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8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42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对某电控进气道多点喷射汽油机分别燃用国Ⅳ汽油、纯丁醇,以及丁醇体积比分别为10%、15%、20%、50%、85%的汽油-丁醇混合燃料的循环变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中未对发动机进行任何改动。研究结果表明:与汽油的燃料特性相比,随着丁醇-汽油混合燃料中丁醇含量的升高,汽油机燃用丁醇-汽油混合燃料的缸内压力峰值及其对应曲轴转角的循环变动率、压力升高率峰值循环变动率及放热率峰值及其对应曲轴转角的循环变动率增大。  相似文献   
92.
木薯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对E10、E22、E85和E100等木薯乙醇-汽油混合燃料进行了生命周期能源、环境及经济性评价,并提出木薯乙醇一汽油混合燃料推广可行度指标。结果表明:与汽油比较,所有木薯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生命周期的整体能源消耗增加,石油消耗降低;生命周期CO、CO2和HC排放降低;生命周期成本增加,并需要政府补贴政策支持。从平衡能源消耗、环境影响和经济性角度考虑,E10是较合适的推广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93.
木薯乙醇汽油生命周期能源、环境及经济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了木薯乙醇汽油生命周期能源、环境和经济性评价模型,并对木薯乙醇汽油进行了生命周期能源、环境及经济性评价。结果表明:与普通汽油比较,木薯乙醇汽油生命周期整体能源消耗升高,石油消耗降低;生命周期温室气体、VOC和CO等污染物排放降低;销售价格升高并需要政府补贴。从平衡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环境排放和经济性角度出发,木薯乙醇汽油可以在广西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4.
通过定容弹模拟乳化柴油喷雾形成的全过程,采用高速摄影记录了不同喷油压力、喷油背压以及喷油脉宽下乳化柴油喷雾的形成过程,从喷雾锥角、贯穿距以及锋面速度3个方面对乳化柴油的喷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乳化柴油的喷雾特性与柴油基本一致,喷油压力对乳化柴油喷雾锥角和贯穿距的影响较大,喷雾背压和喷油脉宽对乳化柴油喷雾贯穿距的影响较大,喷油压力、喷雾背压和喷油脉宽对乳化柴油喷雾锋面速度的影响均较小,较高的喷油压力、较短喷油脉宽有利于乳化柴油的雾化。  相似文献   
95.
含氧汽油生命周期排放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建立了含氧汽油从原料生产列车辆使用的生命周期排放评价模型。以VOC,CO,SOx,NOx,PM10排放和全球变暖影响潜力为评价指标,对采用木薯乙醇、MTBE、ETBE和TAME作为含氧添加剂的含氧汽油进行了生命周期排放评价,并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了影响木薯乙醇含氧添加剂生产阶段排放的主要因素及降低排放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汽油中添加含氧添加剂可以明显降低其生命周期VOC、CO、SOx排放和全球变暖影响潜力指标,而且,木薯乙醇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可再生的、绿色的含氧添加剂。  相似文献   
96.
研究了常化温度、常化时间及常化后冷却速度对Si的质量分数为1.6%的无取向电工钢成品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50~1 050℃范围内,随着常化温度的升高,成品铁损先减小后增大,成品磁感应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常化温度为1 000℃时,成品平均铁损最低,平均磁感应强度最高;常化时间从3min延长到7min时,成品铁损先减小后增大,成品磁感应强度则呈单调下降趋势;随着常化冷却速度的降低,成品铁损先减小后增大,成品磁感应强度则呈单调增大趋势;对于Si的质量分数为1.6%的无取向电工钢,最佳的常化制度为:在1 000℃进行常化,时间5min,常化后空冷。对热轧板进行常化后,热轧板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再结晶和晶粒长大。提高常化温度、延长常化时间、降低冷却速度,都能使常化板晶粒粗化,进而粗化成品板晶粒,改善磁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成品板中析出物主要为AlN和MnS的复合析出物,以及少量的单独析出的AlN和MnS,而常化工艺主要是通过粗化析出相,减少细小析出相数量,从而减少对晶界钉扎作用来改善成品磁性能。  相似文献   
97.
新型污水杀菌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求经济、有效的杀菌技术,彻底解决油田污水细菌含量超标问题,对各种污水杀菌技术进行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从2003年初开始,针对油田污水水质现状,引入了电解盐水、微电流、紫外线和ClO2等先进的新型杀菌技术,分别在不同的地区进行了先导性试验,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相似文献   
98.
本文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初步设计中提出的跨度为40m,双箱矩形断面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渡槽结构的1:5仿真模型试验研究情况,对预应力混凝土渡槽结构仿真模型试验中结构自重的模拟与结构承受水荷载作用前初始应力状态的建立、水荷载施加方法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调整混凝土初始预应力的方法模拟预应力混凝土渡槽结构在结构自重作用的受力状态是可行的。采用单面橡胶和钢结构组成的单腔和多腔加载水囊可以准确地模拟渡槽中水荷载的作用,采用全自动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是保证大型结构模型试验数据采集同步而精确的必要设备条件,为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模型试验提供重要成功经验。针对渡槽单箱承受水荷载和双箱承受水荷载时主要构件的性能测试结果,提出各构件的设计方法和结构构造措施以及需要进一步改进的结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9.
随着经济的发展,机电工程行业不断兴起。本文就机电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解决的对策,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0.
在下一代网络(NGN)中,会话类业务和非会话类业务必将共存;而要实现整个NGN的服务质量(QoS)保证,就必须同时做到对非会话类业务提供差异化服务和精细化控制.文章提出了资源接纳控制子系统和深度业务感知系统在NGN中的3种协作模式,讨论和分析了3种协作模式的优缺点,并指出独立识别与控制模式较适合运营商进行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