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2篇
冶金工业   1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文章讨论了在高校经管类课程教学中开展客座演讲的好处和值得改进的地方,提出了改进建议,认为客座演讲利大于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皂化值的环烷酸和氯代环烷酸为铝和稀土混合料液的萃取体系,研究了不同酸度和铝浓度的稀土料液在萃取体系中铝和稀土的分配比及分离系数,发现2萃取体系中铝和稀土的优化分离条件均是料液铝浓度12.5 mmol/L、pH=0.10、萃取剂皂化值0.35,其中氯代环烷酸萃取体系铝和稀土的分离系数是环烷酸萃取体系的4.5倍以上,且氯代环烷酸萃取体系可以避免乳化现象的发生,因此,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李剑虹  张兴  徐莹  吴文远 《矿冶》2010,19(1):66-69,76
本文通过对在不同萃取剂皂化值、料液酸度和铝浓度条件下,稀土和铝在环烷酸体系中的分配比和分离系数的研究,发现料液含有中、高浓度铝时,由于pH值较高造成羧酸的溶解损失增大以及铝离子易水解发生乳化的问题,使得铝和稀土的分离系数βAl/RE随着料液pH值的升高急剧减小。经分析比较得出环烷酸萃取体系分离稀土和铝的优化工艺参数为:皂化值0.35M、铝浓度为12.5mmol/L、pH值为0.10条件下,分配比DAl=0.18,DRE=0.059,分离系数βAl/RE=3.06。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pH>1、01时,萃取过程的实质主要为萃取剂D2EHPA中基团P-OH与Ce(Ⅲ)发生的置换反应,其反应过程遵循阳离子交换机制;当0相似文献   
15.
李剑虹 《煤矿安全》2005,36(7):32-34
文章分析了通过对原状粉煤灰及粉煤灰混凝土的研究,考察粉煤灰的细度、保水性和粉煤灰掺合量、减水剂对混凝土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粉煤灰对混凝土有减水作用,可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和干缩率,增大混凝土抗压强度性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在我国水处理领域中的最新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煤灰作为一种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工业废渣,以其多孔性、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化学活性质点丰富及呈现弱碱性的特点,在我国大力提倡节能减排、以废治废的宗旨下表现出了在水处理领域中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列举了众多科研工作者2009年对于粉煤灰、改性粉煤灰、粉煤灰复合材料在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高污染水体处理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分说明了粉煤灰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材料在我国未来水处理行业应用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其在水处理行业应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在pH1和0pH≤1两种不同pH条件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P204-HCl-H3AOH体系萃取Ce(Ⅲ)过程两相中的Ce浓度分别考察酸度和萃取剂浓度对Ce的分配比的影响,通过对P204+煤油体系以及P204-HCl-H3AOH体系负载Ce有机相进行红外光谱测试分析,研究P204-HCl-H3AOH体系萃取Ce的机理,并确定萃取平衡常数。研究结果表明,当pH1时,萃取过程的实质是Ce离子与P—OH置换,遵循阳离子交换机制。其萃取平衡常数KCe为10-1.63;当0pH≤1时,萃取过程较为复杂,柠檬酸的存在阻碍了P204二聚体的形成,萃取过程是由P O基团与P—OH基团同时参与与Ce的配合作用,其配合机制为阳离子交换机制和溶剂化配合双重机制,该机制增强了对Ce的萃取能力,使萃取容量提高。其萃取平衡常数KCe为100.13。  相似文献   
18.
利用超滤技术处理冷轧含油乳化液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滤是一种不加化学药剂的废水处理技术。利用超滤技术处理冷轧含油乳化液废水,不仅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维护方便、破乳时间短等优点,而且还能回收大量油分和减少污泥量。本文就超滤技术的原理和工艺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铝合金交流电阳极氧化膜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剑虹  李娜 《表面技术》2010,39(1):74-76,84
以工业纯铝L2为实验试样,通过表面预处理→交流电阳极氧化工艺在其表面制备阳极氧化膜,考察了氧化时间、氧化电压对氧化膜厚度和硬度的影响,并对阳极氧化试样的横截面进行SEM和EDS测试分析。研究表明:电解液成分H2SO4质量浓度为200 g/L、Al2O3质量浓度为1 g/L,交流氧化电压为12 V,温度为(20±1)℃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均匀、与基体结合紧密、硬度相对较高的氧化膜;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膜的厚度增加,但硬度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声波探伤、组织观察、元素面扫和能谱测试手段,对某厂最新研制的铁道车辆用0Cr16Ni5Mo阶梯轴不同批次产品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在真空感应炉冶炼电极棒Φ330mm-电渣重熔Φ610mm 钢锭双联工艺下冶炼,再经阶段锻造,其产品可达技术要求。合理设置真空感应炉精炼期搅拌频度和温度,不仅可以实现对电极棒化学成分的精准控制,而且可以使气体中氧气质量分数由66×10-6降至30×10-6。研究表明,0Cr16Ni5Mo阶梯轴生产工艺优化条件为:冶炼频率为150Hz,Ar气搅拌流量为70~80L/min,搅拌频率为65Hz,在1150、1050℃的温度下分别均质化处理3h和5h,阶段快锻在3500t的条件下进行镦粗处理,在2000t的条件下成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