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564篇
  免费   17820篇
  国内免费   10541篇
电工技术   14330篇
技术理论   5篇
综合类   14245篇
化学工业   23435篇
金属工艺   10446篇
机械仪表   11566篇
建筑科学   14298篇
矿业工程   5590篇
能源动力   5119篇
轻工业   12699篇
水利工程   4241篇
石油天然气   8292篇
武器工业   2028篇
无线电   2055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819篇
冶金工业   6551篇
原子能技术   1946篇
自动化技术   24760篇
  2024年   622篇
  2023年   2615篇
  2022年   5260篇
  2021年   7531篇
  2020年   5659篇
  2019年   4368篇
  2018年   4879篇
  2017年   5727篇
  2016年   4992篇
  2015年   7581篇
  2014年   9579篇
  2013年   11381篇
  2012年   13332篇
  2011年   13890篇
  2010年   12897篇
  2009年   12113篇
  2008年   11952篇
  2007年   11281篇
  2006年   10234篇
  2005年   8009篇
  2004年   5574篇
  2003年   4733篇
  2002年   4531篇
  2001年   3999篇
  2000年   3197篇
  1999年   2545篇
  1998年   1600篇
  1997年   1313篇
  1996年   1229篇
  1995年   1040篇
  1994年   851篇
  1993年   528篇
  1992年   424篇
  1991年   309篇
  1990年   244篇
  1989年   211篇
  1988年   145篇
  1987年   97篇
  1986年   87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25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0篇
  1959年   10篇
  1951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堰塞坝几何形态、粒径级配和库容决定了其溃决机理的复杂性,而溃决过程的精细模拟和峰值流量的准确预测是应急处置的基础和关键。堰塞坝溃决过程与模拟技术是面向国家防灾减灾重大需求的前沿热点问题。在系统梳理国内外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以往试验研究坝体尺度小,足够大的库容基本未模拟,难以显示最终溃口形态;数学模型假设过多,物理机制不健全,均有待发展完善。提出了下阶段大尺度模型试验研究的方案与思路,重点阐明堰塞坝破坏机制与溃口演变完整规律,揭示溃口发展物理全过程。同时,建议开发能够模拟全场和溃决全过程的平面二维水沙耦合数学模型,摈弃长期以来对溃口流量、溃口形状、边坡坡度、残留坝体高程、溃决时间等的事先假设,而将其视为水沙床耦合数学模型数值解的一部分,以期提升堰塞坝溃决模拟水平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92.
重金属在河湖底泥中的积聚已成为我国的一大环境问题,通过及时妥善的技术处理,可以避免重金属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基于生石灰降低底泥含水量,锯末灰初步固化,采用水泥和矿粉+水泥2种方式对生石灰-锯末灰固化后的污泥进一步固化的方法,对天津西青区某河流污染底泥开展试验。基于原子吸收分光法对试验样品进行重金属浸出浓度分析,比较水泥和矿粉+水泥固化2种方法的固化效果。研究表明,当生石灰掺入比为9%,养护2 d 时,污泥的含水率明显降低。锯末灰掺入比10% 、水泥掺入比20%、矿粉换掺水泥40%时,底泥中的 Ni2+ 、 Hg2+ 、 Pb2+ 、 Cd2+ 4种超标重金属浸出浓度分别降低71.61%、84.85%、58.49%、77.78%,均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为检验固化土的种植效果,选用牛筋草和牛繁缕2种植物进行室内60 d种植试验,发现2种植物的光合作用、根部发育、生长速度都很正常。结果表明生石灰掺入比9%、锯末灰掺入比10%、水泥掺入比20%、矿粉换掺水泥40%的固化方案得到的固化土可用于绿化种植。  相似文献   
993.
洪湖沉积物碳氮磷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湖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全面了解洪湖沉积物氮、磷、有机质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对掌握其富营养化现状与氮磷污染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在湖区布设了8个采样点,2019年10月采集50 cm柱状沉积物,分别测定不同深度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以及有机质(OM)含量,分析了TN、TP 和OM 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并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其对应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洪湖沉积物TN含量在467.8~8 454.5 mg/kg之间,平均值2 167 mg/kg,为重度污染,其中近一半的采样点表层沉积物TN含量>5 000 mg/kg;TP含量在502.7~1 252.4 mg/kg之间,平均值693.8 mg/kg,除杨柴湖为重度污染外,其他大部分地区为中度污染;有机质含量占比在5.0%~24.9%之间,平均值9.6%,为重度污染。在垂直空间上,TN、TP 和OM 均在沉积物表层垂向深度0~20 cm存在明显的积累,其含量随垂向深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研究成果可为洪湖富营养化的控制与治理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94.
