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25篇
电工技术   30篇
综合类   49篇
化学工业   59篇
金属工艺   351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8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0篇
冶金工业   90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0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多重峰和双峰分离技术及计算机软件包,成功地进行了单一Mo峰的分离,测定和计算了球磨过程中粉末晶粒尺寸和晶格畸变随球磨时间的变化。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Mo-37.5%Si(原子分数)混合粉中的Mo粉晶粒尺寸减小,但变化速度减缓。经过15h的球磨后,可以得到纳米级合金粉末,经80h球磨后,晶粒尺寸下降到约7.6nm。另一方面,球磨造成的微观应变不大。  相似文献   
82.
研究了不同抗氧化添加剂B_4C粉、SiC粉和铝粉对碳纤维前驱体即预氧丝在氧化铝/炭复合材料中原位碳化的影响及其碳化后纤维对材料的强化效果。研究表明,在氧化铝/碳复合材料中添加B_4C后,由于高温下在材料表面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玻璃相物质,抗氧化效果最为明显,预氧丝原位碳化后达到同类碳纤维的强度,复合材料强度也大幅度提高。其次,添加少量铝粉也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焊轮压力和焊接电流对无间隙原子钢压平缝焊接头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1.5mm厚的IF钢,选取7.5kN焊轮压力和18500A焊接电流时,焊接接头的性能较好;当焊接电流偏低或偏高时,适当增加焊轮压力可以提高接头的性能。  相似文献   
84.
研究了用于水轮发电机灭磁与过电压保护的高能ZnO压敏电阻在贮能电感释放的能量脉冲作用下的老化现象。研究表明,能量脉冲后,压敏电阻的特征电压、非线性系数和预击穿区V-I特性都发生跌落,而且这种跌落随脉冲次数增加而增加;能量脉冲使压敏电阻发生非对称老化。能量脉冲可以分解直流电压和能量两个分量。高能ZnO压敏电阻在能量脉冲下老化的原因是发生在晶粒耗尽层中和富铋晶界层中的离子迁移使双Schottky势垒降低。  相似文献   
85.
86.
本文综述了金属注射成形中颗粒及粉末堆积的研究状况,对双组元球形颗粒的数学模型的理论基础、基本概念和方法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并扼要介绍了连续粒径分布的颗粒堆积和影响粉末—粘结剂的装载量大小的因素。  相似文献   
87.
通过正交设计实验方法分析了合金元素对钨钴硬质合金YG6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镧元素能同时提高YG6硬质合金抗弯强度11%,HRA.硬度值0.2.计算确定出制备过程的最优工艺参数为:烧结温度在1396~1410℃,镧含量在0.92%~1.04%范围内。镧元素对结构的影响表现为:细化WC晶粒。  相似文献   
88.
以锆英石(粒度≤44μm)和炭黑(粒度≤30μm)为原料,按m(锆英石):m(炭黑)=100:40的比例配料,于球磨罐中以无水乙醇为介质湿混24 h,然后将料浆放入干燥箱中于60℃下充分干燥,再将干燥后的粉料置于球磨罐中干混10 h。最后,将混匀的物料以60 MPa的压力压制成尺寸为20 mm×5 mm的柱状试样,在120℃下充分干燥后置于N2流量为1.0 L.m in-1的气氛炉内,分别在1 400、1 450、1 480和1 500℃的温度下煅烧,保温时间分别为6、9和12 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采用XRD分析试样的相组成,采用SEM观察试样的显微结构,并对碳热还原氮化反应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以锆英石和炭黑为原料,利用碳热还原氮化反应,在N2气氛下可以合成出ZrN-Si3N4复合材料;通过控制煅烧温度或炉内CO气体分压,可以获得不同组成的复合材料。在本试验条件下,合成ZrN-Si3N4复合材料的适宜工艺参数为1 500℃保温12 h。  相似文献   
89.
涡流传感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以涡流场数值计算为基础,进行涡流传感器设计计算的理论和方法,并应用于具体实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从而为涡流传感器的工程设计与计算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0.
关键词:金红石矿;深度还原;配碳比;KOH;K2C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