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39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因实际采集到的二维码图像存在不同程度的条码模糊、畸变等干扰因素,提出了复杂条件下二维码识别技术在工业现场的应用研究与开发.对图像采集、处理以及识别算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图像预处理应用多阈值法处理光照不均下的图像二值化,通过几何定位、仿射变化对二维码定位并剪切为定义域,创建二维码检测模板,对采集到的二维码进行在线检测.经多次试验测试,系统具有准确性、实时性与可靠性等特点,在生产质量管理控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结合S120大修工程实际,总结和分析了交叉口沥青路面加铺层车辙、裂缝等病害及其产生原因,同时针对交叉口的运行特点对路面结构进行力学分析;确定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结构的最大剪应力区和抗车辙区,为交叉口路面结构和材料的抗车辙、抗裂设计提供依据.根据力学计算分析结果,提出几点适合交叉口的路面结构组合和材料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性环氧树脂、丁苯橡胶、橡胶粉3种增韧材料对微膨胀高强灌注料进行减脆增韧研究,对抗压、抗折强度和荷载-变形进行测试,通过对压折比、弹性模量、折弹比等分析表明,所用增韧材料使其脆性降低、韧性提高.分析了不同掺料下的减脆增韧机理,并对微膨胀高强灌注料在路面补强、路面薄层罩面以及防水堵漏、植筋等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郭建  张荣辉 《广东建材》2012,28(3):31-35
通过对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原材料性能、剪切、拉拔和疲劳性能等室内试验研究,表明其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的改造过程中,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橡胶沥青的掺入量对该应力吸收层的各项性能指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在普通单面大圆机上,通过织针与三角相互组合编织生产新颖提花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并给出了染整工艺,以及面料技术参数和风格特征,为针织新面料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岩性圈闭成藏过程提出了动态分析的综合研究方法。通过对典型岩性油藏动态解剖,重点研究岩性圈闭成藏过程中主要形成要素的演化特征,着重恢复地史时期烃源岩地层压力、储集层孔隙度、油气充注、岩性圈闭形成等关键因素在时空变化中的演化规律,同时对各成藏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岩性油藏形成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西峰地区长8岩性油藏为近源高压成藏模式,具有成藏动力和储集层临界物性"二元控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信仰的力量     
熊敏:信仰使共产党人追求真理、渴求光明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一直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明确而坚定地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员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确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邓小平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18.
姬塬油田的樊学区块,由于各层系地层水配伍性差,加之混层开发及混合处理的集输模式,导致集输系统结垢严重,直接影响到原油正常生产,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保障系统平稳运行,采用以工艺法防垢为主,化学、物理法防除垢为辅的综合清防垢体系,逐步形成了"原油分层集输、分层处理、净化油合层输送、采出水分层回注"的工艺模式,结垢治理取得了较大成效。针对近两年工艺法防垢的现场应用情况及效果分析,评价工艺法防垢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移动荷载下复合路面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复合路面在移动荷载下的动力响应问题.针对多层结构体系,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实体模型,并进行了动力响应分析.分别讨论了复合路面在不同车速的作用下的位移和应力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车辆速度对路面的结构力学响应有较大影响,在路面设计和疲劳寿命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振动和冲击载荷的影响.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二次压浆法水泥混凝土路面补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次压浆法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用小直径钻机钻孔,然后压入水泥砂浆,在水泥砂浆初凝后终凝前再进行第二次压浆,二次压浆迫使初凝浆体扩大,并压渗入土体中,形成树根式补强体,以此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