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107篇
  免费   73035篇
  国内免费   48767篇
电工技术   3058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5871篇
化学工业   25889篇
金属工艺   27024篇
机械仪表   8578篇
建筑科学   13844篇
矿业工程   13789篇
能源动力   8982篇
轻工业   24005篇
水利工程   8389篇
石油天然气   12857篇
武器工业   3988篇
无线电   3220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835篇
冶金工业   7290篇
原子能技术   1901篇
自动化技术   53879篇
  2024年   2037篇
  2023年   4721篇
  2022年   5969篇
  2021年   6842篇
  2020年   9485篇
  2019年   18398篇
  2018年   19811篇
  2017年   21255篇
  2016年   20881篇
  2015年   20426篇
  2014年   19343篇
  2013年   18946篇
  2012年   18791篇
  2011年   15408篇
  2010年   14186篇
  2009年   11177篇
  2008年   9253篇
  2007年   8876篇
  2006年   7317篇
  2005年   6531篇
  2004年   8973篇
  2003年   6965篇
  2002年   6724篇
  2001年   6041篇
  2000年   5413篇
  1999年   4555篇
  1998年   3925篇
  1997年   3535篇
  1996年   3362篇
  1995年   3426篇
  1994年   2831篇
  1993年   2644篇
  1992年   2577篇
  1991年   1873篇
  1990年   1463篇
  1989年   1375篇
  1988年   1053篇
  1987年   317篇
  1986年   267篇
  1985年   205篇
  1984年   146篇
  1983年   101篇
  1982年   143篇
  1981年   150篇
  1980年   102篇
  1976年   225篇
  1975年   203篇
  1972年   235篇
  1971年   127篇
  1960年   20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2 毫秒
81.
某低品位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的原矿品位分别为Cu 0.47%、Pb 1.236%和Zn 0.891%。矿石中铜铅锌有用矿物的嵌布粒度较细且共生关系较复杂。试验着重探讨了磨矿细度、浮选捕收剂和调整剂的优化,在解决矿物有效解离的前提下,提高铜铅锌浮选分离的选择性。当原矿磨矿细度为-0.074mm占80%时,采用乙硫氮作捕收剂,石灰、硫酸锌和亚硫酸钠作调整剂,粗选获得的铜铅混合粗精矿再磨至-0.043mm占81.31%后,经两次精选获得铜铅混合精矿。铜铅混合精矿采用活性炭脱药,亚硫酸钠和CMC组合抑铅,Z200浮选铜,实现了铜铅分离。铜铅混合浮选尾矿,采用硫酸铜活化,丁基黄药作捕收剂,浮选获得锌精矿。最终浮选指标为:铜精矿的铜品位27.26%,铜回收率80.62%;铅精矿的铅品位59.35%,铅回收率85.20%;锌精矿的锌品位41.14%,锌回收率为82.74%。为该低品位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深度学习迅猛发展,颠覆了语音识别、图像分类、文本理解等领域的算法设计思路。深度学习因其具备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在图像识别领域的成绩尤为突出。然而深度学习与视频监控领域的结合并不多,由于深度模型具有多层网络结构,算法复杂度大,训练和更新模型时比较耗时,很难满足实时性要求。回顾了深度学习的发展史,介绍了最近10年来国内外深度学习主要模型,论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跟踪算法,指出了各算法的优缺点,最后对当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3.
在激光打标系统中,逐点比较插补法是一种普遍使用的算法。这种算法在控制激光运动轨迹和对图像轨迹的拟合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逐点比较插补法具有运算直观,脉冲输出均匀,调节方便等特点,所以是一种较为适合打标机系统应用的插补算法。但是传统的逐点比较插补算法存在精度低和速度慢等问题。为了改善该算法的性能,对传统逐点比较插补算法进行了改进,并进行了计算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比较插补算法在精度和速度上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4.
地质特征认识对煤层气开发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在资源特征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发现煤层气相邻井的产量差异仍较大。排除工程因素后,通过选取8类地质参数,细致比对了保德区块低产井与邻井的参数特征,筛查出其关键因素为煤层微幅构造与顶板封盖条件,其中以微幅构造为主。据此,重新认识并划分出区块新的次生褶皱背斜单元、向斜单元和斜坡单元,获得了不同次生褶皱构造单元的开发特征。结果表明,高、低产井分布与次生褶皱背斜、向斜相关性高达92%。其中:高产井主要分布在次生褶皱背斜变化较缓、呈隆起状的“平台”,且煤层顶板以泥岩、碳质泥岩为主,封盖性较好;低产井主要分布在次生褶皱向斜,同一井台各井开发效果差异表现为从向斜条带轴部—向斜条带内—向斜条带外的煤层气井平均单井产量不断增加,到向斜轴部的距离大于向斜曲率半径73.5%的范围为主力产气区,小于向斜曲率半径40.0%范围为产水主力区。这对煤层气新井部署、生产管理、开发调整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5.
采用动三轴仪对内蒙古某尾矿库尾粉砂进行了动强度试验,研究了围压、相对密实度及固结比对动荷载作用下尾粉砂中孔隙水压力发展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结比、相对密实度、围压的增大,动荷载作用下饱和尾粉砂孔压增长曲线形状由陡峭转变为平缓。随着围压及固结比增大,试样动力破坏形式从以孔压值为主要表征指标的液化破坏,转化为以动剪应变为主要破坏形式的软化破坏。动荷载作用下发生液化破坏的饱和尾粉砂孔压增长过程分可为初始增长阶段、稳定增长阶段和快速增长至破坏阶段,孔压增长曲线表现为明显的反S型,本文采用双对数函数对该试验孔压增长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尾粉砂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孔压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6.
空调器采用翅片管式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在制冷工况下换热器表面发生析湿及粉尘沉积,导致性能衰减。建立湿翅片表面粉尘颗粒物沉积过程的数学模型,模拟冷凝水捕集颗粒物以及湿积灰层黏附颗粒物的过程。被冷凝水捕集的颗粒物数量等于运动轨迹与水表面轮廓会出现相交的入射颗粒物的数量;后续的入射颗粒物与湿积灰层碰撞时,部分入射颗粒物会发生沉积且部分被碰撞的已沉积湿颗粒物会发生移除,这两部分的颗粒物数量相减即为被湿积灰层黏附的颗粒物数量。模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预测的湿积灰层形状与实验照片的吻合度较好,预测的单位面积颗粒物沉积质量与91%的实验数据之间的误差在±20%之间,平均误差为11.8%。  相似文献   
87.
介绍我国产品和汽车轮胎的相关法规和标准现状,分析中国标准、国际标准以及欧盟、美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轮胎安全相关法规标准的区别,评价项目包括轮胎的高速性能、耐久性能、脱圈性能和强度性能,这有助于了解各类轮胎法规标准和认证要求,为我国轮胎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8.
张旗  刘太奇  张庆成 《材料导报》2018,32(Z1):245-247
近几年,由于节能与环保的需求,电取暖的方式得到大力的推广,电热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非金属碳基电热材料是新型的节能型电热采暖材料,本文重点对影响非金属碳基电热材料中的炭黑基电热材料、碳纤维基电热材料、碳晶电热材料电热性能的因素及相关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变压吸附提氢工艺选择、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的描述,指出装置运行状况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90.
本文以“扩频通信技术与应用”课程为例,探讨新工科理念下工程学科实践教学改革,具体措施包括:开展虚拟仿真实验,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开展MATLAB仿真训练、工程技术实训及相关的创新创业训练,结合企业实习以及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