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6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154篇
电工技术   197篇
综合类   246篇
化学工业   599篇
金属工艺   254篇
机械仪表   232篇
建筑科学   349篇
矿业工程   131篇
能源动力   100篇
轻工业   231篇
水利工程   58篇
石油天然气   277篇
武器工业   22篇
无线电   4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59篇
冶金工业   228篇
原子能技术   32篇
自动化技术   38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以Cu—Zn合金片为基底并提供Zn源,在含氧气氛中通过调控反应温度和氧偏压,采用热氧化法直接在Cu-Zn合金片上大面积可控地合成了多种形貌的ZnO一雏纳米材料薄膜(包括纳米带、纳米片、纳米梳和纳米线等),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产物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并对其相应的生长模型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氧偏压对ZnO纳米结构的生长至关重要,随着反应温度升高或氧含量的减少,气相Zn/O物种的偏压比增加,ZnO纳米结构尺寸变小。  相似文献   
62.
图像场景分类中视觉词包模型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关于图像场景分类中视觉词包模型方法的综述性文章在国内外杂志上还少有报导,为了使国内外同行对图像场景分类中的视觉词包模型方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对这些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方法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现有图像场景分类(主要指针对单一图像场景的分类)中出现的各种视觉词包模型方法从低层特征的选择与局部图像块特征的生成、视觉词典的构建、视觉词包特征的直方图表示、视觉单词优化等多方面加以总结和比较。结果回顾了视觉词包模型的发展历程,对目前存在的多种视觉词包模型进行了归纳,比较常见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总结了视觉词包模型性能评价方法,并对目前常用的标准场景库进行汇总,同时给出了各自所达到的最高精度。结论图像场景分类中视觉词包模型方法的研究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方兴未艾的热点研究领域,在国内外研究中取得了不少进展,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也不再局限于直接应用模型描述图像内容,而是更多地考虑图像与文本的差异。虽然视觉词包模型在图像场景分类的应用中还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但是这丝毫不能掩盖其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LM566是一种积分-施密特触发电路型的单片集成 VCO 芯片,在调频电路的教学中作为调制器和解调器,通过对其芯片的仿真,可以在软件平台形象的展示其工作特点,便于定量分析。由于Multisim元件库里没有LM566所需模型,为实现LM566在Multisim12仿真环境中的建模,首先,运用Multisim元件库中现有的基本元件模型,构建LM566芯片内部结构;然后,对外围调频电路的静态工作方式和动态工作方式的分析;最后,实验结果表明,给出的芯片模型能够客观的描述LM566的基本特性,为运用该芯片完成包括调频电路在内的各种功能电路的仿真分析奠定了基础,有效扩展了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4.
The properties of some well-characterized sodium linear decyldiphenylether (C10DPE)sulfonates have been studied. Among the properties investigated are dynamic and equilibrium surface tension,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area per molecule at the aqueous solution/air interface, wetting time by the Draves technique, foaming by the Ross-Miles method, solubilization, and hydrotropy. The decyldiphenylether moiety appears to be equivalent to a terminally substituted straight alkyl chain of 16 carbon atoms. The trialkyl- and dialkyl-mono-sulfonates have solubilities of < 0.01 g/dm3 in water, but are readily soluble in hexane. The didecyldiphenyl ether disulfonate (DADS) has a very low CMC value (1.0 × 10−5 mol dm−3) in aqueous 0.1 N Na+ solution (NaCl), characteristic of surfactants with two hydrophilic and two hydrophobic groups. It also has a much larger area per molecule at the aqueous solution/air interface than the monodecyldiphenyl-ether monosulfonate (MAMS) and a much higher surface tension at the CMC. MAMS has a much lower surface tension at a surface age of 1 second (γ1s) than either DADS or the monodecyldiphenylether disulfonate (MADS). In agreement with γ1s and γeq values, wetting times increase in the order: MAMS < DADS < MADS and initial foam heights decrease in the order: MAMS > DADS > MADS. Solubilization for three water-insoluble surfactants decreases in the order: DADS > MAMS > MADS, while hydrotropy is most pronounced with the disulfonates.  相似文献   
65.
