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80篇
  免费   1500篇
  国内免费   1080篇
电工技术   1274篇
综合类   1347篇
化学工业   1491篇
金属工艺   737篇
机械仪表   1076篇
建筑科学   1062篇
矿业工程   473篇
能源动力   552篇
轻工业   1360篇
水利工程   586篇
石油天然气   350篇
武器工业   224篇
无线电   14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43篇
冶金工业   817篇
原子能技术   316篇
自动化技术   1820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418篇
  2021年   550篇
  2020年   378篇
  2019年   309篇
  2018年   275篇
  2017年   346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536篇
  2014年   706篇
  2013年   901篇
  2012年   1079篇
  2011年   1183篇
  2010年   1121篇
  2009年   1166篇
  2008年   1154篇
  2007年   1135篇
  2006年   988篇
  2005年   875篇
  2004年   590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1篇
  1976年   72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介绍半导体热熔型塑胶封装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对于采用欧姆龙NJ系列高性能多功能一体化新型控制器的芯片封装设备研发,给出关键论题的多方案创新性研讨.  相似文献   
72.
倪小东  寇恒绮  左翔宇  王媛  陆江发 《水利学报》2021,52(12):1482-1497
我国现今拥有堤防总长度超30万公里,但管涌型渗透破坏频发,造成极大社会经济损失,故开展管涌细观机理研究对于解决堤防工程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有关管涌细观机理研究主要从模型试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开展,并且大多从颗粒摩擦系数、颗粒级配和细料含量等角度揭示该细观机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透明土技术、颗粒流模拟联合开展该细观机理研究的方法,并从颗粒间接触力链的细观角度分析颗粒摩擦系数、颗粒级配和细料含量对管涌发生、发展的影响。首先结合PLIF(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与透明土技术自行设计可视化模型试验平台,其次基于MRI(磁共振成像)技术,借助Avzio软件实现对透明土样二维切片的三维重构,然后将重构模型导入PFC3D中并进行相同条件下的颗粒流模拟,通过比对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验证本方法开展管涌细观机理研究的可靠性,最后进行重构模型在不同颗粒摩擦系数、颗粒级配和细料含量条件下的数值模拟,并从力链角度论述各组试验规律。本文可为管涌细观机理研究提供一种置信度高、可行性好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3.
模型试验中冲刷地形测绘装备相对落后,致使桥墩周围局部冲刷瞬时地形数据无法实时获取,冲刷动态发展过程及机理的模型试验研究工作难以开展。研制了一种模型桥墩局部冲刷瞬时地形数据等值线自动绘制装备,并利用室内水工模型试验优化了各组成的性能指标,量化了绘制装备的设计参数,分析了监测系统在模型应用中的测绘精度及在工程原型中的适用性。模型试验研究表明,该装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制作成本较低,精度及灵敏性较高,能够快速获取动态过程中局部冲刷瞬时地形等值线,适用于局部冲刷发展影响流场特性研究中的水下地形快速测绘,也可按放大比尺制作成型后应用于涉水建筑物周围水下地形监测。  相似文献   
74.
最近的研究表明,卷积神经网络的性能可以通过采用跨层连接来提高,典型的残差网络(Res Net)便通过恒等映射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图像识别效果.但是通过理论分析,在残差模块中,跨层连接线的布局并没有达到最优设置,造成信息的冗余和层数的浪费,为了进一步提高卷积神经网络的性能,文章设计了两种新型的网络结构,分别命名为C-FnetO和C-FnetT,它们在残差模块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并且具有更少的卷积层层数,同时通过在MNIST,CIFAR-10,CIFAR-100和SVHN公开数据集上的一系列对比实验表明,与最先进的卷积神经网络对比,C-FnetO和C-FnetT网络获得了相对更好的图像识别效果,其中C-FnetT网络的性能最佳,在四种数据集上均取得了最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5.
针对基于内存的协同过滤算法在线计算量较大,数据稀疏且可扩展性较低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VD矩阵填充技术的K-means聚类协同过滤算法。本算法首先利用SVD降维方法对原始的高维稀疏矩阵进行预测填充,得到一个没有缺失值的评分矩阵,而后利用K-means聚类在填充完整的数据上对用户进行聚类,从而对完成对测试集上未知评分进行预测。该算法利用用户与项目之间的潜在关系克服了稀疏性问题,同时保留了聚类方法可离线建模、可扩展性好等优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获得了更好的预测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76.
针对以前的发电管理系统或只是数据呈现,提供市电及发电相关数据信息,或只是提供出车轨迹,主要实现对出车的管理,不能全面反应发电全过程且不便于对发电事件进行分析的情况,提出可视化发电管理系统的概念。在简要介绍了LBS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后,讲述了可视化基站发电管理系统的组成以及通过LBS定位管理、短信互动、实时监测数据等进行系统实现。可视化发电管理系统通过可视化的界面帮助发电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直观、便捷。  相似文献   
77.
为了提高多媒体数据的处理能力,高性能DSP普遍引入了SIMD技术。作为DSP重要组成部分的乘法器也必须具备这一功能。本文对SIMD乘法器的实现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SIMD乘法器体系结构,采用两个16×8乘法器,通过对其操作数和结果进行符号扩展和拼接等处理,简单而高效地实现了16位FT-SIMD乘法器。同时,本体系结构可以扩展为32位和64位的SIMD乘法器。  相似文献   
78.
基于Virtools的虚拟现实技术及在特种设备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电梯为研究对象,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电梯虚拟样机,开发了一种电梯零部件识别系统用于电梯司机的考核。现行的考核方式存在过程繁琐、成绩统计困难等问题,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将方案应用于开发的系统中。该系统是虚拟现实技术在特种设备领域的全新应用,构建的虚拟电梯完整地呈现了真实的电梯,而且可以从多角度观察其结构的每个细节,方便教学与考核。系统结合SolidWorks、3Dmax、Virtools等软件,以触摸选择为主要的操作方式,具有优良的操作性与交互性,且投资少、开发周期短。  相似文献   
79.
郭晨  王碧阳  李立  倪鸣  张启文   《陕西电力》2021,(5):56-62
针对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后电网特性的变化,分析了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及可采取的对策。首先在简要介绍直流系统故障的基础上,分别针对有功回退引起的暂态功角稳定问题与无功冗余造成的暂态过电压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根据陕西电网仿真计算结果进一步说明直流投运后对运行灵活性的制约。然后分析了运行灵活性下降对新能源消纳造成的影响,讨论了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的对策。最后对所讨论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了未来工作与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80.
提出适用于装配式大跨度组合框架结构的钢管混凝土柱-混合梁节点. 为了研究节点的抗震性能及受力机理,对2个足尺中柱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2个试件分别采用混合梁端型钢翼缘削弱式(RBS)节点以及梁端普通型钢节点. 对2个节点的破坏形态、耗能能力、承载能力、延性以及混合梁的应变分布规律进行对比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对梁端型钢翼缘的削弱处理可以有效促进试件在翼缘削弱区形成塑性铰,避免梁端焊缝的脆性破坏. 相比型钢未经处理的节点,翼缘削弱节点展现出更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梁底附加钢筋屈服后的黏结滑移会影响节点的耗能能力,在锚固长度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应适当增加其配筋率,以防止过早出现附加钢筋屈服后的黏结滑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