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0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57篇
电工技术   127篇
综合类   144篇
化学工业   374篇
金属工艺   210篇
机械仪表   145篇
建筑科学   255篇
矿业工程   158篇
能源动力   41篇
轻工业   227篇
水利工程   70篇
石油天然气   132篇
武器工业   76篇
无线电   15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2篇
冶金工业   140篇
原子能技术   25篇
自动化技术   24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Al、Cu二元合金系烧结过程的原位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高温光学显微镜(HTOM)对由纯铝粉和纯铜粉制得的二元粉末体系进行了原位烧结试验,原位观察结果表明:经典烧结理论对塑性粉末体系不再适用;该体系烧结的典型物理过程可概括为颗粒边界熔化、晶界熔化、颗粒熔化,最后为合金元素铜的扩散均匀化,而这四个阶段在时间上并不能严格分开,而是交叠进行的;边界熔化受颗粒表面氧化膜破碎、表面曲率和颗粒变形等因素影响;晶界扩散在烧结过程中始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合理制定和优化烧结工艺提供了直接的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52.
借助高能球磨Al及5%CuO合成了纳米复合粉末,进而在退火后,通过热压和热挤制备出了组织均匀、致密、晶粒尺寸约为120 nm~150 nm的亚微米块体Al基复合材料.XRD和显微组织分析表明:粉体球磨时,Al与CuO之间发生了还原反应,但生成物的热稳定性较差,在400℃退火过程中发生了与球磨时相逆的固态反应;复合粉末显微组织上的冷焊条纹其实质是球磨产生的高畸变区,退火使之逐渐消失;制备的亚微米块体复合材料主要以Al2Cu和Al2O3颗粒为增强相,室温下具有良好的压缩性能,但拉伸时表现出极大的脆性.  相似文献   
53.
改性活性污泥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经过特定驯化使好氧污泥成为硫酸盐还原菌优势生长的厌氧活性污泥,并用改性活性污泥体系处理含铬废水,研究了进水六价铬浓度、硫酸根浓度、化学需氧量(COD)浓度、水力滞留时间和多种重金属共存等因素对体系处理含铬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硫酸根浓度为1 g/L、铬(Ⅵ)浓度为20 mg/L、COD浓度为2 g/L、水力滞留时间为16 h时,改性体系能有效处理200 mg/L的六价铬废水,铬(Ⅵ)的去除率高达99.83%、硫酸根去除率也达到86.2%,出水中铬(Ⅵ)、硫酸根和COD浓度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进水中浓度低于20 mg/L的共存重金属离子不影响体系除铬(Ⅵ)达标排放,且体系对共存重金属离子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这为含铬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同时为厌氧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污泥来源.  相似文献   
54.
A novel fluidized-bed reactor was designed and installed for bloleaching in a semi-continuous way, by which a process for biuleaching-cyanidation of Jinya refractory gold arsenical concentrate was studied. The arsenic extraction rate reaches 82.5 % after 4-day batch biooxidation of the concentrate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 of pH 2.0, ferric ion concentration 6.Sg/L and pulp concentration 10%. And leached rate of gold in the following cyanida.tion is over 90%. The parameters of three series fluidized-bed reactors exhibit stability during the semi-continuous bioleaching of the concentrate.Armmic in the concentrate can be got rid of 91% after 6-day leaching. Even after 4 days, 82% of arsenic extraction rate was still obtained. The recovery rates of gold are 92 % and 87.5 % respectively in cyaniding the above bioleached residues.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a base for further commercial production of gol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55.
WSN中基于层次结构的可靠传输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耿晓义  柴乔林  张擎 《计算机工程》2008,34(23):119-122
提出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层结构的一种数据可靠传输算法。采用综合节点剩余能量、缓冲区可用率、信道错误率3因素的可靠路径与备选可靠路径策略,依据缓冲区空闲情况进行预拥塞节点检测,进行路径前后疏导缓解拥塞。对簇头节点和非簇头节点的失效进行分类处理。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可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6.
无线传感器网络不等规模节能分簇路由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擎  柴乔林  刘玲 《计算机工程》2008,34(23):98-101
在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当簇头以多跳通信方式将数据传输至sink点时,越接近sink点的簇头过路数据负担越重,可能过早耗尽能量而导致传输失效,造成网络分割。该文提出一种不等规模节能分簇路由算法,通过限制成簇范围使接近sink节点的区域产生更多更小规模的簇。在分簇时形成源于sink节点的簇间跳数场,使数据经过最少的中间簇到达sink节点,并通过动态调整对下一跳簇的选择来平衡簇间负载。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延长了网络生命周期,有效降低了网络整体耗能。  相似文献   
57.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特点以及不同业务对QoS的不同要求,提出了一种结合数据融合的QoS路由算法(DAIQoS算法).该算法借鉴TopDisc协议的分簇路由过程对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在此基础上借鉴定向扩散(DD)协议中梯度路由的思想,通过维护簇内和簇间两个梯度场建立到sink节点的多条最短路径.选择既能满足数据的QoS要求,又能尽量时其进行融合处理的路径转发数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DAIQoS算法能够在满足数据QoS要求的同时有效减少冗余数据,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58.
基于树形结构的ZigBee能量均衡协议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ZigBee网络的树形拓扑结构中,其网络高层节点面对大量业务时,容易过早耗尽电池能量.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能量均衡路由算法.在改进算法中,综合考虑了网络节点的层次和负载能力.通过计算路由代价,上层节点的功耗被降低,而负载则被分摊至下层节点.另外在路由选择的时候,尽量避开剩余能量较低的节点.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以平衡网络节点的整体耗能,延长关键节点的生存时间,从而提高了ZigBee网络整体的健壮性.  相似文献   
59.
于磊磊  柴乔林 《计算机应用》2009,29(11):2908-0910
以节能为主要目标,基于最小跳路由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拓扑优化的WSN最小跳路由算法——MH-TO算法。该算法采用折半匹配的功率调整策略对网络拓扑进行优化,并引入“塔模型”实现节点的最小跳信息的学习,使得信息包路由时沿着最小跳的路径向sink节点传送。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最小跳数场的自组织路由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降低能量消耗并均衡能量负载,从而显著延长网络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60.
主要介绍了Foxboro公司的I/A Series集散系统卓越的硬件性能,以及I/A Series的软件包所涵的自动化和有关智能信息管理的各种功能和分布式结构、标准化兼容的特点,以此来说明I/A在氧化铝厂拜耳法工艺(具体以蒸发工艺为例)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