病灶精确分割对患者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有重要意义,由于医学图像中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低,同一疾病病灶边缘和形状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增加了分割难度。U-Net是近些年深度学习研究中的热点,为医生提供了一致性的量化病灶方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割性能,广泛应用于医学图像语义分割领域。本文对U-Net网络进行全面综述。阐述U-Net网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从编码器个数、多个U-Net级联、与U-Net结合的其他模型以及3D U-Net等方面对U-Net网络模型的改进进行总结;从卷积操作、下采样操作、上采样操作、跳跃连接、模型优化策略和数据增强等方面对U-Net网络结构改进进行总结;从残差思想、密集思想、注意力机制和多机制组合等方面对U-Net的改进机制进行总结;对U-Net网络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本文对U-Net网络的原理、结构和模型进行详细总结,对U-Net网络的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6.
针对滑坡等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难,传统的灾害监测方法自动化程度低、灾害预警不及时等问题,设计了基于北斗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终端、数据传输层和软件端三部分构成。数据采集终端集成了树莓派、北斗定位模块、雨量计、温湿度传感器、摄像头模块等,并通过数据传输层将实时地质数据传输至云端,实现了数据自动采集与传输。系统通过太阳能板和蓄电池实现了稳定供电。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野外地质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和高精度北斗定位,并且具有全天候、自动化监测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7.
为了解决在高速率传输过程中,光纤介质的非线性效应及其在波分复用(WDM)系统中光信号造成的严重衰减问题,围绕自相位调制和四波混频两种非线性效应进行分析,采用Opti System模拟软件分析了造成SPM和FWM效应的主要变量因素.结果表明,输入功率、信道间隔以及色散是造成自相位调制和四波混频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提高光纤传输性能,为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8.
保温措施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最有效的节能措施之一。在墙体节能改造设计中,保温材料种类及其厚度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受到多个目标参数的制约和影响。基于反问题的研究方法,建立数值计算方法与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相结合的优化模型,以单位面积墙体全年总能耗和保温材料成本为目标参数,对成都地区某既有建筑墙体节能改造的保温材料种类与厚度进行了协同设计。结果表明,采用常规的保温厚度,常用的8种保温材料中有6种都不是最优解,但是可以通过改变保温材料的厚度或单价等方法使解向Pareto前沿逼近,以实现单位面积墙体年总能耗最小和改造成本最小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69.
虚拟桌面系统与传统PC桌面系统结构的不同,导致其在保证安全机制自身可信的同时,也会带来“语义差别”和效率降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安全虚拟机完整性监控机制SVMIM(Security Virtual Machine Integrity Monitor)。SVMIM采用混杂模式的安全结构,基于可信计算技术对虚拟桌面系统的代码加载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有效克服“语义差别”问题,并保证安全机制自身的可信;同时,SVMIM基于虚拟桌面网络引导机制,在网络存储端使用存储克隆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安全机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系统性能分析和基于SVMIM原型系统进行的实验表明该技术是可行的,并且相对于传统的虚拟桌面安全保障方案具有较大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70.
针对碳酸盐类可溶岩地区水电站坝址流场、化学场以及固相介质属性等随时间发生改变,从而对工程安全运行造成不利影响等问题,研究了灰岩地区地下水运移过程中各物理场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了影响灰岩溶解速率的两个因素,即表面反应控制和扩散迁移控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单裂隙中的渗流—溶解耦合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模拟结果表明,在垂直裂隙延伸方向,其溶蚀锋面为非齐整平面,而是呈似“虫洞”状非均一变化,而沿裂隙延伸方向即自上游侧向下游方向溶蚀程度逐渐减轻;而通过裂隙的流量呈现随时间逐渐增大的趋势,但变幅不大;根据流量求得的等效水力隙宽,其增幅和增长速率均小于实际平均隙宽;同时,化学场中Ca2+浓度的分布与裂隙开度变化具有相似性,不同时刻下上游侧反应速率R均大于下游侧。就反应机制而言,在初期均受表面反应控制,而随反应进行,位于上游补给区部位转为受扩散迁移控制,但在下游位置仍受表面反应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