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28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以五水硝酸铋为铋源、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通过水热法制备了Bi4Ti3O12,再以硝酸银为银源、盐酸为氯源,采用光照还原Bi4Ti3O12得到Ag@AgCl/Bi4Ti3O12复合材料.利用XRD、UV-Vis DRS、SEM、TEM、BET和XPS等方法对所制备材料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并以甲基橙(MO)溶液的脱色...  相似文献   
92.
芳纶纳米纤维涂布增强间位芳纶纸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芳纶纳米纤维(ANFs)作为自增强与结构构筑单元,研究了ANFs涂布对芳纶纸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ANFs发挥了独特的纳米尺度结构、大长径比与高比表面积易形成交联网络结构的优势,显著改善了芳纶纸的各项性能。与芳纶原纸相比,2.0%ANFs涂布芳纶纸(涂布量2 g/m2)的抗张强度、韧性、撕裂强度和表面强度分别提高3.5倍、14.3倍、1.2倍和1.4倍,吸水性下降18.7倍,呈现出更加致密的纸张结构与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本研究表明芳纶纳米纤维是一种极佳的增强增韧构筑单元,在特种纸、复合材料增强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3.
针对结肠息肉的形状、大小、颜色和纹理多样性,息肉与背景相似及结肠镜图像的对比度低等影响分割效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HarDNet和反向注意力的U型结构的结肠息肉图像分割网络。所提模型以U型的编码器解码器结构为基础架构:首先,编码器采用HarDNet68为主干网络提取特征,以提升推理速度和计算效率;其次,解码器采用3个反向注意力模块进行边界特征的融合和细化;最后,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通过感受野模块实现多尺度信息的融合,为解码器提供更为详细的边缘信息。该模型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的迭代交互机制能够有效地校正预测结果中矛盾冲突的区域,达到提高分割精度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提高分割精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泛化能力。研究成果可以为结肠息肉的早期筛查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4.
以不同孔隙密度泡沫陶瓷作为复合材料骨架,选用聚氨酯作为基底材料填充进泡沫陶瓷,制备出泡沫陶瓷-聚氨酯复合材料。通过分析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以及对材料的压缩和冲击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了不同孔隙密度泡沫陶瓷对复合材料压缩性能及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泡沫陶瓷后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紧密,性能得到提高。当泡沫陶瓷的孔径密度为40ppi时,复合材料压缩强度得到了极大提高,达到了16.52MPa,相比较纯PU,压缩强度提高了84.2%,复合材料压缩强度达到最大。但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与泡沫陶瓷孔隙密度成反比,泡沫陶瓷孔隙密度越低,材料抗冲击性能越好,20ppi泡沫陶瓷聚氨酯复合材料冲击能量为66.25J,与纯聚氨酯相比,冲击能量提高了367.2%,性能得到明显增长,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可在建材领域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95.
以钢厂Φ800 mm圆坯连铸机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晶器电磁搅拌电流和频率对电磁扭矩以及Q355NE钢圆坯等轴晶率和碳偏析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电磁扭矩随着结晶器电磁搅拌(M-EMS)电流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幅度逐渐加大。电流越高,频率对电磁扭矩的增强效果越显著。电流在0~200 A时,等轴晶率随电流和电磁扭矩的增加而增加,且等轴晶率和电磁扭矩呈线性关系。电流为150 A时出现皮下负偏析,相比较于电流为50 A,电流为150 A时出现了更为严重的晶间转变正偏析。  相似文献   
96.
为了增强太阳池的储热温度以及热效率,采用了在太阳池下对流层添加纳米颗粒的方法.通过光照实验与沉降实验选取质量分数为0.010%的碳纳米管溶液添加到太阳池的下对流层,然后与普通盐梯度太阳池进行对比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模拟光源下,含纳米颗粒小型太阳池的下对流层平均温度提高了 1.7℃,效率...  相似文献   
97.
采用纳米压痕连续刚度技术(CSM)对铝合金在不同压痕深度以及不同压头半径下的力学响应进行分析。通过不同分析方法将载荷-压痕深度关系转换为压痕应力-应变(σ-ε)关系,并与宏观性能对比得到最优方法。结果表明,半径为250μm的压头在最大压痕深度为550 nm时测得的平均弹性模量为66.4 GPa,其值与宏观拉伸弹性模量相差2.3%;采用限制因子1.6作为应力转换系数,通过几何接触半径与Tabor方法相结合可得到准确的塑形性能,名义屈服应力为290 MPa,与宏观拉伸屈服应力误差约为1.4%。  相似文献   
98.
在考虑活塞组-气缸套固体部件间瞬态导热的基础上,把柴油机缸内燃气、活塞、活塞环、润滑油膜、气缸套和冷却介质作为一个耦合体,将三维瞬态热传导模型和润滑油膜传热模型引入流体动压润滑分析理论,建立了活塞环-气缸套的三维非稳态热混合润滑摩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一6110型柴油机的活塞环-气缸套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表面粗糙度、活塞环平均基准压力对该摩擦副润滑摩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活塞组-气缸套间的固壁导热直接影响活塞环-气缸套的温度场,进而影响到该摩擦副的润滑摩擦状况;随活塞环平均基准压力的增大,膜厚变薄,油膜温度增加,粘度减小,油膜摩擦热除上死点附近有所增加外,其余部分基本上没有变化,说明对活塞环-气缸套系统进行三维润滑摩擦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当表面粗糙度增加后,油膜厚度、摩擦热、温度都有所增加,油膜粘度相应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