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4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Polymeric ionic liquid-based gel electrolyte films are a new generation of electrolyte materials for flexible energy storage device applications. In this work, Li-ion conducting gel electrolyte films are prepared with the polymeric ionic liquid poly(diallydimethylammonium) bis(trifluoromethane sulfonyl)imide (poly(DADMATFSI)) as the host polymer and the lithium bis(trifluoromethanesulfonyl)imide (LiTFSI) salt as the dopant. The crystalline nature, thermal stability, ionic conductivity and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window of the polymeric electrolyte films are analyzed by various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It is found that the polymeric electrolyte films exhibit high flexibility and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 Their room-temperatur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LiTFSI concentration and reaches a high value of 1.00 × 10?3 S cm?1 at 20 wt% LiTFSI. The ionic transference numbers of the polymeric electrolyte films are in the range of 0.98–0.99, indicating that they are perfect ion conductors. Finally, the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window of the 20 wt% LiTFSI-doped polymeric electrolyte film is determined as approximately 6 V, which is a promising value for flexible energy storage device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62.
研究了Y型分子筛成型过程中成型剂含量、胶溶剂种类及含量、黏合剂种类及含量对分子筛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Y分子筛成型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成型剂田菁粉加入量(质量分数)为2%,黏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量为0.3%、胶溶剂硝酸质量分数为8%,水粉质量比为0.85,在以上成型条件下Y分子筛抗压强度为9.68 N/mm,达到工业要求.成型后产品在0.1 MPa下,对CO_2、N_2吸附量分别为11.63%、10.31%,静态水吸附量为15.71%.  相似文献   
63.
层状介质中群桩竖向和摇摆动力阻抗的简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动力文克尔地基梁模型,推导了层状介质中桩单元的形函数矩阵和单元刚度矩阵。提出了计算层状介质中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的方法。利用桩的动力阻抗和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建立了计算层状介质中群桩竖向和摇摆动力阻抗的简化方法。文末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6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醋酸根离子,最佳测定条件为: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10∶90)、流速1.0 mL/min、pH=1.8、柱温40℃、检测波长210 nm,醋酸根离子完全以醋酸的形式呈现,峰面积波动小,测量数值稳定。  相似文献   
65.
船舶鲁棒控制及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显库  贾欣乐 《计算机仿真》1999,16(1):58-61,26
采用VB和Matlab混合编程技术,通过文件传送数据,通过仿人击键事件传达命令,开发了船舶鲁棒控制及仿真系统。该系统有“船舶模型”、“鲁棒控制算法”和“仿真”等五个模块,采用开放交互式设计结构,可随时更改设计及仿真参数,无需要改任何程序。研究了船舶鲁棒控制策略,并完成了回路成形、μ分析及鲁棒积分等五种鲁棒控制算法的标准Matlab软件包实现,并针对每种算法,给出了实际的鲁棒控制算法设计及仿真示例。  相似文献   
66.
活立木中的腐烂和空洞通常是造成树木倒塌的重要原因,通过检测活立木内部结构来判断木材内部的缺陷。针对此现状,提出基于微波层析成像的活立木内部缺陷检测方法。首先搭建由16个天线组成的微波层析成像系统,在1 GHz的频率下模拟健康木材和两种不同缺陷的木材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活立木内部的电场特性,得到用于图像重建的散射场,采用线性反投影图像重建算法重建木材内部的介电常数分布图。然后使用平均结构相似性指数分析重建图像。最后对不同的树干模型和重建图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微波层析成像技术可以利用重建介电常数分布图的可视化效果直接识别缺陷的位置和大小等。  相似文献   
67.
针对某高矿化度油藏采用常规化学剂不抗盐,提高采收率难度大的问题,在高矿化度油藏条件下,以泡沫综合指数(FCI)筛选了两种起泡性好的表面活性剂TSS(12-2-12)-2OH和Triton X-100。在此基础上,优化了聚合物基微泡沫驱油体系中的起泡剂浓度、助起泡剂浓度和泡沫稳泡剂浓度,得到了最佳的聚合物基微泡沫驱油体系0.2%(w)TSS(12-2-12)-2OH+0.1%(w)Triton X-100+0.150%(w)KY5S+地层水。为高矿化度油藏提高采收率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8.
研究了不同粒度的WC粉末对WC/10Co注射成形工艺(PIM)的影响,分析了WC粒度对喂料流变性、注射坯质量、脱脂工艺和烧结工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WC粒度越小,WC/10Co喂料流变性越差,注射坯质量越低,溶剂脱脂速率越高,合金形状偏差越大。超细WC/10Co喂料存在粉末团聚颗粒、粘结剂包裹不充分,其热稳定性低、流动性降低56%,注射坯致密度下降5%;超细WC-10Co合金的线收缩率达到20.80%,尺寸偏差为2.85%,脱脂-真空烧结时易出现脱碳现象。  相似文献   
69.
选择雾霾天气对徐州市城郊大气PM_(2.5)采样,利用SEM/EDS对采集后PM_(2.5)颗粒物的物化特性进行分析,并利用DGGE法分析PM_(2.5)颗粒物上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滤膜上PM_(2.5)大多为亚微米系颗粒物,颗粒物多数表面光滑无棱角,存在C、O、S、Si、Al、K、Na、Ca、Mg、Fe等元素;PM_(2.5)中的微生物种群分属于3个细菌类群:壁厚菌门,β变形细菌门和绿弯菌门。  相似文献   
70.
联合基础振动模型及动力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刚体--弹性体联合基础振动模型,用于大型动力机器联合基础的动力分析,对联合基础的自振频率,振型、减振效果以及在不同相拉扰力作用下的响应等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