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28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开展循环加卸载转单调加载试验和疲劳破坏试验,揭示循环荷载下泥质石英粉砂岩的变形和力学响应特征。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当循环上限荷载位于疲劳强度前后,试件的轴向和横向累计残余应变由单调递增凸曲线向凹曲线延伸,滞回环间距由“疏-密”向“疏-密-疏”发展,残余应变率和滞回环相对面积由L形向U形转化;弹性模量由初始快速上升、下降、缓慢稳定发展3个阶段向单调递减凹曲线转凸曲线衰减;而横向-轴向应变比则由单调递减凹曲线,转变为单调递增凸曲线,然后向凹曲线延伸;随上限荷载的增加,循环加卸载3000次后泥质石英粉砂岩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增幅较单轴抗压强度高13.62%,而当上限荷载小于单轴压缩弹性上限时,循环荷载作用后的岩石抗压强度略小于单轴抗压强度;当试件发生疲劳破坏时,疲劳寿命与上限荷载呈幂函数分布,疲劳强度约为单轴抗压强度的80%~89%。试件弹性模量整体随着循环上限荷载先增大后减小,而横向-轴向应变比则随上限荷载的增加而增大;提出了循环荷载的“薄弱结构断裂效应”和“压密嵌固效应”,探讨了循环加卸载过程中多孔弱胶结岩石的强度变化特征和力学参数演化机制。  相似文献   
52.
沉降量是建筑物施工期间及竣工后地基变形的一个重要指标。结合工程实例 ,详细介绍高层建筑地基沉降变形监测方法和注意事项 ,并采用指数曲线三点法预测最终沉降量  相似文献   
53.
高层建筑地基沉降量推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高层建筑结构地基沉降预测的指数曲线三点法、Asaoka法、双曲线法和Logistic曲线法。工程实例计算和实测结果表明,双曲线法计算收敛慢,结果偏大;Asaoka法的结果与实测值接近;Logistic法能较好地反映线性加载或近线性加载的沉降时间关系;指数曲线法的计算收敛快,但计算结果偏小。  相似文献   
54.
以灵宝矿区辉绿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单轴及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和恒轴压卸围压试验,分析了应力-应变曲线及破坏形态,研究了辉绿岩在不同应力路径下的能量演化过程与破坏机制。研究表明:在三轴循环加卸载变形破坏过程中,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滞回环的面积逐渐增大,岩样耗散能与弹性能均增大,耗散能的增长速率逐渐变大,弹性能的增长速率逐渐变小,且围压越大耗能比越大,岩样内部的裂隙扩展和汇合现象显著增加;在恒轴压卸围压变形破坏过程中,围压对辉绿岩的抗压强度和横向变形影响较大;在相同初始围压下,相比较循环加卸载应力路径,卸围压应力路径下试件破坏时弹性能密度更大。  相似文献   
55.
软硬岩交替区岩体结构面两侧岩性变化剧烈,地应力分布复杂。为探明软硬岩交替形成的岩体结构面对初始地应力场的影响,以云南曼么二号隧道为研究背景,构建包含高程信息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法反演获得了隧道轴线处的初始地应力场,分析了软硬岩交界面处水平主应力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平主应力异常与软硬岩交界面两侧围岩弹性模量、埋深和结构面倾角的差异性有关;通过正交试验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显著性评价,发现围岩弹性模量和埋深对水平主应力的影响显著,是水平主应力异常的关键因素。研究成果可为隧道(洞)开挖过程围岩稳定性评价与支护方案设计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6.
为了研究华北地区莱州湾附近沿海金矿区的现今构造应力状态和构造作用,采用应力解除法、滞弹性应变恢复法和水压致裂法开展地应力测量工作,共测定49组地应力数据。结果表明,水平构造应力在现今应力场中占主导地位,是一种典型的构造应力场。应力场的特征为σHhvH、σh和σv分别为最大水平主应力、最小水平主应力和垂直主应力)和σHvh,这分别有利于逆冲和走滑断裂活动。应力水平相对较高,不利于地下结构的稳定性。σH的方向为WNW–ESE或近E-W向,这与震源机制解和区域地质构造分析的结果一致。现今应力场是不同地质时期动力作用和构造运动的结果,研究区的应力场总体上继承了第三期(喜马拉雅运动期)构造应力场的特征,同时部分保留了第二期(燕山期)构造应力场的特征,最终演化为以近E-W向挤压为特征的构造应力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