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19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42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40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8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3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篇
冶金工业   11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2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IFLA主席A·S·施密特教授及其作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讨论了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现任主席阿诺·施密特教授在国内外风景园林行业出色扮演的三重角色 ,即领导者、决策者和设计者 ,并对其成功的实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62.
离散元法(DEM)是研究非饱和土力学性质的重要方法,其模拟的可靠性取决于非饱和接触模型细观参数的准确标定。目前,对非饱和接触模型细观参数的标定方法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柔性边界的标定离散元(DEM)中非饱和接触模型细观参数的方法,对非饱和接触模型细观参数进行系统标定,并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揭示了非饱和接触模型中细观参数与宏观力学性质的相关性。首先,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细观参数的取值范围进行优化,分析细观参数对宏观响应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非饱和土的割线模量E50主要受摩擦系数μ、吸力ψ、杨氏模量E的影响,影响程度为μ>ψ>E;非饱和土的峰值强度Sp主要受吸力ψ、摩擦系数μ的影响,其影响程度为ψ>μ>E。其次,根据敏感性分析结果确定相关宏观响应的显著影响参数,利用基于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CD)的响应面分析方法建立非饱和土宏观力学参数与显著影响参数之间的回归方程。再次,根据回归方程建立非饱和土细观参数的最优化模型,使用MATLAB中的FMINCON函数对其进行求解,获得细观参数的最优解。最后,利用获得的最优参数,模拟不同...  相似文献   
63.
进一步推导了曲面零件悬空区上的应力分布及临界失稳公式。然后通过计算机编程,求解了临界失稳方程,得到了拉深系数、相对锥项半径、相对圆角半径、材料相对厚度与临界失稳时刻间的关系曲线,并对曲线变化的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4.
变截面梁单元刚度矩阵及稳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玲  李银山 《工程力学》1998,(A01):406-410
本文采用结构力学和能量原理相结合的方法,推导了变截面梁的刚度矩阵,形式简单,精度良好,可以方便地用于实际工程,并附着稳定分析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能透过成品集成电路表面Si3N4+SiO2钝化层无损显微内窥透视检测其下集成电路的微结构和缺陷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辫状河砂体几何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辫状河是自然界重要的河流类型之一。利用砂体沉积过程数值模拟方法可以预测辫状河砂体的几何形态。在建立了辫状河砂体沉积过程的数学方程后,根据现代辫状河沉积特征,设计了辫状河沉积过程的模拟条件,计算域长15km、宽10km,流量按50a一遇大洪水设计,模拟过程到1970a时,辫状河沉积过程基本达到平衡状态,此时砂体最大厚度约14m,出现在计算域2.5~3.5km处,以中砂沉积为主。计算过程中可识别6种沉积单元,包括辫状水道(砂体的平均长宽比2.45,平均宽厚比72.6)、纵向砂坝(平均长宽比2.02,平均宽厚比86.7)、斜列砂坝(平均长宽比2.27,平均宽厚比74.9)、废弃河道、堤岸、越岸沉积。主要沉积单元砂体几何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较好。图3表1参5  相似文献   
67.
68.
69.
张世莉  肖玲  陈亮  周元 《微电子学》2020,50(2):297-302
在高可靠微电路模块设计中,封装结构通常采用产品灌封的方式,以满足产品抗冲击振动、恶劣环境、导热、绝缘等要求。剖析了某灌封模块样品的应力失效典型案例。采用仿真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验证,提出了灌封工艺方案与产品结构设计匹配性与适宜性的研究方法。该方法为后续灌封方案与产品结构匹配性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0.
Activated carbon/nanosized CdS/chitosan (AC/n-CdS/CS) composites as adsorbent and photoactive catalyst were prepared under low temperature (≤60 °C) and ambient pressure. Methyl orange (MO) was chosen as a model pollutant to evaluate synergistic effect of adsorption and photocatalytic decolorization by this innovative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Effects of various parameters such as catalyst amount, initial MO concentration, solution pH and reuse of catalyst on the decolorization of MO were investigated to optimize operational conditions. The decolorization of MO catalyzed by AC/n-CdS/CS fits the Langmuir-Hinshelwood kinetics model, and a surface reaction, where the dyes are absorbed, is the controlling step of the process. Decolorization efficiency of MO is improved with the increase in catalyst amount within a certain range. The photodecolorization of MO is more efficient in acidic media than alkaline media. The decolorization efficiency of MO is still higher than 84% after five cycles and 60 min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which confirms the reusability of AC/n-CdS/CS composite cataly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