为研究橡胶混凝土的弯曲疲劳性能,将粒径为0.54 mm的橡胶颗粒以不同掺量掺入混凝土中,制成橡胶混凝土试件进行轴压试验与轴拉试验,测其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出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进行四点弯曲静载试验及ABAQUS数值模拟,得到极限荷载、峰值挠度和荷载-挠度曲线,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较接近,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使用疲劳软件Fe-safe分析等幅及变幅加载下橡胶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结果表明:无论是普通混凝土还是橡胶混凝土,在等幅循环荷载下,应力水平越高,弯曲疲劳寿命越低;各掺量下橡胶混凝土的弯曲疲劳寿命都比普通混凝土的大,且橡胶掺量越多弯曲疲劳寿命越大;在变幅荷载作用下,随着橡胶掺量的增大,混凝土的弯曲疲劳寿命也越大;随着变幅等级增多,各掺量下橡胶混凝土的弯曲疲劳寿命均降低,且变幅等级越多,弯曲疲劳寿命越低。  相似文献   
995.
广东某制药公司的抗生素废水具有高毒性、难降解等特点,采用常规生物处理方法难以处理.利用Fenton法预处理抗生素废水,减小抗生素废水的生物毒性并改善其可生化性后,将Fenton池出水与厂区清洗废水混合,进入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最终出水水质指标中,BOD5为76.56 mg/L,COD 为168.91 mg/L,SS 为27.67 mg/L,氨氮为14.51 mg/L,磷酸盐0.1 mg/L,pH 的控制值在6?7,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996.
潘艺  吴玮  黄天寅  王骁 《给水排水》2021,47(8):160-166
在分类用户用水模式分析的基础上,考虑选取5个特征流量进行水表误差曲线重建,对水表误差值进行修正,建立了基于水表误差曲线重建的表观漏损量估算方法.利用该方法对苏州市研究区域内新建小区、老旧小区、工业、商业、学校和医院等6类用户的水表误差进行修正,各水表的误差修正值分别为-0.25%、-4.1%、-4.59%、-2.03%、-5.74%、-0.34%,据此计算得到各类用户的表观漏损水量分别为7.41万m3、103.42万m3、292.50万m3、28.29万m3、167.83万m3、2.82万m3.与传统方法相比,建立的方法考虑到用户用水模式对水表误差曲线的影响,对表观漏损水量估算更为准确,能为用水行为类似的苏南地区的表观漏损水量估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利用湿周法、Tennant法、Tessman法、逐月最小径流法分别计算大渡河上游的最小生态流量,并通过鱼类繁殖产卵所需的流量验证4种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Tennant法、Tessman法、逐月最小径流法能保证足木足断面鱼类繁殖产卵所需的最低流量,大金断面4种方法均能满足。推荐3—8月采用Tennant法,9月至次年2月选择湿周法,计算得到的最小生态流量过程能够满足鱼类及栖息地保护的要求,又对人类取用水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998.
2020年汛期,江苏省太湖地区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省太湖地区水利工程管理处提前部署,细化预案,科学预降太湖及区域河网水位.在发生超标准洪水后,通过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精准调度,错峰运行,部署处属枢纽工程全力投入排水运行,在精准调度、安全运行和信息化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对同类工程的调度运用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99.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推行,促进了水利工程平稳投产及运营.水管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涉及体系建设、教育培训、现场运管、应急管理等方面,考核事项众多,所以明确创建关键因素、动态评价创建成效是标准化创建的重要任务.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创建各阶段中具有主导作用的关键因素,以江苏水管单位的标准化创建实例,探讨了动态评价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在裂隙岩体注浆工程中,由注浆压力引起的裂隙位移对注浆扩散过程影响显著。为研究浆体在裂隙岩体流动时浆液的扩散规律,克服以往假设裂隙无开度变化且仅在单一裂隙内考虑浆液扩散的情况,将传递矩阵算法引入宾汉流体本构方程,利用传递矩阵求解任意位置处的裂隙位移,同时建立考虑浆液在岩体间劈裂注浆的简化裂隙岩体模型通过加设阻力来模拟浆液在岩体内扩散的能量耗损,从而在平板裂隙条件下可以完整准确描述浆液在裂隙中及岩体间连续扩散的过程,建立了基于传递矩阵法的裂隙岩体注浆模型。应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分别建立单裂隙、多裂隙注浆模型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