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79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玻璃纤维(GF)增强苯乙烯-丙烯腈塑料(SAN)复合材料采用熔体浸渍工艺制备,研究了不同增容剂对GF增强SAN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增容剂的GF增强SAN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有提高,加入增容剂苯乙烯-丙烯腈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SAG)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优,其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23.09 k J/m2,103.48 MPa,174.92 MPa;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最大,损耗因子峰值最小。加入SAG的GF增强SAN复合材料的相容性比加入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SMA)的复合材料的好。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GF增强SAN复合材料中的GF没有被拔出,且表面包覆一层基体树脂。  相似文献   
82.
83.
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与所处的环境密 不可分,探讨洞庭湖区新石器中晚期聚落时空分 异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深入了解该时期人地 关系的演变,对史前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的 价值和意义。运用ArcGIS分析工具,结合因子 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聚落时空变化规 律。得到结论:第一,新石器中晚期聚落倾向于 在地势平坦且距水较近的区域分布。气候特征 依次表现为大暖期、气温下降、气温回暖、恶化 期,聚落集中分布在年降水量1 150~1 250 mm、 等温21~23 ℃区域。三个文化时期可耕地区域主要分布在坡度0~25°,步行距离0~40 min范围内;第二,工具技艺进步为古人生产、生活及交通 提供了便利,聚落文化重心主要为大型聚落城址,且重心由洞庭湖西北向南迁移;第三,聚落选址 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聚落规模空间分布受地形位指数和年均降水量因素的影响,并随时间变化 地形位指数因素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而年均降水量因素的影响力逐渐增强;第四,随着农业技术的 进步,聚落之间的社会矛盾激化,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文化南迁,对长江流域社会文化发展产 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烯烃材料抗静电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抗静电剂的外部涂覆法、内部混炼法以及添加导电填料法。按照上述方法所用抗静电剂及导电填料的品种分类总结,分析对比各自的实施方式、导电机理及抗静电效果。重点介绍碳系导电添加剂及导电高分子用于聚烯烃材料抗静电性能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聚烯烃抗静电改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5.
宋吉威  张纯  刘卫  龚维 《塑料科技》2014,(6):105-108
选取5种不同型号的偶联剂,采用湿法改性对玻纤表面进行处理,制备聚丙烯/玻纤(PP/GF)复合材料。通过PP/GF的界面行为表征,分析了不同偶联剂对PP/GF复合材料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GF经偶联剂改性的PP/GF复合材料与未改性的相比,材料力学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其中以偶联剂KH560改性效果最理想,拉伸强度达到59.14 MPa,压缩强度为70.69 MPa,冲击强度为10.14 kJ/m2。  相似文献   
86.
从纳米填料影响聚合物微孔发泡材料发泡行为的泡孔成核、泡孔生长、发泡剂气体扩散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无机纳米填料影响聚合物微孔发泡行为的研究进展。并对众多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未来一段时间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发泡行为研究领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7.
延迟减粘工艺条件的研究通过1984年前的小试、工业放大(静态、动态)试验,确定为反应温度370℃,反应时间3 h。两年多来,经过在工业生产装置上检验,证明在该条件下减粘效果明显,基本不结焦,运转周期长,实现了与常减压蒸馏装置的生产、检修同步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8.
二次开模距离对微发泡聚丙烯材料发泡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化学发泡注塑成型技术,在二次开模条件下制备微发泡聚丙烯(PP)材料;通过热力学分析法研究了二次开模距离对PP微发泡材料发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开模距离能有效地控制PP材料的发泡过程,二次开模距离越小,体系的发泡过程越容易自发进行。当二次开模距离L=5.3 mm时,体系中的吉布斯自由能小于零,发泡过程不可能自发进行;二次开模距离L=4.3 mm时,PP体系的发泡质量最理想,泡孔平均直径为21.6 m,泡孔密度为5.63×106个/cm3,能够获得泡孔细小、均匀的微发泡PP材料。  相似文献   
89.
硫酸镁晶须对微发泡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改性的碱式硫酸镁晶须加入到聚丙烯(PP)中,在二次开模条件下制备微发泡PP/硫酸镁晶须复合材料,分析了不同含量的硫酸镁晶须对微发泡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镁晶须具有填充增强作用,当晶须含量为25%时,微发泡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30.5MPa,与未发泡PP拉伸强度(30.8MPa)相近。  相似文献   
90.
1984年我厂研究院用于生产上的主要科研项目如下:1.延迟减粘工艺在工业性试验生产装置上试运成功该装置于1984年8~9月试运转,于11月份正式投入生产.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减粘效果好、经济效益高(按设计年处理量为77万吨的装置为例,一年的经济效益可达1000万元以上),有较普遍地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