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2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文章重点介绍小线辐照交联束下传输系统的结构设计,该设计采用四进四出的高速生产模式,线缆传输速度达500 m/min,满足生产过程换线不停机。并着重就束下轮传动架、放线机、储线张力架、收线机等束下传输系统部件进行结构和原理的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2.
信息化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是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集团企业信息化规划受多种风险的制约,如何发挥好规划的指导作用,在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制定好信息化规划,保障集团企业信息化工作有序、健康发展,是集团企业信息化规划的研究重点。本文从通过对集团企业信息化规划应用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的策略,为集团企业进行有效地信息化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3.
出口炒青绿茶品质提升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出口炒青绿茶品质存在的“色泽不绿、苦涩味重、有烟焦味”等突出问题进行鲜叶摊放、蒸汽杀青、脱水等关键工艺研究,综合提出长炒青绿茶、圆炒青绿茶加工新工艺。采用新工艺加工的炒青绿茶,汤色改善明显,无烟焦味。长炒青绿茶氨基酸含量提高23.8%,感官审评综合得分提高一个等级(+3.8分);圆炒青绿茶氨基酸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5.2%和5.6%。  相似文献   
34.
以火炙竹沥、竹沥茶等为研究对象,探究在茶叶制作过程中添加火炙竹沥对茶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方法分别对竹沥、竹沥茶和足炕叶的香气(挥发性)成分和水溶性(非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从竹沥茶中共检测出157个挥发性成分和157个非挥发性成分,与足炕叶相比,从竹沥茶中鉴定出糠醛和2-甲基吡嗪两种特征香气成分,以及乙基香兰素葡萄糖苷和甜菜碱两种特征水溶性成分。此外,竹沥茶提取液的体外生物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竹沥茶提取液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药物阿卡波糖,胆酸盐结合率显著高于对照药物考来烯胺,表明竹沥茶提取液在降血糖和降血脂等生物活性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在效果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5.
以α-Al2O3、ρ-Al2O3和γ-Al2O3微粉3种不同晶型的氧化铝为铝源,与蓝晶石混合,加入聚乙烯醇压制成型,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1 300、1 400、1 500和1 600℃)制备了莫来石试样,并研究了不同晶型氧化铝与蓝晶石制备莫来石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以α-Al2O3为铝源的试样在1 600℃烧后的固相反应最完全,其主要物相为莫来石和氧化锆。并且当铝源为α-Al2O3时,制备出的试样具有较高的体积密度、较低的显气孔率和较高的耐压强度。  相似文献   
36.
茶叶中的EGCG3″Me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国内外EGCG3″Me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茶叶中EGCG3″Me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7.
对火力发电厂厂用电快切装置的工作原理、运行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并引用神头第二发电厂实例进行了故障分析,总结了快切装置在发电厂实际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究不同黄白化品种扁形绿茶主要化学成分差异及其风味品质特征。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UPLC-TQ-M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对不同黄白化品种扁形绿茶的主要水溶性成分进行定量测定,并结合感官分析和色差分析,探讨了白叶1号和中黄系列品种制作的扁形绿茶的化学成分差异及其与汤色、滋味特征的内在联系。结果 白叶1号和中黄系列扁形绿茶“酚氨比”的平均值分别为2.68和3.4;白叶1号扁形绿茶黄酮糖苷总量(5.88 mg/g)显著低于中黄系列扁形绿茶(7.32 mg/g),其中槲皮素糖苷和半乳糖基黄酮糖苷含量显著低于中黄系列扁形绿茶,非酯型儿茶素总量(24.83 mg/g)显著高于中黄系列扁形绿茶(15.85 mg/g),茶氨酸含量(17.95 mg/g)也显著高于中黄系列扁形绿茶(15.38 mg/g)。结论 茶氨酸、非酯型儿茶素、槲皮素糖苷和半乳糖基黄酮糖苷是黄白化品种扁形绿茶的主要水溶性差异成分,形成了白叶1号扁形绿茶较中黄系列扁形绿茶涩味更低、鲜爽度更高且汤色黄度更低的化学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39.
通过实地采集水样,测定榨菜腌制废水和废水处理厂进口处及调节池水质,分析榨菜废水的水质特性.水样测定结果表明:腌制废水是高有机物、高氮磷、高盐度的酸性废水,其化学需氧量在41 000~90 400 mg/L,氨氮含量为720~920 mg/L,总氮含量为2 800~3 000 mg/L,总磷含量为380~400 mg/L,盐度为9%~12%,pH为3.8~4.6;榨菜废水处理厂进水口的水质波动范围大且呈酸性,其化学需氧量在7 000~52 300 mg/L,氨氮含量为180~510 mg/L,总氮含量为210~1 380 mg/L,总磷含量为30~220 mg/L,盐度为1.4%~5.8%,pH为3.8~5.7;调节池中的综合废水仍呈酸性,污染物含量较高,其化学需氧量在4 600~5 000 mg/L,氨氮含量为200~270 mg/L,总氮含量为260~340 mg/L,总磷含量为40~60 mg/L,盐度为1.2%~1.6%,pH为5.7~6.2.榨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盐度高、污染物含量高、排放不连续、处理成本高.建议从资源回收利用和实现达标排放两个方面考虑,加强对榨菜废水的管理.  相似文献   
40.
低温共烧陶瓷专用烧结炉温度场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传热学的知识结合低温共烧陶瓷(LTCC)专用烧结炉炉内辐射与强制对流综合传热的特点,建立了烧结炉温度场的数学模型,从而为烧结炉温度场的全局数值模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