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72篇
机械仪表   6篇
矿业工程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冶金工业   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锰是钢铁工业中重要的合金化元素.该文作者评述了含锰高强度低合金烧结钢的成分系列及性能,指出:锰作为烧结钢的重要合金元素,具有突出的强化效果,可以取代铜、镍、铬和钼等价格较贵的金属元素;含锰低合金烧结钢强度高,烧结尺寸变化可控,适用于制造承受中、高载荷的机械零件.  相似文献   
182.
研究了4种成分的低合金钢材料烧结硬化性能。结果表明,添加Mo、Mn、Cr等合金元素的烧结低合金钢抗拉强度、硬度明显提高,合金强化效果显著。采用烧结硬化工艺,低合金钢都获得了比常规烧结更好的力学性能。其中硬化能力倍数高的4#材料效果最佳,硬度达到HRC35.4,强度为540.74 MPa,接近常规热处理的性能。金相分析表明,烧结硬化组织主要是马氏体,此外有少量残留奥氏体、铁素体、珠光体。  相似文献   
183.
考察了5种缓蚀剂对锌粉在酸性条件下的缓蚀效果,研究了缓蚀剂与锌粉的质量比对缓蚀剂缓蚀效果的影响,考察了葡萄糖(GL)与抗坏血酸(VC)复配使用的效果,并用析氢实验、光学显微镜、红外吸收光谱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葡萄糖、抗坏血酸在酸性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缓蚀效率分别能达到52.7%和60.3%;葡萄糖在m(GL)/m(Zn)=100%,抗坏血酸在m(VC)/m(Zn)=50%时缓蚀效果最为理想;复配后的缓蚀剂在m(VC)∶m(GL)∶m(Zn)=3∶1∶20时缓蚀效果最好,缓蚀效率可达91.7%。  相似文献   
184.
采用频率为2.45 GHz的微波烧结制备Mn-Zn铁氧体软磁材料。通过SEM对样品的组织和形貌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Mn-Zn铁氧体粉末压坯在微波场中加热的机理、机制,以及微波烧结过程材料的结晶、晶粒长大、致密化及影响因素,讨论了烧结工艺参数对材料的致密及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烧结早期,可以观察到晶粒长大的"畴状"结构,这种早期结构可能随着温度升高长大成为后来的晶粒;微波烧结可以实现材料快速致密,其中烧结温度对致密化有较大影响,随着烧结温度升高样品密度增大,即从1 200℃的4.20 g·cm-3增大到1 400℃的4.93 g·cm-3;Mn-Zn铁氧体材料属于磁性介质材料,烧结时因为材料对微波的吸收产生磁性损耗和介电损耗,这些损耗转化为热量加热烧结样品,这两种损耗在很大程度受磁导率和介电常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5.
在H2气氛下,采用半固态轧制工艺将Al-5.8Zn-1.63Mg-2.22Cu-0.12Zr(质量分数)粉末成功轧制成相对密度为76.1%~88.0%的生带材。分析了温度对生带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当轧制温度由580°C上升到610°C时,加速了原始颗粒边界和内部孔洞的消失、粒子的扩散、晶界的变化;显微组织演变的机制由致密为主的阶段转变为以晶粒粗化为主的阶段;η(MgZn2)相的数量在减少,更多的Al2Cu粒子在晶界处析出。获得了Al-5.8Zn-1.63Mg-2.22Cu-0.12Zr(质量分数)粉末的最佳半固态轧制温度。当液相分数为53%~67%时可以制备出具有较高密度的生带材。该研究有助于采用半固态轧制将金属粉末制备出性能较好的带材。  相似文献   
186.
The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microwave and conventional sintered Fe-2Cu-0.6C powder metallurgy (PM) alloys were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microwave sintered alloy has the better properties (sintered density 7.20 g/cm3, Rockwell hardness 75 HRB, tensile strength 413.90 MPa and elongation 6.0%),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sintered counterpart. Detailed analyses by using optical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reveal that microwave sintered sample has finer microstructure with small, rounded and uniformly distributed pores, and also demonstrate the presence of more flaky and granular pearlite in the microwave sintered body, both of which account for the property improvement. SEM images on the fracture morphology indicate that a mixed mode containing ductile and brittle fracture is presented in microwave sintered alloy, in contrast with the brittle fracture in conventional sintered counterpart. Fund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gram (No.2004-09ZD)  相似文献   
187.
文章简单介绍了新型超导体MgB2的基本超导电性,综述了MgB2块材(多晶)、线材、带材的主要制备技术,对MgB2超导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指明了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8.
采用传统固相烧结法制备Pb_(0.92)Sr_(0.06)Ba_(0.02)(Sb_(2/3)Mn_(1/3))_(0.05)Zr_(0.48)Ti_(0.47)O_3∶xCeO_2(简称PSBSM-PZT)压电陶瓷样品。研究不同CeO_2掺杂含量对PSBSM-PZT基陶瓷样品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压电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eO_2掺杂量x≤0.5%(质量分数,下同)时,陶瓷样品均为纯的钙钛矿结构。随着CeO_2掺杂含量的增加,陶瓷样品中四方相结构逐渐向三方相结构转变。随着CeO_2掺杂含量的进一步增加,陶瓷中出现焦绿石相,虽然陶瓷中已经出现焦绿石相,但是样品仍没有完全转变为三方相陶瓷;CeO_2掺杂具有细化晶粒的作用,当x=0.25%时样品晶粒晶界清晰,晶粒之间的结合相对致密,晶界处气孔率低,陶瓷断裂方式以沿晶断裂为主;当x=0.25%时,陶瓷样品获得最佳的压电与介电性能:d_(33)=346pC/N,k_p=0.60,Q_m=1396,ε_r=1309,tanδ=0.474%。  相似文献   
189.
190.
概述现代粉末冶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传统粉末冶金材料与先进粉末冶金材料的基本特性、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较系统介绍了机械合金化、粉末注射成形、温压成形、喷射成形、微波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自蔓延高温合成、烧结硬化等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状况。内容分(一)、(二)两部分,分两期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