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8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7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61.
MCGS在电厂锅炉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电厂锅炉运行的工艺特点,提出了一个锅炉三级监控系统方案。该系统中位级由工业控制计算机和组态软件MCGS组成,负责锅炉运行状态实时显示和运行历史记录,协调多台下位机PLC的控制等。重点介绍了组态软件MCGS监控界面的开发、参数的设置、以及与PLC之间的通讯。该系统投入运行后,效果良好、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2.
世界上许多概念都是模糊的,但人们却能根据这些概念进行推理,得出明确的结论。初看起来,模糊似乎不是一件好事,事实上却相反,它可用较少的代码传递足够的信息,并能对复杂事物做出高效率的判断和处理。模糊控制是用模糊逻辑实现精确控制的一项技术。模糊控制包括输入级、处理级和输出级3个过程。输入级将输入数据转变为模糊数据,称为模糊化;处理级用模糊数据及模糊逻辑规则推理求解;输出级将模糊数据变成精确数据输出以进行控制,称为逆模糊化。模糊控制的优点是,当过程的数学模型不存在或虽存在但编码十分困难时,可考虑采用模糊控制;采用不太昂贵的传感器和低性能的处理器,就能达到相当好的控制性能;可应用于环境噪声水平高的场合;能巧妙地综合直觉经验,在具有纯滞后、大惯量、参数漂移大的非线性不确定分布参数系统中,实现较满意的控制。缺点是,精度不高,容易产生振荡,适应能力有限。当前,模糊控制作为一种新型控制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已开发和研制的控制器有3类:自调整型模糊控制器、混合型模糊控制器和自学习型模糊控制器。本期选登的4篇论文,一篇属自调整型,三篇为混合型。  相似文献   
63.
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构建了一个水泥回转窑分解炉的分散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对该控制系统的结构特征、控制策略等进行了探讨,并着重介绍了采用模糊控制算法的智能结点设计.  相似文献   
64.
针对单生物特征识别准确率和鲁棒性差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总错误率(TER)和特征关联自适应融合多模态生物特 征识别方法。首先将TER作为判别特征引入到多模态识别,以代替传统的匹配分 数;其次在不确定度量理论的基 础上,考虑人脸特征和语音特征之间的时空关联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关联的多特征 自适应融合策略,利用特征关联 系数自适应调节不同识别特征对识别结果的贡献。仿真实验表明,与几种代表性的融合算法 相比,本文所 提出的融合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多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65.
介绍一种新型的智能网络接口芯片PS2000及其应用.PS2000是Webchip网络接口系列中的重要成员,通过它可以实现智能装置与PC机平台的网关接口,使智能装置通过PS2000上网十分方便,设计者在设计这样的系统时无须熟知网络协议.  相似文献   
66.
基于组态软件MCGS的锅炉温度智能解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际上以美国、日本为首的工业发达国家,掀起了竞相研究开发神经网络,设计构造神经计算机的热潮。主要应用在模式识别、经济管理、优化控制等方面;同时,人工神经网络在自动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自学习、自适应模糊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本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优点,设计出一种神经网络的在线学习方法。通过神经网络的离线训练和在线自学习,使控制器具有自调整和自适应的性能,从而进一步改进实时控制效果,以便应用于温度过程控制中。  相似文献   
67.
介绍了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阐述了以Intel80C196MC为核心组成的控制系统及其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法。实践证明 ,该系统性能良好 ,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其使用越来越广泛;电梯控制系统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控制方式:一是继电器控制系统;二是PLC控制系统;三是微机控制系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由于故障率高,控制方式不灵活及功率消耗大等缺点,目前已逐渐被人们所淘汰;微机控制系统虽然在智能控制方面有较强大的功能,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即抗于扰性差,系统设计较复杂,一般维修人员难以掌握其维修技术;这些都限制了微机控制系统应用的  相似文献   
69.
70.
赵葵银  唐勇奇 《电测与仪表》2000,37(10):47-48,17
以典型的按键控制式数字电位器X9514为例,介绍了数字电位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并提出了按钮控制式数字电位器的防抖动和重复动作问题的两种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