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60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Ca含量对Mg-Ca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铁模铸造法制备了不同钙含量的镁钙合金,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面电镜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Ca含量对Mg-Ca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Ca含量的Mg-Ca合金微观组织主要是由α-Mg基体和晶界离异共晶体(α-Mg+Mg2Ca)组成,且随钙含量增加,Mg2Ca含量不断增加。Mg-Ca合金的显微组织随Ca含量的增加得到细化。合金的抗压强度和屈服强度随Ca含量的增加而增大,Mg-12.17wt%Ca合金的压缩强度和屈服强度最高,分别为308.21、303.49MPa。但该合金的伸长率随Ca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2.
东北工区复电阻率测井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地层岩性和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直观地反映储层流体性质的变化。因此,在腰英台油田开展复电阻率测井技术应用研究,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为在该地区寻找油气增添新的方法技术。复电阻率测井技术主要利用低频电阻率(Rt)与高频电阻率(Rz)的比值即复电阻率比值A的大小定性区分油水层,评价该地区储层的含油性。本方法与常规测井解释方法相比具有方便、直接、准确等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利用复电阻率测井技术解释、分析、评价腰英台油田储层的含油性,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3.
利用铁模铸造法制备Zn/Y=6:1(原子比)的Mg-Zn-Y合金,通过XRD,SEM,EDS,TEM和DSC等研究合金成分对Mg-Zn-Y合金相组成、Mg_3Zn_6Y准晶相(准晶Ⅰ相)形貌和体积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Mg-Zn-Y合金的相组成、准晶Ⅰ相形貌、体积分数及其生成反应与合金成分密切相关。随着合金中Zn和Y元素含量的减少,准晶Ⅰ相的形成反应由单一的包晶反应到包-共晶反应再到完全共晶反应。当合金中Y含量≥7%(原子分数,下同)时,合金由(Mg, Zn)_5Y、准晶Ⅰ相、Mg_2Zn_3和Mg_7Zn_3相组成,且以叠层状形式分布在合金组织中。合金在凝固过程中通过包晶反应形成多边形块状准晶Ⅰ相;当Y含量<7%时,合金中除(Mg, Zn)_5Y、准晶Ⅰ相和Mg_7Zn_3相外,还析出了Mg相。当合金中Y含量在5%~7%时,准晶Ⅰ相通过包晶和共晶反应生成,以共晶反应为主。当Y含量≤4%时,准晶Ⅰ相完全通过共晶反应形成(Mg+I-phase)层片状共晶组织。所研究的合金中均生成了体积分数大于27%的准晶Ⅰ相,Mg30Zn60Y10合金中准晶Ⅰ相的体积分数最高,约为77%。  相似文献   
104.
利用真空电磁感应熔炼和铜模铸造法分别制备了直径#x03D5;=20 mm和#x03D5;=2 mm的Mg_(70-x)Zn_(20+x)Ca_(10)(x=0,5,10,15,20,at%)合金棒材试样,采用XRD、DSC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合金的相组成、非晶形成能力以及在模拟体液中的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直径#x03D5;=20 mm的Mg_(70-x)Zn_(20+x)Ca_(10)(x=0,5,10,15,20,at%)合金棒材试样均由Mg、Ca_2Mg_6Zn_3和Mg_2Zn_(11)相组成;快速冷却得到的#x03D5;=2 mm棒材试样中,Mg_(65)Zn_(25)Ca_(10)、Mg_(60)Zn_(30)Ca_(10)和Mg_(55)Zn_(35)Ca_(10)合金组织为完全非晶,其中Mg_(55)Zn_(35)Ca_(10)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最强,具有最大的过冷液相区(ΔT_x=29.97 K)和γ(0.4001)。电化学腐蚀测试结果表明,随Zn含量的增加,两种直径的合金棒材试样的腐蚀电位均逐渐增大,而腐蚀电流密度不断减小,即合金的耐蚀性不断增强;与同成分的#x03D5;=20 mm棒材相比,#x03D5;=2 mm棒材具有更加优异的耐蚀性,其中直径#x03D5;=2 mm的Mg_(55)Zn_(35)Ca_(10)(at%)合金棒材试样的耐蚀性最好,腐蚀电位为-1.297 V,腐蚀电流密度最小为1.93μA·cm~(-2)。  相似文献   
105.
