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40篇
化学工业   35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3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环丁砜理化性质及劣质化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了添加剂对环丁砜热稳定性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最终确定在水汽吸收、氮气保护、220 ℃、6 h实验条件下,以4种胺醇类物质作为添加剂,以硫酸钡生成量作为环丁砜热稳定性的间接评价指标,以SO2的释放量作为环丁砜热稳定性的最终评价指标,SO2的释放量越少表示添加剂对抑制环丁砜热分解的效果越好。考察了每一种添加剂在不同加入量对环丁砜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上述4种添加剂对抑制环丁砜热分解均有一定效果,其中HW-D-01效果最好,在添加质量为环丁砜质量的0.04%时,对抑制环丁砜热分解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2.
采用水热一步合成法制备了SBA 15和Ti SBA 15分子筛,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和H2原位还原法制备了Ni2P/SBA 15和Ni2P/Ti SBA 15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BET)、透射电镜(T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等技术,研究了掺杂Ti原子对SBA 15分子筛及其催化剂形貌和织构性质的影响,并以喹啉为模型化合物,采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不同硅/钛摩尔比对催化剂加氢脱氮(HDN)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的掺杂并没有改变SBA 15高度有序的介孔结构,但改性后载体比表面积略有增大,孔径有所降低;Ni2P/Ti SBA 15中Ti以锐钛矿TiO2和Ti9O17形式存在,而活性组分还原后所形成的物相为Ni2P。Ni2P/Ti SBA 15催化剂的HDN活性均高于Ni2P/SBA 15催化剂,并且不同硅/钛摩尔比的催化剂呈现不同的HDN活性, n(Si)/n(Ti)=25的Ni2P/Ti SBA 15催化剂具有最高的HDN活性。  相似文献   
5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MoO3-ZrO2复合氧化物,利用XRD、N2吸附-脱附及SEM对其进行表征,考察焙烧温度对其晶相结构、比表面积、孔径以及形貌特征的影响;以FCC汽油为原料,对MoO3-ZrO2经预硫化后制得的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550 ℃时,ZrO2表面出现蠕虫状结构;焙烧温度为650 ℃时,开始出现Zr(MoO4)2特征峰;焙烧温度为700 ℃时,ZrO2由四方相向单斜相转化;适当提高焙烧温度有助于MoO3-ZrO2复合氧化物平均孔径的增大以及得到较适合的比表面积,但过高的焙烧温度会使复合氧化物烧结断裂;经650 ℃焙烧得到的MoO3-Zr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脱硫活性,对FCC汽油的脱硫率可达70.3%。  相似文献   
54.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CTAB与聚苯乙烯(PS)乳液混合物为复合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MoO_3-ZrO_2复合氧化物。利用XRD、SEM、BET和Py-IR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进行MoO_3-ZrO_2复合氧化物催化正己烷异构化活性评价实验。考察了PS乳液对MoO_3-ZrO_2复合氧化物晶相、孔结构、酸性和异构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板剂的组成变化不会改变MoO_3-ZrO_2的晶相结构,添加适量的PS乳液可以形成大孔-介孔的多级孔结构,有利于正己烷的异构化反应。  相似文献   
55.
催化裂化轻汽油临氢醚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本文考察了各种工艺条件对不同催化裂化汽油轻馏分临氢醚化反应醚收率的影响和各馏分反应特点。比较了各馏分提高辛烷值的阈,认为C5~C6馏分是临氢醚化反应最佳原料。经过临氢醚化反应,催化裂化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可提高1.8-3.0个单位。  相似文献   
56.
催化裂化汽油醚化工艺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催化裂化汽油醚化工艺过程的论述,确定醚化反应的条件是低温、低压、低空速和适当的醇油比,而醚化原料尤以C_5~C_6馏分最佳.  相似文献   
57.
介绍了一种我国自行设计开发的柴油优化自动调合系统,采用在线和离线近红外光谱仪快速对组分油性质分析,用计算机通讯技术将分析数据传入调合控制系统。调节各组分比例,实现调合过程优化控制,对真正实现投资小,见效大。以及避免巨资引进不适合国情的技术带来的巨大损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8.
驱动电压频率调节是超声波电动机转速控制的常用方法,频率调节精度决定了电机转速的控制精度.由于超声波电动机工作频率高,难于实现具有足够精度的频率调节,成为限制调频控速精度的瓶颈问题.设计了两种超声波电动机调频控制实现方法,解决了频率调节精度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王焕  轩丽伟  张吉庆  王海彦 《当代化工》2012,(10):1024-1026,1029
采用浸渍法、沉淀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含钛复合载体,并制备Pt—sn双金属催化剂;分别采用XRD、TEM、Py-IR对所制得样品的晶相和表面酸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对含钛复合载体的存在形态有一定的影响;含钛复合载体表面只有L酸位,且共沉淀法制备的含钛复合载体的酸性最弱;共沉淀法所得含钛复合载体制得的催化剂表现出最好的催化剂活性稳定性和单烯烃选择性。  相似文献   
60.
用NaOH溶液对Hβ分子筛进行碱处理,得到了含有多级孔的BEA结构分子筛,并采用XRD、SEM、N2吸附-脱附、NH3-TPD、Py-FTIR等方法对处理前后的分子筛进行表征,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处理条件可有效调变Hβ分子筛的孔道结构及酸量分布;随着NaOH溶液浓度的提高,Hβ分子筛微孔结构破坏严重,介孔数量增多,同时酸量增加;当NaOH溶液浓度一定时,随着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微孔比表面积下降,酸量下降;在处理条件为NaOH浓度0.2mol/L、处理温度60℃、处理时间0.5h时,Hβ分子筛可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微孔结构的同时生成介孔,且适宜醚化反应的B酸量适中,该分子筛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