) μm,溶胀率达1700%。当固化时间为48 h时,不含TONC的水凝胶在木材上的最大拉伸剪切强度为5.0 MPa;而TONC含量为0.2%的复合水凝胶的最大拉伸剪切强度可达8.0 MPa。该复合黏性水凝胶在木材和建筑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9.
本文选用箱3种热水预抽提H-因子(0、500和1 000)和合适的蒸煮有效碱用量,得到卡伯值相近(20)的3种竹子硫酸盐纸浆(KP浆);然后,采用DQP(二氧化氯漂、螯合处理、过氧化氢漂)漂序,通过变化二氧化氯用量和过氧化氢用量,对比漂白浆的白度、返黄值、卡伯值降低率、黏度。发现热水预抽提可以提高纸浆漂白过程的卡伯值降低率;相同总有效氯因子下,漂后浆的白度较高,返黄值较低,黏度相近;达到相同白度(85%ISO)可节省约1.4%的总有效氯用量,然而返黄值略高。  相似文献   
50.
甲脒亚磺酸在废纸脱墨浆漂白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甲脒亚磺酸(FAS)漂白废新闻纸脱墨浆和混合办公废纸脱墨浆的实验情况,探讨了FAS用量、NaOH和FAS比值、浆浓、漂白温度和时间对漂后纸浆白度的影响,同时用过氧化氢、连二亚硫酸钠进行了对比实验,并对废新闻纸脱墨浆进行了H2O2-FAS,FAS-H2O2,H2O2-Na2S2O4和Na2S2O4-H2O2两段漂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纸浆白度随FAS用量、漂白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提高,FAS与NaOH的质量比在2:1左右,漂白效果较好.H2O2-FAS用作废新闻纸脱墨浆的两段漂白,其效果优于H2O2-Na2S2O4,FAS-H2O2又比Na2S2O4-H2O2效果好,说明FAS是一种有效的废纸浆漂白剂和脱色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