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2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2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近年来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尤其是工业领域能耗巨大,约占我国总能耗的70%,能源供应形势严峻。针对目前我国以化石能源消耗为主的能耗结构,本文在用能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科学用能的角度提出了节能降耗的关键技术路线,主要包括热能的梯级利用、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动力机械节能、余能的回收利用等,同时探讨了依靠良好的政策管理、积极的示范推广来实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2.
发展核心技术强化精细管理不断提高大庆油田开发水平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系统地总结"十五",科学合理地规划"十一五"是确保大庆油田发展的关键.大庆油田"十五"期间立足于科技进步,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水驱开发技术、三次采油技术、外围油田开发技术、深层气开发技术、地面工程技术上取得了创新与发展,确保了大庆油田"十五"期间原油产量超额完成任务,保持了油田开发的高水平.进入"十一五",面对剩余油高度分散挖潜难,聚合物驱对象差增产难,外围已探明储量动用难,深层天然气实现跨跃式发展难等实际,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庆油田"十一五"期间保持油气产量4 200×104t以上稳产到2010年的工作目标,大庆油田"十一五"期间继续依靠科技进步将会使油田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3.
提高乳聚丁苯橡胶转化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吉林石化公司生产的丁苯橡胶(1500)为研究对象,以12 h内聚合转化率达到(70±2)%、产品性能与转化率为(62±2)%者相当为目标,研究了引发剂、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电解质、单体配比与纯度及乳化剂等对丁苯橡胶聚合的影响,测定了不同转化率丁苯橡胶胶乳的机械稳定性及丁苯橡胶生胶和硫化胶的性能。结果表明,在不改变原材料品种和规格的前提下,于氧化剂用量110%(以标准配方所用质量为100%计,下同)、还原剂用量100%和助还原剂用量110%,硫醇初始量与补加量的质量比为100/20、补加时机在反应开始后2 h,电解质用量为110%~115%、初始时一次加入,丁二烯与苯乙烯的质量比为(72.0/28.0)~(72.5/27.5),乳化剂初始量与补加量的质量比为100/10、补加时机在反应开始后2 h的条件下,在12 h内可以使丁苯橡胶1500的聚合转化率提高到(70±2)%,并确保其产品性能全部达到国标优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84.
研究了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的过程动力学特性。构建了厌氧氨氧化滤池的动力学模型,给出了表征厌氧氨氧化动力学过程的反应速率和动力学矩阵,并用该模型对不同运行条件下的厌氧氨氧化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当水力停留时间(HRT)在0.05~0.2d、污泥停留时间(SRT)≤18d和温度30℃范围时,增大HRT、SRT和温度均能加快厌氧氨氧化的反应速率,实现反应器的高效稳定运行。利用小实验数据对该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具有很好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85.
改良MBR处理高氨氮生活污水及回用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常规MBR的基础上增加水解区及泥水回流装置,并将其用于处理高氨氮生活污水.结果表明,当原水氨氮浓度为75~115 mg/L时,出水氨氮浓度<5 mg/L,出水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的要求;改良MBR可明显提高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在进水流量为1 411 L/d的条件下,对氨氮的去除率可从60%左右提高至95%以上;此工艺运行成本为1.10元/m3.低于自来水的现行价格.  相似文献   
86.
分布式供能技术是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能源领域的前沿技术,是实现高效、环保、可靠、智能、多元化供能的先进技术.通过对分布式供能作为我国能源战略需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阐述,概述了分布式供能的关键技术及其在我国的研究进展,指出微小型动力、动力余热高效利用、多能源互补等系统集成技术是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7.
并用比对EPDM/IIR内胎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不同并用比对国产EPDM/IIR并用胶加工性能、物理性能、热老化性能和气密性能的影响.并与进ElEPDM/IIR并用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IIR中添加EPDM可以改善胶料的混炼和挤出特性.对物理性能和热老化性能影响不大,气密性能略有下降;EPDM/IIR并比为40/60时并用胶的渗透系数为2.51X10^-17m^2(Pa.s)^-1;国产EPDM与进口EPDM的性能差别很小.完全可以替代进口EPDM应用于内胎生产。  相似文献   
88.
隋军龙  栗同林 《石化技术》2002,9(2):115-117
介绍了乙烯三聚制1-已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并对我国1-已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9.
特低丰度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3,自引:12,他引:11  
有效动用外围储量是大庆油田实现产量接替的关键之一,为此开展了大庆外围油田的特低丰度超薄(厚度不足1m)葡萄花油层水平井开发试验。采用地震解释系统和地质建模技术,精细解释拟布水平井井区葡萄花油层的构造和断层,并优选基于目标的砂体模拟地质统计学方法进行岩性插值,为水平井单井设计及地质导向提供依据;通过数值模拟,优化选择了水平井采油直井注采行列井网,并进行了产能预测。实时获取钻井过程中的电测数据及井眼轨迹数据,实现随钻电测数据曲线的实时显示及地质模型的及时修正,指导钻头在砂体内部钻进方向。通过岩屑和气测录井,对储集层的含油性进行评价,为地质导向及后期射孔提供保障。实测超薄油层阶梯状水平井含油砂岩钻遇率平均为55%,最高超过75%。已投产6month以上的10口水平井平均单井初期产油量为19.5t/d,单井稳定产油量为8.9t/d,皆为直井的3倍以上,开发试验取得了成功。图1表2参18  相似文献   
90.
镁质中间包涂抹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军 《河北冶金》2003,(2):33-35
以中档烧结镁砂和防水化镁钙砂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结合剂、添加剂和纤维等,研制出的镁质中间包涂抹料,在连铸中间包上使用,具有抗冲刷、耐侵蚀,使用寿命长,施工性能好,烘烤和使用过程中不裂纹,不剥落,易于解体等特点,对提高铸坯质量,降低耐火材料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