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39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2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我国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外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发展概况,叙述了我国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研究现状,并就我国该材料的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2.
通过封装法在常温下成功制备出纳米颗粒ZIF-67包覆八面体核壳结构的ZIF-67_(a/b)@CuO_x(a/b=4/1,2/1,1/1,1/1.5)低温脱硝催化剂,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仪(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分析仪(BET)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ZIF-67包覆量对催化剂形貌、结构组成、比表面积大小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KUST-1烧结为八面体的CuO_x相,具有良好的负载能力,ZIF-67保持其原有形貌、晶型和高比表面积;在a/b为4/1时ZIF-67具有较好的均一性和分散性,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大,其低温催化脱硝性能最好。CO-SCR催化性能测试结果显示,ZIF-67_(4/1)@CuO_x在脱硝温度150和225℃时分别达到86.5%和95%的脱硝率。ZIF-67_(4/1)@CuO_x相比ZIF-67达到相同脱硝率(86%)的温度降低50℃。ZIF-67_(4/1)@CuO_x具有1 168.410 m~2/g的最大比表面积,为反应提供更对界面和有效接触,提高催化还原脱硝效率。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以二氯二氨合钯为原料,用盐酸溶液加热溶解使其转化成氯钯酸铵,以氯酸钠作为氧化剂氧化除去铵,氢氧化钠沉淀钯得到纯氢氧化钯,再用浓盐酸溶解之并浓缩结晶得到纯氯化钯的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当每公斤Pd(NH3)2Cl2的氯酸钠用量为2.48kg,HCl(36%)用量为2.75L,钯的浓度为20g/L,氧化时间60min,氧化温度100℃,沉钯pH=10,沉降时钯的浓度为10g/L,洗涤3次,其氢氧化钯的纯度>99.9%(钯的含量75.64%)。制备的氯化钯中钯含量>59.5%,其中铁含量<0.002%,硝酸根含量<0.02%,氯化钯中的杂质总量<0.05%。直收率>99.9%。另外采用此工艺不产生NO等的污染。  相似文献   
54.
以精炼铋烟尘为原料冶炼锑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砷精炼铋烟尘为原料, 采用盐酸浸出-水解-转化-还原熔炼工艺冶炼锑, 消除了其危害性并使其得到资源化。当固液比为1∶3, 反应时间为4 h, 反应温度为80 ℃, 盐酸用量为1.2倍理论量时, 盐酸浸出精炼铋烟尘, 锑浸出率可达99.5%。盐酸浸出液在稀释比为10∶1, 水解温度为25 ℃时, 水解1 h, 得到氯氧锑。氯氧锑在固液比为1∶1.6, 反应温度为25 ℃, 反应时间为1 h, 氨水用量为1.2倍理论用量时, 转化得到纯度为90.76%的三氧化二锑。实验探讨了三氧化二锑还原熔炼过程中温度、反应时间、还原剂无烟煤用量、熔剂碳酸钠用量对锑直收率的影响。当反应温度为1 100 ℃, 反应时间为45 min, 还原剂无烟煤用量和熔剂碳酸钠用量分别相当于三氧化二锑质量的4.9%和4.32%时, 还原熔炼所得金属锑含量为99.04%, 锑直收率达到93.2%。  相似文献   
55.
在以硫铁矿烧渣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水热法制备氧化铁红颜料试验中,研究了总铁含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及n(Fe~(2+))/n(Fe~(3+))等因素对氧化铁红Fe_2O_3含量和颜色色相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总铁含量2.0 mol/L、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0.5 h、pH=7~8和n(Fe~(2+))/n(Fe~(3+))=0.11的条件下,可以获得高性能鲜红色氧化铁红颜料,并对氧化铁红产品进行XRD和SEM表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6.