用液态搅拌法制备了SiCp/Mahle142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2%-15%SiC/Mahle142铝基复合材料和基体合金Mahle142与球墨铸铁对磨时的油润滑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SiCp/Mahle142复合材料的油润滑耐磨性随SiCp体积分数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在本研究条件下,980N载荷时,15%SiCp/Mahle142铝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优良,磨损率仅为基体合金的10.3%,而摩擦系数相当;扫描电镜对磨损表面形貌的观察分析表明,SiCp/Mahle142铝基复合材料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铸造Al-14Si-5Cu-3Ni-1Mg-0.5Mn合金微弧氧化不同厚度陶瓷层的的交流阻抗图谱和塔菲尔曲线的电化学研究,定量分析了陶瓷层的耐蚀性,并用失重法对电化学测试结果进行了进一步验证.利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陶瓷层表面微观结构对其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弧氧化可显著提高该合金的电化学阻抗及自腐蚀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微弧氧化陶瓷层特有的微观组织结构是其耐蚀性提高的主要原因,陶瓷层的厚度也是影响其耐蚀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厚度的增加并不一定能提高其耐蚀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通过机械合金化与热压烧结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含有B2结构纳米NiAl相的铁基合金,研究不同含量(质量分数为30%、40%、50%、60%)的纳米NiAl相,对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以Ni粉和Al粉为原材料,通过高能球磨法制备B2结构纳米NiAl粉体,采用真空热压烧结炉将NiAl粉体与Fe粉混合烧结,得到块体试样。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进行微观组织观察,采用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EDS)、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 XRD)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进行物相分析,并测试不同NiAl含量的铁基合金的硬度、密度、室温压缩性能以及600 ℃的抗氧化性能。结果 合金的硬度、抗压强度随NiAl含量先增后降。当NiAl的质量分数为50%时,合金硬度为35.2HRC,抗压强度为2530 MPa,密度为6.68 g/cm3,较未添加NiAl时,合金的抗压强度提升了239.6%,密度降低了14.5%。θ=600 ℃、t=1200 min时,其表面氧化增重较纯铁降低了37.9%,此时NiAl相的尺寸约为100~200 nm,组织最为均匀,致密度较高。结论 纳米NiAl相在降低铁基合金密度的同时,能有效提升其力学性能与抗氧化性能,但由于B2结构的纳米NiAl相为一种硬脆相,当其含量过高时,会极大程度地降低合金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8.
以活塞用铝硅合金为基体,采用原位生成法制备了3种铝基复合材料(0.1wt%TiB_2、0.03wt%TiC和(0.1wt%TiB_2+0.03wt%TiC)),测试了这3种材料在350℃、25~32 MPa载荷下的蠕变性能,观察了损伤部位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这3种复合材料的蠕变速率均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大。其中,0.03wt%TiC/Al和0.1wt%TiB_2/Al复合材料的抗蠕变性能优于(0.1wt%TiB_2+0.03wt%TiC)/Al复合材料,且这两种材料的蠕变断裂形式均为准解理和部分韧窝的混合型断裂;在Ti B_2和Ti C共同作用时,α-Al晶粒细化明显,晶界比表面积增大,晶界滑移显著,(0.1wt%TiB_2+0.03wt%TiC)/Al复合材料的蠕变塑性和蠕变抗力均下降,蠕变断裂机理为沿晶断裂。  相似文献   
109.
以柔性桩支护的黏性土基坑边坡为研究对象,考虑桩后土拱效应、非极限状态下桩土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发挥值、桩后土体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发挥值的影响,从黏性土应力莫尔圆出发,采用微层分析法建立静力平衡,搜索桩后土体潜在滑动面,推导柔性桩黏性土的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式。通过实例计算对比分析了本文计算理论与经典Rankine计算理论,本文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主动土压力大于Rankine计算值,合力作用位置高于Rankine计算值,潜在滑动面范围小于Rankine极限状态滑动面。  相似文献   
110.
Zn对Mg-Al-Pb-Zn系镁阳极材料组织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萍  李建平  郭永春  杨忠  夏峰 《硅酸盐学报》2011,39(12):1988-1992
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研究Zn含量对Mg–Al–Pb–Zn系镁阳极材料显微组织、相结构及表面形貌的影响;通过恒电流法、动电位极化法、排水集气法等研究该镁合金的腐蚀行为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Zn质量的增加,合金晶粒愈加细小,形成细小的等轴晶;合金主要由α-Mg基体及长棒状的β-Mg17Al12相、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