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9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08篇
金属工艺   36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0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研究了含氟丙烯酸硅烷酯树脂合成中单体滴加时间、反应温度和引发剂含量这3个因素对树脂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及反应放热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树脂官能团和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分析,考察了丙烯酸硅烷酯单体含量、含氟丙烯酸单体含量及侧链甲基对树脂水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的水解速率随丙烯酸硅烷酯单体含量的升高而升高,随含氟单体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合成所用的丙烯酸硅烷酯单体中不含有甲基时其水解速率比较大。  相似文献   
62.
Si3N4陶瓷注射成型的流变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3.
陶瓷粉体对注射成型流变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志鹏  黄勇 《陶瓷学报》1997,18(2):86-90
本文综述了陶瓷成型中固相体积分数与相对粘度的关系,研究了具有不同颗粒直径的Si3N4粉体对注射成型流变学的影响,根据颗粒级配理论,通过对不同分布的Si3N4粉体进行连续级配,以减小注射成型粘度。  相似文献   
64.
α-Al2O3悬浮体的流变性及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4,自引:10,他引:64  
陶瓷凝胶注模型工艺是一种新颖的成型工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它将高分子化学单体聚合的思路引入到陶瓷的成型工艺中,可制备高强度、高均匀性的陶瓷坯体。  相似文献   
65.
利用角形态和球形态的氧化铝粉制备了氧化铝浆料。通过制备氧化铝薄层的方法,初步探索了球形态粉体对提高浆料固相含量的作用,并研究了浆料固相含量对氧化铝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形态粉体可以获得更高的固相含量,制得的浆料最高固相含量可达到68%(体积分数,下同)。推断球形粉可通过规律堆积降低浆料粘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固相含量。浆料固相含量由50%提高到55%时,对应的烧结体致密度明显增加,但继续提高浆料固相含量,烧结体致密度增加不大。  相似文献   
66.
本文叙述了防污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着重介绍了新型防污剂的研究现状及方向。  相似文献   
67.
水基高固相含量SiC悬浮体的制备和凝胶注模成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讨论固相含量高达50vol%的SiC水基悬浮体的制备和凝胶注模成型。SiC粉末适于在碱性水溶液中分散,但溶液的PH值必须适当。SiC料浆的流变性同时受球 固相含蝗影响。通过将料浆进行抽真空除泡并控制其PH值,可制备出不含气孔形状复杂均匀的SiC坏体。  相似文献   
68.
采用一种保温辅助(TIA)的燃烧合成工艺,高效、快捷地制备出了高性能Eu~(2+)掺杂的Ca-α-Si Al ON荧光粉。在传统的燃烧合成工艺的基础上,在反应物原料的外部包裹氮化硅保温层,显著阻碍了燃烧过程中的热量散失,使体系处于高温反应区的时间延长至原有工艺的3倍以上,从而促进了晶体的充分生长和发育。通过使用XRD、SEM、PL光谱等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在使用了氮化硅保温层的样品中,产物为纯相的Ca-α-Si Al ON,颗粒的结晶良好,呈现等轴状形貌,粒径分布均匀。PL光谱测试表明,其在250~350 nm和350~450 nm区间内存在2个较宽的吸收带,在568 nm附近处有较强的黄光发射。包裹了氮化硅保温层后,产物的荧光性能有了明显改进,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强度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9.
将耐热合金钢基体进行活化处理后,以Ni Co Cr Al Y为粘接过渡层,采用等离子喷涂法和喷枪快速喷涂工艺相结合制备包覆复合粉体Al_2O_3-Zr O_2/Y_2O_3和未包覆粉体Zr O_2/Y_2O_3的2种不同厚度的热障涂层材料样品,通过涂层的结合强度试验、涂层微观结构和高温隔热试验比较相同厚度的2种陶瓷涂层的结合强度及隔热效果,并探讨涂层厚度与隔热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纳米Al_2O_3包覆Zr O_2/Y_2O_3粉体制备的热障涂层其结构和性能都优于未包覆粉体Zr O_2/Y_2O_3制备的热障涂层,且该热障涂层隔热性能随涂层厚度的增加而提高,温度越高性能优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70.
田贵山  李双  谢志鹏 《硅酸盐学报》2014,(12):1520-1527
以碳化硅晶须为增强体、碳化硅--碳为基体制备晶须增强反应烧结碳化硅复合材料,研究了碳化硅晶须、碳含量对复合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硅晶须经高温反应烧结后仍保持表面的竹节结构,且晶须增强体与反应烧结碳化硅基体间形成适中的界面结合强度;材料断口处有明显的晶须拔出,当碳黑含量为6%(质量分数)时,随着晶须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抗弯强度从200MPa提高到310MPa(晶须含量15%),当碳黑含量为18%时,随着晶须含量的增加,材料断裂韧性从3.3MPa·m1/2提高到4.3MPa·m1/2;碳化硅晶须含量过高时,晶须的"搭桥"效应导致材料中含有较多的游离硅,限制了材料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微氧化处理使材料表面形成致密、均匀的氧化膜,可显著提高反应烧结碳化硅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