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5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137篇
电工技术   264篇
综合类   168篇
化学工业   322篇
金属工艺   194篇
机械仪表   227篇
建筑科学   299篇
矿业工程   68篇
能源动力   69篇
轻工业   177篇
水利工程   93篇
石油天然气   219篇
武器工业   34篇
无线电   18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1篇
冶金工业   107篇
原子能技术   17篇
自动化技术   34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研究不确定系统D-稳定鲁棒容错H∞控制问题.基于连续型执行器故障模式,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给出了系统D-稳定的鲁棒容错输出反馈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并将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归结为求解一族线性矩阵不等式组.仿真示例表明,无论执行器是否发生故障,所得到的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不仅保证闭环系统是D-稳定的,而且满足给定的H∞干扰指标,从而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
不确定系统鲁棒容错H_∞控制的LMI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不确定线性系统.研究了执行器失效情况下鲁棒容错H∞控制问题.基于连续增益故障模式.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推导了系统H∞指标约束下鲁棒容错镇定的充要条件.分别给出了输出反馈和状态反馈H∞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引入变量代换.将求解输出反馈H∞指标约束的鲁棒容错控制器的可解条件转化为标准的LMI.所获得的控制器不仅能使故障系统鲁棒稳定,并且能达到给定的H∞性能指标.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出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3.
陈明  童朝南 《控制与决策》2009,24(5):641-647

研究不确定系统D-稳定鲁棒容错H控制问题.基于连续型执行器故障模式,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给出了系统D-稳定的鲁棒容错输出反馈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并将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归结为求解一族线性矩阵不等式组.仿真示例表明,无论执行器是否发生故障,所得到的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不仅保证闭环系统是D-稳定的,而且满足给定的H干扰指标,从而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4.
目前大多数仿真系统采用流量发生器等模拟l离散事件的发生,为了充分模拟网络环境中分布式系统各子系统的并发运行和彼此之间依据算法的实时交互,设有虚拟局域网VLAN的IEEE802.1Q协议。提出一种改进NS2模拟局域网分布式系统实际运行的在线仿真的集成方法,将各分布式应用对象移植为NS2的C++扩展对象,执行实际算法,构造一个模拟中心调度对象,管理各分布式对象的并发运行、转发各分布式对象之间的消息交给NS2以模拟其网络延迟,与领域仿真软件交换数据等。对NS2中共享式以太网协议模块改造,添加VLAN802.1Q协议模块,分别实现对交换式局域网和多播报文的模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网络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在线仿真方法是有效的、所扩展的NS2模块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5.
针对无线衰落信道工作下的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特点,建立合适的系统仿真模型,采用两种常见信道估计方法,即最小平方误差和最小均方误差信道估计算法,编写相关算法程序,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仿真,分析比较两种算法.  相似文献   
66.
在梳理国内乡村景观数字化保护相关成果、系统分析乡村景观相关文献基础上,比较乡村景观保护的理论方法及数字化技术优势,从路径、技术等方面综述国内乡村景观数字化保护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数字化技术在乡村景观保护中展现出显著技术优势。(2)数字化技术在乡村景观保护中的应用分为4个时期,即信息采集阶段(1990-2000年)、分析评估阶段(2000-2010年)、营建管控阶段(2010-2015年)、综合应用阶段(2015年至今)。(3)乡村景观数字化技术的路径分为景观信息采集—分析评估—营建管控。(4)乡村景观的信息采集包括景观空间信息采集和人类行为感知数据采集,涉及遥感影像、无人机航拍影像、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大数据、生理检测与虚拟现实等;分析评估主要涉及地理空间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场景可视化等;营建管控主要涉及参数化设计、景观信息模型、三维重建、虚拟现实等。基于上述分析,指出乡村景观数字化保护在技术方法和实践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趋势:(1)技术方法创新应用,辅助景观保护;(2)应用场景日渐广泛,全过程实践协同。研究旨在为乡村景观数字化保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莴笋是西藏昌都市露地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近年来斑萎病发生普遍,发病率达到了80%以上,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前期研究表明发病植株受到番茄斑萎病毒(TSWV)侵染。为明确该区域莴笋感染TSWV不同时期病毒粒体分布与亚细胞病变的特征,为病毒病的精准诊断与绿色防控提供依据,本研究采集了西藏昌都市卡若区莴笋不同发病时期的样品,应用TSWV-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扩增克隆与测序分析,根据N基因序列推导N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明确采集样品受到TSWV侵染。采集不同发病时期的样品进行负染色和超薄切片制样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早期感病叶片(症状为轻微褪绿)中病毒粒体相对含量较少,TSWV粒体分布于细胞质中,叶绿体噬锇颗粒明显增加,线粒体嵴膜部分降解,少部分细胞的液泡内有较多TSWV粒体聚集于细胞质内的囊泡中;中期感病叶片(褪绿或黄化斑)中,病毒粒体相对含量较高,较多TSWV粒体聚集于细胞质内质网池中,叶绿体膜系统降解,噬锇颗粒增加,线粒体增多;后期感病叶片(坏死斑)中,病毒粒体相对含量高,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降解,有大量TSWV病毒粒体聚集于残存的细胞质内囊泡中。TSWV粒体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68.
为增加配电网风电的消纳能力,减少碳排放,建立了一种交直流配电网低碳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模型。分析风电预测误差和预测出力历史数据之间的正相关性,采用混合Copula函数,建立它们之间的联合概率分布,得到风电预测误差的条件概率分布。将交直流配电网解耦为交流和直流子网,以各自综合运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在交流子网优化模型中引入碳交易机制,建立交直流配电网分散协调优化模型。以得到的风电预测误差的条件概率分布为参考,构建了基于K-L散度的分布鲁棒模糊集。利用拉格朗日对偶理论,将优化模型转化为单层优化目标模型,并利用交替方向乘子法进行分散协调优化求解。基于修改后33节点交直流配电网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有效减少配电网侧碳排放量,显著提高风电消纳能力。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以全国省、市级区域1992—2020年夜间灯光为研究对象,基于DMSP和VIRS遥感影像以及城市行政区域矢量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构建灯光演变趋势,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并结合全国、分区和城市尺度对中国夜间灯光时序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年份内灯光增加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区域以及中部省会中心城市,灯光减少区域多集中在山西、陕西等中西部城市;(2)在中、东、西部时空变化中,东部区域增长区和高亮度区域面积占比最高,西部最低;(3)在19个典型沿海城市中,上海等东南部城市灯光增长最快且亮度最高,灯光增速和亮度值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由南到北。  相似文献   
70.
提出一种新型转轮全热回收新风机组,利用恒温恒湿小室,改变室内排风参数,测试夏季工况下该机组的冷回收性能。实验数据表明,室内排风相对湿度对转轮的温度交换效率影响较小;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室内排风相对湿度,转轮的焓交换效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但室内排风相对湿度提高到60%时,转轮的焓交换效率有急剧下降的趋势,尤其在排风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更为明显;提高室内排风温度,转轮的温度交换效率有所提高,增幅在2%-4%,转轮的焓交换效率也有所提高,但增幅不大;联合运行工况下,制冷系统冷凝温度降低,输入功率减小,能效比提高,蒸发负荷大大降低;随室内排风温度的提高,转轮回收能量与设备能耗之比逐渐降低,由室内排风温度为24℃时的3.5降为室内排风温度为30℃的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