概述了含砷废水目前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指出了传统化学沉淀法的局限性,对臭葱石固砷法处理含砷废水进行了重点阐述。介绍了臭葱石的结构和性质,综述了臭葱石固砷法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臭葱石的稳定性研究,并展望了臭葱石固砷法的重要意义。指出臭葱石的稳定性高于无定型砷酸铁,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表现出很低的砷浸出浓度,能稳定存在,满足长期堆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7.
氧化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对合成新材料的迫切需要,氧化铁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的开发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全面叙述了氧化铁的制备方法,分析了焙烧法、热分解法、鲁式法、溶胶-凝胶法、空气氧化法、水解法、沉淀法、水热法、催化法及包核法等各种制备工艺的优缺点.同时,详细地介绍了氧化铁在磁性材料、颜料、催化、生物医学及其他领域的应用.最后,针对目前氧化铁制备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8.
铜阳极泥沉金后液是回收铂族金属铂、钯的重要原料来源。根据铜阳极泥氯化浸出过程稀贵金属可能发生的电极反应,分析了沉金后液中金、铂、钯、碲的存在价态,通过热力学计算绘制了金、铂、钯、碲的多形态组分图,并研究了单一金、铂、钯体系碲捕贵金属机制。沉金后液中稀贵金属金、铂、钯和碲的价态分别为Au3+,Pt2+,Pt4+,Pd2+,Te4+;金、铂、钯在沉金后液中随氯离子浓度的改变,以多组态络合物形式存在,Au(Ⅲ)几乎全部以[AuCl4]-组态存在,Pt(Ⅱ),Pd(Ⅱ)分别主要以[PtCl4]2-,[PdCl4]2-绝对优势组态存在,Pt(Ⅳ)以[PtCl6]2-为主、[PtCl4]和[PtCl5]-并存的多组态存在,Te(Ⅳ)随pH的变化形成不同酸根离子组态,在强酸性条件下主要形成H3TeO3+。钯单一体系还原碲捕集贵金属主要形成PdTe2,铂单一体系还原碲捕集贵金属主要形成PtTe2和Pt2Te3,金单一体系还原碲捕集贵金属产物主要为单质Au和Te,并有少量AuTe1.7物相。沉金后液中碲捕集铂、钯主要形成碲化物,碲捕集金主要形成单质金及少量碲化物。  相似文献   
59.
采用新型絮凝剂——聚磷硫酸铁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磷硫酸铁 (PPFS)是以硫铁矿烧渣为原料 ,通过熟化、水浸、过滤等工艺得到聚合硫酸铁溶液 ,再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3 PO4 溶液 ,在 80℃下搅拌 2h即得到PPFS。PPFS用于处理城市生活污水 (取自长沙市左家垅生活区 )的试验表明 :① 当生活污水中COD为 340mg/L、浊度为 12 0NTU、pH值为 7.6 1时 ,经PPFS强化一级处理后出水中COD为 10 0mg/L ,其去除率为 70 .6 % ;浊度为 2NTU ,其去除率为 97.7%。② PPFS投加量越大则COD的去除率越高 ,但导致色度增加 (因溶液中残余的Fe3 + 越多则颜色…  相似文献   
60.
The electrochemical mechanism of anode oxidation of HCHO in electroless copper plating solution with N, N, N', N'-tetrakis(2-hydroxypropyl)ethylenediamine (THPED) was investigated by measuring cyclic voltammetry curves and anodic polarization curves. Three different oxidation peaks occur at the potentials of-0.62V (Peak 1), -0.40V (Peak 2) and -0.17V (Peak 3) in the anode oxidation process of THPED-containing solution. The reaction at Peak 1, a main oxidation reaction, is the irreversible reaction of adsorbed HCHO with hydrogen evolution. The reaction at Peak 2, a secondary oxidation reaction, is the quasi-reversible reaction of adsorbed HCHO without hydrogen evolution. The reaction at Peak 3 is the irreversible oxidation of anode copper. The current density of Peak 1 increases gradually, that of Peak 2 remains constant and that of Peak 3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HCHO concentration. The current density of Peak 3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PED concentration and the complexation of THPED promotes the dissolution of anode cop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